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農村新變化句句大實話

農村新變化句句大實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00:02:36

農村新變化句句大實話(老村民講述新農村)1

青海新聞網訊 秋末冬初時節,記者走進民和縣南部一個淺山鄉鎮——轉導鄉,從一處山梁上舉目四望,隻見村落間袅袅炊煙緩緩升起,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硬化水泥路幹淨平坦,暖陽下,一戶戶房院顯得靜谧、和諧。

總面積102平方公裡的轉導鄉位于民和縣南部山區,平均海拔2100—2300米,是一個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純淺山鄉,這裡唯一有的資源就是5.8萬畝(一畝等于0.067公頃)耕作土地。

11月1日,記者走進轉導鄉轉導村,來到了年過花甲的米永秀老人家,幹淨整潔的庭院内停放着一輛家用小轎車,磚混結構新房子裡鋪着花紋地磚,液晶電視、冰箱、大轉角沙發一應俱全,自來水管拉進了廚房的竈台旁……

米永秀老人可謂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村變化的親曆者,她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以前,家裡就隻有兩三間破爛不堪的老土坯房,冬天漏風、雨天漏雨,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封閉式的新住房;以前,用水要到一個叫泉溝的溝岔裡用牲口去馱,來回最少也要一個半小時,現在自來水拉進了家門,拉到了廚房竈台邊;以前,村裡通往村外的是一條羊腸小道,遇上下雨天,出門就是兩腳泥,現在平坦幹淨的水泥路也修到了每家每戶的大門口。”

據米永秀老人介紹,改革開放之初,村裡人生活非常艱難,就拿過春節來說,在米永秀老人的記憶裡,她家就蒸幾個花卷,稱幾斤豬肉,擀上一點長飯(長面條),再加上自家地裡種的白蘿蔔,就是過年的全部準備,而且這幾斤肉也舍不得自家人吃,要等家裡來親戚時,切上一兩片和洋芋絲混合炒一下,便是那個年代最好的招待菜。現在過春節就豐盛多了,親戚來拜年,至少三四種水果幹果要擺桌上,六七個熱菜要炒上,每瓶七八十元的酒要放上……

米永秀老人笑着對記者說:“如今,我們的生活是大變樣啊。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種地不納糧還發補貼,娃娃們上學不收學費還發營養餐,還有危房改造、低保,讓我們農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真得打從心底裡感謝黨的好政策啊。”

農村新變化句句大實話(老村民講述新農村)2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青海高原,也把改革開放的陽光灑落在了民和南部的這個貧困山區,點燃了大山裡的新生機。

特别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從自來水到硬化路,從教育“兩免一補”到新農合、新農保,從耕作制度創新到危舊房改造……諸多的惠民政策在這窮山溝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催生出窮山溝裡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帶給廣大農民前所未有的實惠和變化。

翻開統計部門的權威數據資料,記者看到,2017年底轉導鄉糧食總産量達到1580餘萬公斤,比改革開放之初1981年的130萬公斤增長12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300餘元,比改革開放之初1981年的22.8元增長270多倍。

近五年來,轉導鄉累計投資800多萬元修通9村350公裡安全飲水管網,2360戶1.14萬人口用上了自來水;村道硬化實現全覆蓋,完成了4700戶農網改造;今年又實現了網絡全覆蓋,還有美麗鄉村建設、危舊房改造、教育醫療基礎設施改建等等,催生了大山溝裡這個貧困鄉的嬗變。

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記者來到了轉導鄉中灣村回族老人馬其民的家中,隻見一家人正在忙着修建新住房,門前場院的紮圍欄中飼養着幾百隻大雁,馬其民正在給大雁添料。

村主任告訴我們,馬其民是中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在國家産業發展扶貧資金的支持下養起了500隻大雁,當年就成功出欄280隻,收入了2萬多元。今年,他又繼續飼養了500隻大雁,全部出欄後最少也有萬元以上的收入。

馬其民對記者說,他家是個10口人的大戶家庭,家庭經濟壓力很大,自從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後,他家得到了人均5400元的産業發展資金扶持,修建了一個牛棚,購進了兩頭牛,今年大牛又産下一牛犢,去年的牛犢已經1萬元賣出去了,他打算借着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機遇,把養殖業發展起來,用勤勞換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轉導鄉的巨變不僅在農民的增産增收、生活條件的改善中,轉導鄉紅花村教師馬林為此更是感慨萬千:八十年代初,他所讀書的轉導鄉初中隻有幾間破瓦房教室,用土牆夯成校園圍牆,校園都是土場地,刮風天塵土飛揚,下雨天滿地泥濘,學生複習生字,也都是在土操場上用石子或小木條練寫,根本沒有現在作業本上寫畫的條件。

1989年至1995年,民和縣利用六年時間實施了全鄉中小學教室從破舊瓦房改建成水泥蓋闆房,直到2008年全縣第一棟兩層教學樓在鄉中學率先落成,到2013年所有校園全部硬化,2013年鄉中學建成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綜合樓,到2015年,全鄉離校5公裡以外的學生全部寄宿就讀。

馬林老師還告訴記者,當年他上學的時候,家裡非常困難,背在書包裡的兩個焪熟的洋芋蛋蛋就是最好的午飯,甚至有的時候連兩個洋芋蛋也背不起。而如今每個學生日均4元的營養餐,書本費全免,教室、學生宿舍集中供暖,學生早餐稀飯、蛋湯,午餐燴菜、米飯,晚餐臊子面、面條等等,和他們那個時候相比,現在的學生簡直生活在幸福的窩窩裡。

回首這座深居在大山溝裡的貧困鄉鎮四十年來的變化,似乎說也說不完。40年前,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激活了“三農”一池活水!産業,從“一畝三分地”到“現代大農業”,轉導鄉亦是如此。

在民和縣轉導鄉落龍溝村,記者走進村民馬孝誠家看到,木雕房梁的新屋廊前,晾曬了很多玉米棒子,在午後的秋陽下顯得更加金黃鮮亮。

馬孝誠對記者說:“我們這裡是幹旱山頭,十年九旱,遇上雨水好的年份,還能收上一百公斤口糧,如果遇上旱年,那就老天爺給多少,我們就收多少,自從政府扶持大家鋪地膜種玉米後,基本上是旱澇保收。”一邊說着,他一邊随手拿起玉米棒子給記者看。

馬孝誠說,去年他家種植了10畝全膜玉米,今年雨水多,長勢喜人,每畝地可以收獲750公斤左右。今年他還在溝岔的水澆地裡也種上了4畝全膜玉米,是自己另外購買的晚熟型高産品種,估計畝産能達到1000公斤。

地處青海東部門戶的民和縣,雖有着“瓜果之鄉”的美譽,也有着溫潤的氣候優勢,然而全縣4萬多公頃耕地中,60%以上都在淺山地區,是典型的雨養農業縣,“十年九旱、廣種薄收”一直是淺山農業的無奈定位,長期制約着山區農業的增産增效。

為了改變這種“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民和縣2008年從甘肅引進全膜雙壟栽培技術率先在轉導鄉試種成功,而這項技術就是将“膜面集雨、覆蓋抑蒸、壟溝種植”三種技術合為一體,具有很好的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溫促熟、抑制雜草等作用。即便在偶爾惡劣天氣的影響下,全縣種植的全膜玉米也能保證收成。

全膜雙龍栽培技術的推廣,不僅豐盈了農民的“糧倉”,豐富的玉米稭稈資源也催生出“農牧聯動、草畜結合”的旱作農業新模式,帶動了農區畜牧業的發展。據民和縣農業部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全縣以玉米稭稈為主的飼草總量達到240萬噸,能滿足300萬個羊單位的飼草需求。依托這些豐富稭稈飼草資源,有力地帶動了畜牧業的蓬勃發展。

馬孝誠看準了全膜玉米的産量和稭稈飼草優勢,前幾年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支持下修建了家庭牧場,養了18隻羊。馬孝誠告訴記者,他家種的玉米不向外賣,包括玉米稭稈,都做成飼草料用于自家牧場的羊飼草料,想着從家庭牧場養殖上走上脫貧緻富路。

一個村莊就是一段曆史。我們堅信,随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生活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