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是“四大名樓”之一,曆朝曆代無數文人曾在此登樓賦詩,其中最為後人所推崇的當屬盛唐詩人崔颢的七律《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颢留下的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難以與李白、杜甫、王維這些超一流詩人相提并論,然而這首七律卻極為出彩,就連一向狂傲的李白也不得不歎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
傳聞當時李白登上黃鶴樓,逸興遄飛,正欲提筆賦詩,然而當他看到崔颢的題詩後,甚為驚歎,便寫了這樣兩句充滿遺憾和贊美的詩句。
也正因為李白,讓崔颢的這首詩無形中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在王兆鵬所編的《唐詩排行榜》中,它甚至位列第一,這裡有李白的一份功勞。
而李白與黃鶴樓的淵源還不止于此。
他曾在此處送别了他一生中最為欽佩的大詩人孟浩然。“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前兩句意境浪漫絕美,後兩句境界全開,飄逸靈動,全無一般送别詩的傷感,妙絕千古。
還有晚年時,他因永王事件受到牽連,流放夜郎,途徑江夏,登上黃鶴樓,寫下了一首極其悲涼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含蓄不盡的凄涼之情令人不忍卒讀。
這是李白在黃鶴樓所寫的最出名的兩首七言絕句,一明麗輕快,一凄涼婉轉,代表了李白不同時期的心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這兩首,他在黃鶴樓還寫過另一首詩,從開頭狂到結尾,嚣張得令人歎服。
這首詩名為《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捶碎黃鶴樓》。
從詩題可以看出,當時有個丁姓男子嘲諷李白,而李白本身就是個狂傲之人,連當時聞名天下的李邕都敢反諷,“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何況是丁十八這樣一個無名小卒?
加上當時他又喝醉了,于是便寫下了這首狂妄至極的詩歌,讀完直呼過瘾。
詩歌開頭六句,表面寫黃鶴樓,卻讓人感受到了獨屬于李白的嚣張、狂傲。
黃鶴樓已經被捶碎了,黃鶴仙人無所依靠,便上了天庭向玉帝哭訴,玉帝沒有理會它,又将其放回了江南。
江南的太守将黃鶴樓又重新裝飾了一番,新近粉刷的圖壁還散發着清香。
黃鶴樓本就帶有神異的色彩,傳聞曾有人在此乘黃鶴飛升成仙。
而在李白的虛構中,他将這充滿仙氣的黃鶴樓捶碎了,但是他如此膽大的作為,卻沒有受到玉帝的懲罰。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比那所謂的黃鶴來頭更大,嚣張狂妄之态溢于言表。
接着的兩句“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叙述了他當時的遭遇,也點明了他寫此詩的目的。
全城的人都嘲笑他的狂傲,就連丁十八這樣的小小少年也來譏諷他。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這兩句提到了兩個人物。
嚴君平是漢代著名的道家學者,擅長蔔筮,;而丁令威也是西漢著名的道士,傳聞他最後飛升成仙。
這兩人都帶有神話色彩,李白引用這兩個典故,為整首詩又增添了一層浪漫神秘的色彩。
當然狂妄如李白,自然不可能一直用這些虛無缥缈的神話來反擊,最後他開始繞回自身的才華。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說丁十八居然敢在關公耍大刀,驚擾了他作詩的雅興,十足的反諷意味。
結句“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晖”,給人留下了懸念,讓人忍不住遐想,酒醒後的李白又會作出怎樣驚天動地的詩歌來。
整首詩充滿了浪漫又大膽的想象,非常符合李白一貫嚣張狂傲的本色,讀完直呼過瘾。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首詩大膽有餘,卻仙氣不足,是後人假托李白之名所作,不知你們怎麼看呢?
-END-
作者:解憂詩詞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