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客家人的先祖,很多人能想到,從西晉“永嘉之亂”到太平天國時期的5次客家人大遷徙。因為北方平原地區,一旦遇到大型戰亂或改朝換代,老百姓的生命根本無法保證,唯一的辦法就是大逃亡!
客家先祖來自北方,在客家人内部,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争議。但在客家人外部,很多學者發現,南方畲族人的語言、習俗和生活方式,跟客家人極為相似,因而引發客家先祖到底是中原漢人還是畲族人的廣泛争議。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客家和畲族習俗,為何如此相似?
客家和畲族人的相同或相近特點,至少包括:喝擂茶、戴頭帕、唱山歌、聽采茶戲、二次葬和女子不纏足等。
1.飲食風格相似
客家和畲族人都喜喝擂茶,擂茶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幾乎完全一緻。其實,擂茶在畲、瑤、苗、土家各族中,都是普遍的待客食物,客家人應是從畲族人那裡學來的。此外,客家釀菜很出名,如經典的“客家釀豆腐”,客家人聲稱釀菜是“思念中原故土餃子”的産物,其實釀菜就源自畲、瑤、苗族的特産。
北方漢人沒有吃老鼠的習慣,但客家人愛吃老鼠,這一點和畲族、壯族、越南人一樣。甚至在閩西客家的甯化縣,“老鼠幹”是當地八大美食之一。
2.穿着打扮相似
幾十年前的客家老人,穿着打扮還保持着古樸特色,但風格跟唐宋古裝完全不同,而和畲族服飾則頗像。客家婦女喜歡戴頭帕,前方疊成三角形,夏天可遮陽光,冬天可擋風,也能起到美化作用。她們還喜歡“椎髻”,把頭發盤于腦後形成椎形,具有鮮明的畲族等南方民族的特點。
3.方言、山歌相似
古代畲族沒有文字,但有畲語。不過目前分布在閩、浙、粵、贛絕大多數的畲族人,并非使用畲語,而是使用夾雜着畲語遺存的客家話。有很多人認為客家話就是畲語,實際上兩種語言的源頭不同,但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一起,語言最終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試舉一例,客家話中對女性稱呼,經常詞尾帶“娓”字,如叫媽媽為“娓”,叫伯母為“伯娓”,叫嬸嬸為“娓娓”,叫舅母為“舅娓”等。這種表達在古代漢語中無此先例,而在畲語所屬的“侗—泰語族語言”很常見。
此外,受到畲族人影響,客家人也喜歡唱山歌,客家山歌的形式和旋律和畲族山歌基本相似,而北方漢人從未有過這種習俗。客家地區的采茶戲、魚燈舞、火龍舞等,也并非源自北方,而是出自于南方當地流傳久遠的民族舞蹈。
4.“二次葬”習俗相似
中原大地從未有過“二次葬”習俗,但客家人受畲瑤壯等少數民族影響,盛行“二次葬”。這種奇異習俗,在“初次葬”等死者皮肉腐爛後,要重新收拾骨骼再葬——“每至大寒前後,攜鋤執簍,齊詣墳頭,自行開視,如骨少好,則仍安原所,否則檢骨瓦嬰,挑往他處。
改葬前要把骨骼擦洗幹淨,所以也叫“洗骨葬”。
“二次葬”“洗骨葬”風俗,在粵東、閩西、贛南客家地區十分流行,并非個别現象。除了受畲族影響外,也與客家人南遷的艱難曆程相關。由于先人飽受戰亂折磨,舉家、舉族南下避禍,經常遇到年老體弱者死于途中的現象。生人尚未安定下來,難免讓要背着家人的屍骨繼續南下,從而導緻“二次葬”流行。
5.女子不纏足
受封建禮教“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影響,自宋朝以來的漢族女子都要纏足,為何唯獨客家女子像畲族瑤族女子一樣,不用纏足?《清稗類鈔》說:“客家婦女向不纏足,身體碩健,而運動自如,且無施脂粉及插花朵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主要原因是生産勞動方式和中原漢民不同,她們并非深藏閨中從事家務和紡織工作,而是和男人一樣上山下田、挑擔赴墟,非常勤勞能幹。要做這些重體力活,纏足、束胸、化妝也就太奢侈了,所以客家女子天足寬胸、體态健美,保持着自然人的姿态。
二、客家人和畲族人的曆史淵源
客家和畲族人習俗如此相似,自然不是什麼曆史巧合,而是背後有深刻的曆史淵源。下面,我們從曆史時間和地理空間的不同角度,來看一下兩個民族(民系)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
1.客家和畲族的曆史交彙
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畲族屬于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10年畲族人口總數為708651人,也就70萬出頭。畲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東北和浙江南部的山區,此外在江西、廣東、安徽也有散狀分布,通常是幾十戶人家組成一個個自然村寨,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特點。
關于畲族人的曆史來源,有兩種說法:外來說和土著說。
“外來說”認為,畲族源于漢晉時代洞庭湖附近的“武陵蠻”。因為畲族和“武陵蠻”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仰,包括盤瓠傳說、盤王圖騰,而且也有盤、藍、雷、鐘四大姓氏。在日常用語中,也都會使用“畲瑤”“瑤家”“山瑤”等指代稱呼。
“土著說”認為,畲族就是自古以來的福建土著,即周朝時就見于記載的“閩”人。文史學者通過考證認為,閩——蠻——僚——畲,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所以說畲族人并非外來移民,而是福建土著的直接後裔。
不過,無論是“外來說”還是“土著說”,都接受一個事實,在隋唐之際,畲族人已遍布贛閩粵交界處。而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到贛閩粵大本營地區,有一個曆史過程,在隋唐之際,贛閩粵山區的客家人數量還沒有後來那樣多,而當地的土著居民就是畲族人。
在贛閩粵大本營地區,從唐末、五代到兩宋、元代,客家人和畲族人在同一塊地盤生活了數百年之久。所以客畲通婚在所難免,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交織,既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過程,也是畲族漢化的過程。從元末明初開始,畲族與客家人長期融合之後,又往東方遷移,從閩西汀州、粵東潮州一帶,向閩南、閩東、閩北、浙南一帶遷移。
2. 畲族人對客家人産生哪些影響?
贛閩粵大本營地區,最初生活在這裡的是秦漢時期的百越人,但數量非常有限,因為百越人的大本營在廣東、浙江一帶,即南越人和瓯越人。真正最初霸占贛閩粵交界地區的是畲族人,他們是客家先民來到之前,贛閩粵山區交界處的真正主人。
從唐末到元代,從中原南下的客家先民,以幾何量級的人口優勢,取代畲族人成為贛閩粵交界處的新主人。一方面,客家先民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和生産方式;另一方面,客家先民不熟悉南方的山水地貌,又不得不向有着豐富當地生活經驗的畲族人學習。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客家人向畲族人學會了種植“畲禾”,這是一種适合在山區種植的旱稻,具有高産耐旱的特點。“畲禾”在閩西和粵東北都有十分廣泛的種植,即山歌中所唱的“五月畲田收火米”。
另一個問題是,關于客畲通婚的問題。客家學創始人羅香林提出:“客家初到閩粵贛的時候,不能不與畲民互相接觸,接觸已多,就想不與他們混化,亦事勢所不許。”在畲族内部的族規規定,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在畲族内部同姓不婚,而是從盤、藍、雷、鐘四姓中自相婚配。
不過,曆史事實跟家族規定,往往并不完全一緻!客家先民南下的過程,充滿艱險,而且南遷時代橫跨唐末、五代、兩宋等時期。許多老弱婦女都在大逃難、大流亡中失去生命,最終安全抵達大本營的十有八九是精壯男子。這樣,客家先民内部,勢必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因而從畲族女子中尋求配偶,應該是一個不被認可、但又普遍存在的現象。
因此,在贛閩粵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或畲族人,通過婚姻發生血緣混化,已經無法用純粹的北方漢人血統或南方土著血統去說事了!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最終走向融合,并且互相取長補短,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民系!
最後,回到本文标題中的問題:客家人先祖是北方漢人,還是南方畲族人?相信大家已經有答案了。因為北方漢人南遷的人口數要大幅高過南方畲族人,因而即使他們相互通婚,但身上具有的北方漢人基因,依舊明顯多于南方畲族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