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5:21:18

一灘一灘複一灘,輕舟蕩槳上曾湍。

三秋嶺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葦花明白羽,風林橘子動金丸。

如何連夜還鄉夢,不怕關山行路難。”明朝張以甯《立冬舟中即事其一》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1

初衣解詩:讀這首詩百感交集。這樣吧,我們還是從詩面首先來了解這首詩的明麗與歡快。

一座江灘連着一座江灘,小舟輕槳,逆流而上。

其實嶺南已經是立冬,卻沒有看見雨。

十月廣西邕南的天氣并不寒冷。

那露水一夜,将連片的岸邊的蘆花,洗得像羽毛一樣潔白。

那微風過處,岸邊的橘子林,搖動着金色的果子,何其壯觀。

我這樣連夜的還鄉夢啊,并不怕道路艱險關山難。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2

這首詩一看就點出了,是寫在嶺南的詩,其中有廣西的邕南。雖然是立冬的節日,嶺南四季如春,就算是立冬,隻有露而沒有霜,連片的蘆花,在濕潤的露水中,份外的潔白,而應季節而生的橘子,果黃葉綠,像拖着翡翠盤中的金丸子。

但是詩人最讓人驚訝的美句,是讓景物都有情化和拟人化,那露水是洗白了蘆花,那風是搖動着滿盤的金丸。而這首詩有着極其飽滿的心靈的愉悅,從輕舟中看兩岸,有着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愉悅。

整首詩明快而急促,寫出了嶺南的立冬了風物特色,江灘連環,秋氣輕淺,蘆花雪淨,金桔滿坡,是一首非常明快的旅遊詩,如此好山好水,寫舊的如此清新明麗,世人卻最後一句,點出了他歸心似箭,夢裡還鄉。尤其那一句,不怕關山行路難,對應了第一句,一攤一灘複一灘。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3

我們知道嶺南雖然山清水秀,但實際上行路是非常難的。在古代麗江水上,遇見淺灘,仍舊要有纖夫牽挽,詩人此時并非是江南的長水行舟,而是在嶺南的水路上迤逦前行,景色雖好,卻也點出了行路之難。雖然詩中寫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而且麗句疊出,實際也描寫了古代嶺南水路的特色,江灘連片,行船艱難。

如果是旅遊,無非是遇灘而止,山水漫看。但詩人很顯然是想一夜還鄉,眼前的美景雖然有極緻的美,他卻仍舊有着行路難的感慨。但這首詩是豪邁輕快的,因為他說不怕關山行路難。

那麼初衣為什麼推薦這一首詩呢?

因為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故事。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4

張以甯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和大臣,福建人。雖然張以甯的前半生是在元朝任着文職的高官,在他做官的期間,有官聲,有文采,被元朝政府重用,累官至翰林學士。但是67歲的那一年,元朝大都陷落,他被朱元璋召到了南京,受到了特别的寵遇。第2年的夏天,張以甯接受朱元璋的重任,出使安南。

這個我們應該知道,明朝定鼎之初要的就是平定邊患,睦鄰友好。而這個重任就落到了張以甯的身上。他帶着朱元璋的诏書,出使安南國,但正好安南國當時的國王死了,越南當時的人就要求張以甯直接将诏書和王位許給世子。但是張以甯,卻要求世子上書給朱元璋,必須程序到堂。這件事情做完之後,張以甯要求世子服喪三年,讓其國人效仿中國,完善完備禮儀。這對于明朝穩定邊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如此周密而細緻的安排,出使任務圓滿成功。然後張以甯歸心似箭,開始北還。

這首詩是寫在北還的途中。也就是說他已經70歲了。但是很不幸的是,就在這次北還的途中,他死在了廣西交州。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5

我們從詩風的清俊爽朗,很難想到這樣明快而且頗有文采的詩,是出自70歲的詩人之手。“如何連夜還鄉夢,不怕關山行路難。”這句話讀來讀去,頗有意味。關山自古指的關隘,用在此時也毫不為過。

而歸心似箭,令那些絕美的景物,都是點綴,魂夢先身而還鄉。而他的生命停止在嶺南。

我讀完這首詩和背景之後,深為感慨。老骥伏枥壯心不已。而張以甯完成壯舉,無愧河山。

讓我們來再一次賞讀明朝張以林的《立冬舟中即事其一》

一灘一灘複一灘,輕舟蕩槳上曾湍。

三秋嶺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葦花明白羽,風林橘子動金丸。

如何連夜還鄉夢,不怕關山行路難。”

溫庭筠經典詩詞十首(張以甯詩讀蘆花白羽)6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