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訪友圖》 (秦淦)
《秋山圖》 (黃賓虹)
《秋山圖》 (黃鼎)
處暑過後,天氣漸變,如何順時養生成為大衆熱議的話題。有說要潤燥,有說要祛濕,這兩個思路究竟孰是孰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翻拍)
一種觀點認為,處暑期間,正處在氣溫由熱轉涼的過渡時期,飲食調養應以預防燥邪傷人為主,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梨子、秋葵、蜂蜜、陳皮鴨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還要多吃酸味食物,以加強肝髒功能。
另一種觀點認為,處暑正處于夏秋之交,暑熱未消,長夏未央,濕氣盛行,最易傷脾。飲食養生應側重于健脾、化濕、祛暑,要多吃赤小豆、蓮子、綠豆、絲瓜、茯苓、薏仁等健脾祛濕的食物。每餐要控制好食量,不宜過飽,不要讓腸胃超負荷工作。
有人提出要滋陰潤燥,有人提出要健脾化濕,這兩種養生方法究竟哪一個選項才是正确的?
前一種觀點的依據是:“處者,止也”,“處暑”意味着出暑入秋,入秋後氣候涼爽幹燥,故養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後一種觀點的依據是:處暑後的天氣不會馬上轉涼,暑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且今年夏季雨水多,氣候濕熱,故養生應以健脾化濕為主。
須因地制宜,看當地到底是否出暑入秋
這兩種觀點都有理有據。具體要選擇哪個選項,須因地制宜,看當地到底有沒有出暑入秋。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從1991年~2000年的氣候平均數據來看,在處暑之前,我國内蒙古大部、東北大部、新疆北部、西北地區大部、川西高原、西藏地區東部和南部、雲南西部和東部等地都已入秋,且今年這些地區還有早入秋的迹象。如果你在這些地區,處暑後的飲食調養自應以滋陰潤燥為主。
東北地區南部、華北中部、太行山脈沿線一帶、西北地區東南部、貴州中西部、新疆中北部等地,處暑期間秋風漸起,陸續進入秋季。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也要預防秋燥。
而對于華北中南部和東部、黃淮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區來說,處暑節氣仍然暑熱未消。尤其是江南、華南等地,有時還經常會有高溫出沒,且常有雷雨天氣,濕熱交加。在這種情況下,飲食養生應側重于健脾化濕。
《黃帝内經》中,處暑乃至白露,皆注重防濕
按《黃帝内經》的“五運六氣”養生理論,處暑乃至白露期間,養生是以防濕為主。因《黃帝内經》認為一年不僅有四季之分,還有“六氣”之分。“六氣”分别與自然界的風、熱、暑、濕、燥、寒之氣相應。
其中風氣盛行于大寒後春分前,包括大寒、立春、雨水、驚蟄4個節氣;熱氣盛行于春分後小滿前,包括春分、清明、谷雨、立夏4個節氣;暑氣盛行于小滿後大暑前,包括小滿、芒種、夏至、小暑4個節氣;濕氣盛行于大暑後秋分前,包括大暑、立秋、處暑、白露4個節氣;燥氣盛行于秋分後小雪前,包括秋分、寒露、霜降、立冬4個節氣;寒氣盛行于小雪後大寒前,包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4個節氣。
可見,秋季前3個節氣是濕氣盛行之時,後3個節氣才是燥氣當令。雖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入秋有早晚,但在大暑、立秋、處暑、白露這4個節氣期間都要慎防濕氣傷人。
今年祛濕得吃“苦”
濕氣傷人會有什麼後果?《黃帝内經》說:“秋傷濕氣,冬生咳嗽。”又說:“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結果就是“冬生咳嗽”,嚴重者“發為痿厥”。
對于這兩種後果,唐代醫家王冰解釋道:“秋濕既多,冬水複王,水濕相得,肺氣又衰,故冬寒甚則為嗽。”意思是,在秋天濕氣當令之時感染了濕邪,這些濕邪藏在體内,至冬季寒氣當旺而肺氣衰弱時,則患咳嗽。
而“上逆為咳,發為痿厥”的意思是,濕氣内侵于髒腑,則氣上逆而咳,外散于筋脈,則導緻行動不便。
今年是辛醜年,《黃帝内經》在對辛醜年的“四之氣”(從大暑到秋分,即7月22日~9月23日)的論述中說:“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濕化不流……民病腠理熱……”
意思是,這段時間,暑熱未散,地氣蒸騰,早晚變得清涼有霧露,濕氣積聚不流動,所以人們容易患濕熱病。而脾惡濕,表現出來就是腠理熱、腹脹、腳部浮腫等。
可見今年祛濕的任務特别艱巨,尤其是生活在處暑後仍未入秋地區的人們。今年應如何祛濕?《黃帝内經》提示說:“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不發不洩,則濕氣外溢。”即适合用“苦味”去溫燥體内濕氣,濕氣嚴重的要想辦法發洩掉。
有溫燥功能的苦味食材,常見的有苦瓜、苦菊、苦荞、苦丁茶等,濕氣太重者則須用藥。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