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們考證,宋玉在淮陽近三十年正是他的黃金時期,綜合各方面資料顯示,他一生共寫了14篇文章,其中在陳地創作的作品共有六篇,分别是《對楚王問》《諷賦》《釣賦》《登徒子好色賦》《高唐賦》《神女賦》。盡管有些作品内容上出現了郢地的地名,但可以推斷應該是宋玉遊曆罷郢地回到陳地的作品。由此可見,從他作品中也得出他對陳地的了解和關注。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卒,考烈王繼位。剛開始也許是處于楚王新老交替的階段,宋玉在楚國還是相對安穩,安逸的生活,也讓他的早期作品顯露出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辨不足,他的諸多作品沒有達到老師屈原那種悲憤沉郁卻令人沉醉于中的文學魅力,也沒有莊子揮灑自如的深厚思想内涵,宋玉的作品更像是清新自然的文學小品。
宋玉在楚國安逸的日子到了公元前253年,黃歇在朝中得寵,考烈王冷落了宋玉,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基本規律。
公元前249年,楚滅魯,黃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職務,他也就在那時寫下千古名篇《九辯》。
也許人處在窮困潦倒的境遇之中,才能寫出憂國憂民的精彩篇章。這首充滿了憂傷之情的長詩,揭露了奸佞誤國的黑暗現實,反映了貧士失職後的悲苦生活,抒寫了詩人懷才不遇、老大無成的悲憤和持守高潔、不随流俗的精神。
“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表現了他流放時的孤獨悲哀。“豈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表現了他不得見君申訴的憂悶。“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是他對黑暗現實的揭露。“歲忽忽而遒勁兮,老冉冉而愈遲”是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歎。“紛純純之願忠兮,妒被離而障之”是他對小人讒言的憤慨。
作為最後的楚辭,《九辯》從精神到藝術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屈原的傳統,而又有新的創造和拓展。宋玉勇于創新,獨鐘諷谏;他師承屈原,發揚光大。他的作品,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曆史會銘記為楚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正直的宋玉。
此後的宋玉終生被貶放逐,重歸鄉野,窮困潦倒到“無衣裘以禦冬”的境地,最後帶着滿腔的遺憾走完了人生。他去世的那年正是楚國滅亡的公元前222年,他與老師屈原的死都是讓後人扼腕長歎,這也許正好印證了一個忠臣的命運,冥冥之中與國家的興衰息息相關的真實寫照吧!
宋玉78歲而終,經曆了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負刍等五個楚王當政時期,是楚國遷陳以及後來楚國被秦滅亡的親曆者和見證者。而他在淮陽的時間幾乎占據了他的半生,在這期間,他的生活也是最惬意,最快樂的,也是他寫出高質量作品最多的時期,所以,淮陽應該是宋玉一生中最值得回憶而難忘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故鄉。
宋玉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是繼屈原之後第一位有名有姓、愛國愛民、佳作甚多、影響古今的傑出詩人。曆來與屈原并稱為“屈宋”,在文壇有着宗師級的地位。
在他的作品中創造了好幾個曆史第一:他是第一個寫悲秋的,也是第一個寫女性的。他對女性經典性的描述,對後世曹植等人影響非常大。宋玉《神女賦》中的神女,體現了先秦女性美的觀念,他在漢民族集體意識中積澱為一個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從曹植一直到曹雪芹,每當文人欲表達女性的美豔時,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回溯到這個原型。宋玉名篇《神女賦》和《高唐賦》把巫山的女神(巫山神女)的美貌描述得讓後人垂涎了幾千年。他留存下來的《九辯》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以和屈原的《離騷》相媲美,堪稱楚辭中的雙璧。
一生嚴謹的現實主義“詩聖”杜甫,在《詠懷古迹五首》之二中就曾感慨道:“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狂放不羁的浪漫主義詩仙李白,在《感遇四首》之四中也由衷地詠道:“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而風骨剛強的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價宋玉的代表作《九辯》時則明白地贊譽道:“《九辯》,本古辭,玉取其名,創為新制,雖馳神逞想,不如《離騷》,而凄怨之情,實為獨絕。”正如北宋重要的政治家、著名的散文家和詩人歐陽修所說:“宋玉比屈原,時有出藍之色。”
在民間,人們對宋玉也有很好的印象和祝福。下面就是一首民歌。
年年四月菜花黃,黃花魚兒朝宋王。
花開魚兒來,花謝魚兒去。
隻道朝宋王,誰知朝宋玉。
——(六朝《黃花魚兒歌》)
不管如何,這位留下“陽春白雪”、“下裡巴人”、“曲高和寡”、“宋玉東牆”等曆史典故和無數美文的帥哥,還是引得後世無數文人騷客頂禮膜拜,并為他寫詩作詞贊美。這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秦觀這首《南鄉子》。
南鄉子·秦觀:“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绛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隻露牆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颦,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宋玉,的确如此!
關注布衣之眼 盡享美好生活
文/節選自玄子作品《史海雜談》
插圖源于百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