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古人看來,50歲已是年逾半百,因此50歲也被稱作“知命之年、大衍之年”。但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均壽命有了顯著提高,法定退休年紀也延遲到了50或55歲,很多人将50歲看作中年晚期。
并且,由于個人生活方式、态度等因素,衰老的速度存在個體差異,對于有的人來說,50歲正是精神煥發的階段、從事着自己熱愛的事業;而有的人則身體虛弱,已經進入老年的生活狀态。那麼,從心理學角度看,50歲究竟算老人嗎?
老年期主要任務:獲得“完善感”
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在其心理發展觀中,将50歲以後直到死亡的這個年齡段稱為“老年期”,也叫做成年晚期。這個年齡段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絕望和厭倦感,體驗着個人智慧與人生價值的實現,形成自我的人生哲學。
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回憶自己一生的經曆将會是失敗的、充滿遺憾的,還會感到厭倦和失望,并容易恐懼死亡。并且,Ericsson認為個體的發展過程,是自我與環境相互作用、不斷整合的過程。在50歲以後,人們會更關注自己的内心,去掉浮躁感,體會人生的本質價值。
“老年喪失觀”與“畢生發展觀”
在發展心理學中,對于人類真正開始衰老的年齡段一直存在争議,主要有“老年喪失觀”與“畢生發展觀”兩種觀點。持老年喪失觀的學者認為,50歲以後的中老年時期,人的心理狀态會随着年齡的增長不斷老化和衰退,因為心理的發展是單向前進、不可逆轉的。
而畢生發展觀則與之對立,認為人的心理發展是貫穿一生的,即便是在中老年時期,人的心理也會受到社會文化、自身經曆、曆史事件的影響而不斷發展。所以,他們認為50歲的人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愛的事,而不是将時間倒數,等待命運的審判。
老年心理學(Geriatric Psychology)
老年心理學又稱老化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上的分支,主要研究老年人心理變化規律。比較早期的研究當屬霍爾在《衰老》一書中的經典論述:老化是人類的一種返歸。上個世紀70、80年代,老年人心理研究進入井噴階段,大量的新研究、新觀點被提出,老年心理學體系得以構建。
目前看來,學界對于老年的定義仍然是偏模糊的,50歲算不算老人要因人而異。例如,有學者發現,經常參與戶外鍛煉和運動、保持交際和規律的作息,能有效幫助減緩衰老的進程,甚至能減輕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這些人即便到了50歲,也是充滿活力的,所以根本算不上老年人。
另外,心态對于一個人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進入50歲之後,整日愁眉苦臉,感傷消逝的時光,擔憂未來,這種心态很容易讓他們陷入焦慮與不安當中,甚至加速衰老。
如何延緩衰老?
正如“安慰劑”效應對人的影響,無根據的擔憂會深入他們的内心,使得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年老體衰,進而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消極悲歡的态度應對周圍的事物,導緻事情真的發展到了他們所擔心的樣子。
另一方面,我們總是會誇大壓力對人的影響,在很多人看來,生活壓力大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其實不然。日本是全世界加班最瘋狂的國家,卻也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人均壽命81歲,穩居世界第一),原因是什麼呢?日本人将其稱為——ikigai
也就是找到自己生活的意義,從事你所擅長的,做你所熱愛的,這便是ikigai,很多時候,長壽的秘訣不在于避免壓力而在于接納壓力,将壓力賦予積極意義。BBC曾有一部很火的紀錄片《如何延緩衰老》,主人公是一名外科醫生,她認為延緩衰老的關鍵在于:
注意防曬,抗糖化(減少澱粉的攝入,戒糖),吃顔色鮮豔的食物、富含脂肪的魚類、帶有苦味的食物。
綜上所述,如果你想要延緩衰老,首先要調整自我心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讓内心的擔憂焦慮占據自己生活的全部,避免“人未老、心已老”。畢竟人的生活狀态是由生理、心理與環境共同決定的,沒有必要因為到了50歲就覺得自己老态龍鐘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老年心理學》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