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安幾時能有雨

西安幾時能有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5:40:40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1

文=城記智庫 聶海峰

新聞顯示:2021年西安降雨量,創下1961年以來最高值。但,這與真實數據依舊有較大偏差,不能代表真正的西安

幾年前,我們就呼籲“重估西安降雨量”,綜合氣象、水利、訪談和實地勘察等未曾間斷。這與我們重估西安人口目的一樣:因為,降雨量代表着氣候變化,對城市影響極其深遠。

雨量真的增加了嗎?你看到的數據為何不真實?它與我們有何關聯?這裡,有三個真相。

第一,西安降雨量增加了嗎?

上個月西安氣象局已宣布:“2021年西安降水異常偏多,為1961年來曆史同期第一偏多年”。

除總量創紀錄,西安降雨“包月”模式,讓9月降雨量也達曆史峰值——幾乎刷新北方城市9月降水紀錄。要知道,氣候是一個長周期。所以,我們放長到1951-2021年這70年。

你會發現,尤其按2016年後“窄口徑數據”——雨量其實并無太大變化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2

互聯網上,大家可搜索到一份《西安近57年降雨量變化分析》,分析到,說到曆降水變化:

“50年代-60年代前期,為多雨期;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末,為相對少雨期;80年底又進入多雨期;90年代明顯偏少,為幹旱少雨期。2003年降水又開始回升,進入多雨期。”

這與「城記」網友及訪談老西安人的感知,基本相符。2006年後少有分析,問題同時出現——體驗上,感覺降雨越來越多,數據卻無法佐證。

西安衆多河流變“黃河”,與秦嶺降雨創紀錄有關。但是,這更多是趨勢使然。如果不從全域角度,就必然缺乏充足預判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3

這裡,在呼應下記錄“為何是1961年以來”?

1961年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定為“世界氣象日”。中國,是該組織最早創始國和簽字國之一。作為國際統一,不少中國氣象“破記錄”新聞,口徑基本為“1961年後”。

大多數機構和個人引用數據,2006年以後,多為“窄口徑”口徑。從源頭上來看,這讓分析失去公允,城市失去客觀。因為“泾河站”,是關中平原唯一的國際交換站。對外,它代表西安——是座“幹旱”城市

第二,你看到的數據真實嗎?

因為,2005年後“統計口徑”變了。當“标準口徑”數據源生變,必定影響決策。

2006年,西安國家基準氣候站由城北肖家村,遷至高陵的泾渭一路(編号為57131的泾河站)——單拿到“紙面數據”的人,根本無法察覺。至此,泾河站成為代表西安的唯一标準,包括2021年“新紀錄”。實際上,真實數據更大于此。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4

2006年,西安國家基準氣候站遷至高陵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5

對比“雨線變化”,泾河站顯然是“雨洞”

“遷站”後2005和2006年,差異就已驚人——泾河站比西安站分别少了99.1mm和127.5mm。這,還是降雨量比較少的年份

實際上,西安降雨是以下情況:“秦嶺大到暴雨,城南中到大雨,中部中雨,北部(泾河)小雨或無雨。”

按照西安氣象局數據,綜合對比西安數百個觀測站。泾河站與西安正常值差距至少20-30%,年差值至少150-200mm。2006年之後,西安雨量被嚴重低估和誤判。修正後的雨量,才是真實的西安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6

按省口徑,這十年西安雨量。2011和2021年,皆超過了1000mm。這兩年,是人們印象雨量最多年份。最涼快”的2019和2020年夏季,年降雨量,皆超過800mm。這個雨量,是“濕潤地區”的标志

所以,我們仍然強烈建議更換泾河觀測站點——誤導無窮

簡單“搬弄”數據,不了解過程變化,任何決策部門、機構和個人,隻是“紙上談兵”。拿了“問題口徑”數據,看似有理有據,分析頭頭是道。但是,結論必然“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在“雨線北移”趨勢下,我們建議要“全局考量、全城聯動、重制标準、因區實策”,在千載難逢的氣候機遇下,升級城市治理。

第三,如何理解濕潤的西安?

自然降水,城市水資源的核心來源之一。雨量多寡,直接決定這個地區是濕潤還是幹旱。

如今的西安人,已開始關心氣候和降雨——它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出行是否需要攜帶雨具、房屋是否漏水、皮膚是否幹燥?

對西安來說,日益豐沛的雨水将徹底改變城市——比如,空氣濕潤,環境會變得更好;比如,雨量增加,要重視防洪和防澇;比如,“下雨堵車”等将常态化,基建和城市治理需提升……

對西安而言,90%以上面積在渭河以南。而廣域的城市南部,是人口和産業最聚集之地

西安幾時能有雨(西安雨越來越多的背後)7

城記研究的各種基底部分展示◎制圖/城記智庫

同時,南部秦嶺——“七十二峪,峪峪有水”。雨量增加,影響全市。可以說,未來秦嶺降雨超800mm正常,河水将日益豐沛。超1000mm,需防範自然災害——今天情況

近幾年,「城記」不斷挖掘、訪談、比對和實地勘察。目的,就是更全面和更詳實的分析結果。

其中變化、不研究内在趨勢、不注重當下時代,隻用“紙面數據”本質還是稀裡糊塗

互聯網時代,任何個人和機構皆可得到基礎數據。有電腦,都能做出柱狀圖。“萬物皆媒”,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評論。我們希望,能更清晰了解吾城。

如同人口一樣,如果不是“七普”,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底”。

西安乃至關中,一直是“結構性”缺水地區。作為事實上的“超大城市”,随着氣候周期的變化和“引漢濟渭”,“以水定城和以水定人”時代,西安“比較優勢”就異常明顯。

要知道,未來的西安,有幾千萬人在此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