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是幾月?為什麼人們常說“寒冬臘月”?除了冬月、臘月,你還知道哪些月份的别稱呢?今天我們就來跟孩子們講講“冬月”的來曆,說一說“寒冬臘月”是怎麼回事,帶孩子感受冬天這個獨特的季節。
冬月
今年11月26日正式進入“冬月”。
冬月,即農曆十一月,又稱辜月、暢月、仲冬、中冬、葭月、龍潛月。
有一種說法,因為重要的冬季節氣“冬至”就在農曆十一月,所以十一月叫“冬月”。
冬月被稱為“龍潛月”,出自《易乾龍》,因為冬天海面會結冰,龍會在這段時間潛入水底,潛藏養晦。"暢月"之說則出自《禮記﹒月令》,冬月也叫冬季之中,簡稱仲冬。
冬月到代表着進入了冬天,天氣會慢慢變冷。唐朝詩人李白在《拟古其六》中就形象地描寫了冬月的自然景象,“百草死冬月”,百草枯落于冬天,這是冬季的力量。
除了冬月,農曆的一年十二個月份也都有自己的别稱,我們所熟知的有“正月”、“臘月”,其他你還知道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鸢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餘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臯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十二月:塗月、蠟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這些月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别稱呢?這跟時令、民俗、曆史和文化都是分不開的,有心的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去探索這背後的故事。
寒冬臘月是怎麼回事
了解了冬月的由來,那它和寒冬臘月有什麼關系呢?
寒冬臘月,最早出自漢·無名氏《别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這裡的“冬”,就是我們的冬月即十一月,而寒為十月,臘月為十二月,它們共同組成年前最冷的三個月,所以我們一說“寒冬臘月”通常泛指寒冷的冬天。
畫一畫,記錄我眼中的冬天一年四季,輪回更替,每個季節獨特的魅力,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和用心感受。
帶孩子一起畫一畫、做一做,把你眼中的冬天記錄下來吧!
讀一讀,領略古詩詞中的冬天
自古以來,不少詩人寫下了關于冬天的美好詩篇。以下這幾首詩詞,和孩子一起讀一讀,背一背,領略冬天别樣的美!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夜雪
宋 陸遊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複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小至
唐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将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月長安雨中見終南雪
唐 賈島
秋節新已盡,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覺明,殘滴猶未絕。
氣侵瀑布水,凍著白雲穴。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對雪扉不閉。
冬月詞
元 鄭奎妻
山茶未開梅先吐,風動簾旌雪花舞。
金盤冒冷塑狻猊,繡幕圍春護鹦鹉。
倩人呵筆畫雙眉,脂水凝寒上臉遲。
妝罷扶頭重照鏡,鳳钗斜壓瑞香枝。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十五 書窗梅影
元代 葉颙
疏花冷蕊映書窗,勾引逋仙蝶夢狂。
縱使春風吹散後,又随霜月上書囊。
冬天,還有很多美妙的風景和獨特的現象等着我們去探索、去發現,你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歡迎給我留言分享。
原創作者果媽陳玲玲,著名育兒實踐派專家,出版親子教育暢銷書《給孩子句号不如給孩子問号》、《給孩子魚不如給孩子漁》,獨創提問式親子溝通法,輕松問出孩子的核心競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