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石家莊運河橋現狀

石家莊運河橋現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2 18:49:55

6月10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由石家莊市文物局主辦,趙縣文廣新局承辦的公益宣傳活動“探秘趙州橋”在趙縣舉行,省會150餘位市民及學生組成的觀摩團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趙州橋近距離探秘文保人員對一千年前的趙州橋欄闆修複,零距離接觸和感受文物資源的寶貴。

石家莊運河橋現狀(石家莊150名市民探秘趙州橋)1

參觀千年古橋趙州橋。

150多名市民探秘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距今已有1400年的曆史,建于隋代,是當今現存年代最久、跨徑最大、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科學水平極高、藝術形象極美,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6月10日,省會150多名關心和熱愛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民衆共同來到趙州橋,零距離接觸和感受中國的文化資源,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産保護意識,參觀者紛紛感歎:“難怪趙州橋能成為一帶一路峰會标志性人文景觀絲路金橋的原型,這座橋太厚重了。”

參觀文物修複過程。

趙州橋欄闆修複現場首次向大衆開放

6月10日,正在景區進行的“趙縣文保所館藏石欄闆及構件搶救保護修複工程”破例為參與“探秘趙州橋”的市民敞開大門,這也是進行了3年多的該工程首次向大衆開放。連帶隊的導遊都說:“這次大家真幸運,我都好幾年沒有見到這批文物了。”這份幸運讓在場的市民們都躍躍欲試,想要一睹文物修複的真容。

該項目負責人、河北省文保中心的梁書台介紹說,曆經千年的趙州橋,因為自然災害和人類破壞,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曆代都有适當修繕,本次修複工程從方案設計到開始修複迄今已近4年:“預計今年7月結束。”

據介紹,本次保護修複工程主要是針對欄闆的表面覆蓋物清洗、脫鹽、加固、粘接、空臌回貼、封護等施工程序進行保護修複。此次修複保護的石質文物有隋代的二龍交頸、二龍戲珠、鬥子卷葉;宋代的人物故事、麒麟、鳳凰、人物生活欄闆;金代的布施欄闆;明代的人物故事欄闆;清代的深山猛虎、龍鳳欄闆等17塊欄闆和修橋主題銘、仙迹、馬蹄印、新修石橋記等9件,共26件。

石家莊運河橋現狀(石家莊150名市民探秘趙州橋)2

精彩的活動引人注目。

石家莊人絕不能不了解家鄉的曆史

趙縣背燈挎鼓、北王村随手拳、何莊舞獅、趙州戰鼓……昨天,除了領略趙州橋的風采,當地一批省級、市級非遺項目展演,也令參觀市民大開眼界。

今年曾在石家莊鼓王争霸賽上吸引了不少市民眼球的趙縣背燈挎鼓,是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更使其名揚全國。當天趙縣南寺莊鼓隊的30人就為大家展示了這一獨具特色的傳統鼓樂舞。北王村随手武術團表演的随手拳是非常稀有的拳種,據說當年威震八方的明朝将領戚繼光就擅長随手拳。該團的20多位少年兒童也向參觀市民展示了拳術、槍術等。“我8歲起跟父親學拳,随手拳的特色就是無形無架無招無式,見招拆招借力打力,連迎帶打随機應變。”今年67歲的團長張換朝說,最令他自豪的要數去年舉行的第五屆演武大會,自己這個團拿了三金三銀三銅。

這些民間瑰寶令參加“探秘趙州橋”的市民們啧啧稱奇,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個不停。市民李先生說:“趙縣不愧是千年古縣,各種名勝古迹很多,還有這麼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燕趙都市報 記者 楊佳薇/文 田明/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