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一定聽過“坎兒井”。坎兒井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另外兩個分别是萬裡長城和京杭大運河),之所以被譽為偉大工程是因為在古時代沒有各種先進工具的條件下,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确實不得不為之贊歎。
坎兒井景區位于吐魯番市高昌區,是一個4A級旅遊景點,整個景點不算大,過安檢後直接買票就可以進入,票價不貴,貌似40塊錢(本人是報團)。整個景區基本是一個實體博物館的結構,是一個真實的坎兒井改造成的景區,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到1000多條,現如今仍然有水的隻有200餘條,一座坎兒井是由明渠,暗渠和豎井組合而成,坎兒井的水源來自于天山,當天山的水融化時,為了避免其蒸發,便将水引入暗渠,順其留下,引至明渠,然後灌溉莊稼。下圖為坎兒井的模型,每一個洞口都是一條豎井,豎井下面則為暗渠。
坎兒井的建造工藝十分精确,為了使其暗渠可以接通,建造工人們會從暗渠的兩頭相對而挖,為了避免挖井路線出現偏差,一般會使用兩種方式來進行定位,一種是“油燈定位”,另一種是“木棍定位”。在這裡着重給大家介紹一下“木棍定位”的原理。
分别在兩個豎井的上方分别搭建一個三腳架,并在其上面固定一根木棍,然後在木棍兩側垂直系兩根繩子,垂直的繩子順到暗渠再将兩個繩子固定倒另一根木棍上,這樣一來,隻要上面兩根木棍是對齊的,暗渠裡的木棍必然對齊,隻要建造工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去挖井,就肯定會挖通,不得不贊歎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
浏覽過坎兒井的地下部分後,再來看看地上的部分,坎兒井的深度不盡相同,有的大概十米,有的便達到九十八米之深,因此要想從較深的井口取水,就得通過牛力拉繩來取水。
上述所說就是對坎兒井的介紹,如果有幸去吐魯番旅遊,不妨到坎兒井一看,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