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國資委獲悉,《關于加快建設省管企業人才新高地的若幹措施》印發。《若幹措施》指出,對引進省内一流人才以上的,省管企業原則上按省财政獎勵或補助額度1:1比例給予獎補;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副高級職稱以上的青年優秀人才可以給予中層副職以上待遇。
單從待遇來看,應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特别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引進,引進以後就能享受企業中層副職以上待遇,應當是有一定魄力的,也是能夠吸引到比較優秀的人才的。要知道,按照國企薪酬管理辦法,薪酬是與任職高低密切相關的。如果能夠擔任一定職務,薪酬會比沒有職務的人高很多,且職務越高,薪酬也會越多。
但是,對引進的副高級職稱以上青年優秀人才,也享受企業中層副職以上待遇,聽起來就覺得有點别扭了,至少,不太符合工資管理的相關規定。要知道,在工資管理規定中,副高級職稱相當于公務員系列中的縣處級副職。也就是說,給不給縣處級副職待遇,都必須享受副處職待遇,而不是給了才享受,不給就不享受。否則,就是違規。
而從河南省國資委的這項政策來看,卻把副高級職稱待遇大大降低了,降低到可以用企業中層副職待遇來作為吸引副高級職稱人才的籌碼,要麼是不了解副高級職稱與縣處級副職的關系,要麼是“官本位”思想太嚴重,把企業管理人員的“官位”無限放大了。如此,人才還怎麼敢到這樣的企業來呢?這樣的企業,豈不是與市場化根本沒有關系,而完全是行政化管理方式。
吸引人才,需要制定和出台一些政策,但一定要符合實際,要能夠真正對人才産生吸引力。給博士研究生享受企業中層副職以上待遇,或許可以作為引人籌碼,畢竟,博士研究生未必都有副高級職稱。但是,給予副高級職稱的人才也是享受企業中層副職以上待遇,就顯得太不懂事了。實際上,對這些人才,更好的吸引籌碼,就是給予他們研究經費,讓他們承擔某個方面的研究項目,既體現對他們的重視,也可以檢驗他們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是會接受這樣的挑戰的,是想通過項目來讓企業認可自己的。
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已經提了不知多少年了,可是,從河南省國資委的這份文件來看,仍然帶有強烈的行政化意味,仍然是“官本位”思想極濃。也就是說,對引進的人才,仍然用擔任什麼職務作為誘餌,把職務作為激勵人才的一種手段。不然,就永遠隻能享受相當于某種職務的待遇,而無法真正擔任某一職務,更沒法薪酬高于他們。
國企不是生長在真空中,國企也要具有市場化意識。引進人才的方式,不能摻雜太多的行政意味,而要更多采用市場化手段。真正的人才,需要的是創業的環境與條件,需要的是認可。享受企業中層副職以上待遇,不是對人才的認可,一定程度上可能還是對人才的貶低。因為,很多中層并不是靠能力提拔上去的,而是靠關系,靠人情。讓人才按照他們的待遇類比,确實有點污辱人才的感覺。與其這樣沒有意義的類比,不如幹脆明确人才的薪酬待遇,譬如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年薪不低于30萬,副高級職稱人才年薪不低于40萬等,可能效果會更好。如果再有研究經費等相伴,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會更強。
所以,希望河南省國資委能夠完善政策,不要認為隻要有了政策,有了引進人才的具體辦法,就是正确的,就能吸引到人才。有政策固然好,如果制定不好,會出現相反作用的。政策的制定,不僅要看方向,也要看細節,要讓政策不存在任何漏洞。隻有這樣,政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