提張養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元代的大詩人,寫過《山坡羊·潼關懷古》,還入選了當代的語文課本。
但其實,在那個華夏文人最被輕視的元代,張養浩的一生遠不隻是一兩首詞這麼簡單,其跌宕波瀾,堪稱傳奇。
公元1269年,張養浩出生于今天的山東濟南,很小的時候就嶄露頭角,在附近很有名聲。
後來,很順利地被人推薦為東平學正,開啟了自己在元代的仕途之路。
雖然張養浩是純純的漢族人,其仕途之路倒也不算非常坎坷,為官之後,曆任禮部、禦史台掾屬、太子文學、監察禦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百科上稱他為“元代著名政治家”,這對一個漢族人來說并不容易。
後來,他辭官歸隐。朝廷七次派人請他出山,他一一拒絕,安心在家中養老。
公元1329年,也是張養浩生命的最後一年。他因為關中大旱,出任出任陝西行台中丞,拯救生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當年,張養浩積勞成疾,逝世于任上。
其生平若此,他的詩文也并不隻有兩首懷古詩值得欣賞。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欣賞張養浩的另外一首《山坡羊》,根據内容猜測其寫作于辭官歸隐階段。
整首詩平淡豁達,令人心生敬佩。
《山坡羊》
元·張養浩
一頭牛犁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廬有幾間,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過天晴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
日上三竿猶在眠,不似神仙,勝似神仙。
一頭牛,半畝田,盡自己所能耕耘着,至于收獲多少,是災荒還是豐收,那就全憑天意。
一日三餐,粗茶淡飯,早上吃的也香,晚上吃的也香。
穿着粗布衣裳,感覺比那些輕薄透明的絲棉要暖和許多。不講究長短,長也能穿,短也能穿。
家裡房子并不漂亮,隻是幾間草屋茅廬,但遮風擋雨,足夠住人。住在裡面,行動也安然,睡覺也舒服。
等雨過天晴,天氣好好的一天,獨自一人駕船出門,左手邊放一個桶子,盛着釣上來的魚,右手邊放一個酒壺,有閑情了就喝上一口。
有時候不想出門,那就安心在家睡大覺,天天睡到自然醒。甚至日上三竿了,還在呼呼大睡。
這樣的生活,雖說不像神仙,但在我眼裡也已經勝過神仙了。
“粗茶淡飯,千金不換。”
往往要經曆過低谷巅峰,世情冷暖,才知道平淡的可貴。
越簡單越美好,越平實越珍貴,就是這個道理。
詩總共有7句,張養浩用生活的七個側面,為我們描述出他自己退休之後的隐居生活。平淡可樂,令人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辭官歸隐并沒有影響那個曾經為國為民的張養浩。張養浩後來出山,也是因為關中大旱,生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為官時候的為國為民,與辭官之後的安逸平淡并不是割裂開來的。而是一種人生觀價值觀的一以貫之。
有施展的平台,就把握機會,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天下蒼生,實現自己的儒家理想。當有一天失去這個機會,或者說自覺仁至義盡,便可以心安理得的辭官歸隐,享受生活。
有前面這首詩作為鋪墊,我們再來讀他的成名作,或許理解有些不一樣。再來一起讀一遍他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吧。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