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量中小内容創作者而言,提升收入最可靠方式仍是來自平台的流量、廣告等扶持激勵。但很多平台減少了補貼、降低了分成比例,依然堅持加大扶持的平台已寥寥無幾。
作者|楊 銘
編輯|Cindy
1848年1月,木匠馬歇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山谷波光粼粼的河道裡,撈起了幾塊金黃色碎片。他的發現引發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淘金熱,人們蜂擁而至,在泥土、樹根和河床上挖掘金子,上演一夜暴富的故事。
僅僅6年後,加州淘金熱開始降溫。很快,有人又在科羅拉多發現了新的金礦,掀起第二次淘金熱潮,并一直持續到19世紀70年代。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兩個世紀後,内容創作行業站上風口,變成全民都可以參與的“淘金熱”。
2016年,依靠自己40多條原創視頻,拿到首輪融資1200萬元的papi醬爆火,如同發現金礦的木匠引爆輿論場,各大平台紛紛通過各種百億計劃,采用現金補貼、流量激勵方式扶植内容創作者,内容創業由此迎來“黃金時代”。
随着互聯網大環境急劇變化,流量紅利消失,内容創業開始告别黃金時代——其典型現象是除了微博、視頻号等少數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外,大部分平台扶持減少,甚至直接停止運營,大量中小内容創作者漲粉、變現困難,讓内容創業這條道路進入2022年越來越難。
毋庸置疑,能為社會帶來長期價值的優質内容,不可能被時代淘汰。問題是,走過多年的内容創業,該如何去尋得行業的科羅拉多,開啟第二次“淘金熱”?
01
進退間,内容扶持兩極分化
“再也不會有幾年前,諸多平台一擁而上,大力扶持内容創業的盛況了。”知名UP主、内容創作者“半佛仙人”對“極點商業”說。
表面看,各大内容平台對創作者的扶持,已涵蓋流量、廣告、電商、知識付費等多種變現手段,但現實是,從短視頻到圖文,諸多平台扶持減少,中小内容創作者變現越來越難。
“這并不意外。”半佛仙人認為,現在問題是甲方(廣告方)急劇減少,很多平台沒錢,“要麼就投頭部,要麼就投最便宜的,最慘的是中小創作者。”
馬太效應在B站表現得相當明顯。今年3月以來,部分B站UP 主表示,B 站大大削減了創作激勵計劃獎勵金額,腰尾部創作者收入普遍變少,有的跌幅甚至高達80%,隻能“為愛發電”。
如果說,B站激勵腰斬對腰尾部UP主打擊較大,那麼以圖文為主的内容創作者們,更面臨趣頭條、搜狗号等平台關閉運營的無奈。
“平台早就放棄了扶持激勵。”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說,他在趣頭條幾年下來累計原創文章600篇,收益隻有70元,“不夠網費和電費”。另一内容創作者更慘,累計收益隻有40.85元。
曾幾何時,趣頭條給予的内容創作收益相當誘人。有自媒體人表示,在2019年上半年,平均每個月還能在趣頭條平台獲得近萬元收益。
如此高的扶持激勵,自然是為了争奪内容平台的核心競争力——創作者及其生産的優質内容。例如,今日頭條在2019年推出青雲計劃之後,衆多創作者如過江之鲫湧來。
好景不長,青雲計劃早已取消。其他如一點号、快傳号、大風号等平台,同樣大多無法給創作者太多收益分成。
“平台補貼現金,通常在發展期會多一些,流量紅利過去,很難持久。”微博教育頭部博主,《多賺一倍》作者@李鲆 如是說。
在@李鲆 看來,内容創作者變現難,歸根結底在于部分平台缺乏内容生态沉澱,沒有好的變現模式,缺乏商業邏輯。
美食博主@滇西小哥 也認為,頭部博主變現方式主要來源于廣告和電商,“但腰尾部博主電商變現困難,想要差異化需要專業團隊操作,個人博主往往力不從心。”
因此,對大量腰尾部的個人博主而言,提升收入最可靠的仍是來自平台的流量、廣告等扶持激勵。但從行業來看,對内容創作者的整體扶持力度減弱,很多平台減少了補貼、降低了分成比例,依然堅持加大扶持的平台已寥寥無幾。
視頻号是其中之一,2020年成立以來,它通過快速更叠搭建産品功能、繁榮内容生态、打造商業化路徑等方面為創作者助力。
微博作為覆蓋圖文、視頻等多種媒介形态的社交媒體平台,進入2022年仍在開拓更多商業化渠道,開發更多變現工具,通過廣告代言、平台補貼等多方面發力,針對性扶持博主賬号收入提升。
今年4月,微博上線辰星扶持計劃。這是微博微任務發起的廣告接單扶持計劃,面向具備内容創作能力、期望提升廣告接單能力的潛力博主開放。一方面,将高質量的博主推薦給廣告主,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廣告主的曝光傳播渠道。
根據微博内部人士透露,除了頭部賬号,上述計劃會覆蓋大量粉絲超10萬的中腰部優質内容創作者。從數據來看,2022年Q1内辰星計劃已經為近2000位創作者提供了3000餘個商單機會,圖文或視頻博主均有。
@滇西小哥 就是辰星計劃上榜博主。目前她在微博粉絲752萬,另一身份是雲南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宣傳大使,“盡管單純從收入來看,或許還比不上一些平台,但這種持續探索和嘗試,無疑讓博主吃了一顆定心丸。”
辰星扶持計劃隻是微博加大扶持的手段之一。根據“極點商業”了解,微博廣告共享計劃早已推出,主要針對博文、視頻中腰部創作者,在博主個人主頁投放效果廣告,博主可以獲得廣告收益分成。
2021年,近300位創作者在微博的廣告代言收入超過100萬元。近5000位創作者在微博的廣告代言收入超過10萬元。今年Q1季度,近百位創作者在微博的廣告代言收入超過100萬,近500位創作者在微博的廣告代言收入超過10萬元。
根據了解,微博未來還将對廣告共享計劃進行升級,根據博主内容質量效果流量等提高分成比例,刺激生産更多優質内容。
02
現金外,創作者更需要的是什麼
行業向下情況下,視頻号、微博為何“不退反進”,仍要加大對内容創作者的扶持力度?
這與内容創作者在企業的戰略地位有關。有業内人士表示,對視頻号而言,是内容使它的生态體系逐漸茁壯。
對微博而言,作為一家社交媒體,構建更為繁榮的社交内容生态系統,為内容創作者賦能,是穩固核心競争力、尋找到新增長點的根本。
“一季度,我們依舊保持良好增長勢頭,體現了我們在公開社交領域和内容生态方面的核心價值。”近日,在微博2022年第一季财報的電話會議上,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就把廣告業績穩健歸功于内容。
無論是B站、視頻号、快手等視頻平台的進擊探索,還是微博穩健增長,其實都在反複證明内容的巨大潛力,以及能給創作者帶來的巨大商業變現機會。
相比于短視頻為主的平台或者以圖文為主的内容社區,微博承載内容媒介形态相對豐富,囊括圖文、視頻、直播連麥等多種形态,适合各類博主深度創作和讨論。同時,在熱點話題影響力、輿論破圈、社交黏性上,微博無出其右。
在内容生态中,創作者和平台無疑是魚水關系,如何為創作者提供流量、現金激勵之外的價值,成為微博等平台持續挖潛内容以及尋找增長确定性的關鍵。
當前複雜大環境下,野蠻生長邏輯不再奏效,除了簡單的現金、流量補貼,不同創作者因為自己定位、内容屬性的不同,導緻最想要的扶持方式很可能完全不同。
微博粉絲數237萬的@鐘文澤 就告訴“極點商業”,自己并不擔心微博缺少短期流量,“平台話題推薦、熱點事件及時跟進獲得都可以獲得高流量。”
@鐘文澤 和@滇西小哥 一樣,最看重并不是平台簡單的現金、流量補貼,而是平台賦予、釋放的社交資産。
在@鐘文澤 等諸多業内人士看來,在微博這樣高活躍度、高互動的社交媒體平台,内容創作者最重要的是保持粉絲黏性。粉絲與博主沉澱、建立起的信任紐帶,如同一種隐形社交資産體系——畢竟,對品牌方而言,這是渴求的公私域營銷流量。小米等諸多品牌在微博的成功營銷,就是最好的案例。
對内容創作者而言,社交資産帶來的價值變現,可以更為多元和持續。“對我個人來說,最需要的是成熟的付費流量方案。”@李鲆說,他很喜歡微博的知識付費模式,博主可以在微博直接上傳專欄(課程),粉絲看産生購買,然後自動拉群,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我做了一些測試,效果很好。”他說。但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解決了他的變現難題——比如,如何解決複購率較低問題上,就需要平台不斷完善、升級扶持體系,幫助自己沉澱社交資産。
綜合來看,微博不斷升級創作者扶持體系,其實是用内容提升用戶的内容消費體驗,拉動用戶内容消費頻次,加強産品和内容的聯動,最終實現微博多次強調的“幫助客戶、創作者沉澱社交資産”的目的。
03
突圍,創作者需要“生态活水”
實際上,内容創業發展11年,扶持方式、變現方式雖有所不同,但所有平台和内容創作者都認可的關鍵詞無疑是:“内容為王”。
“内容博主大都有生命周期,短則三五個月,長則兩三年。要想穿越時間周期,一定要不停内容創新,不停超越自己。”在@滇西小哥 看來,對内容創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永遠是内容本身。“當内容得到了觀衆的認可,平台流量支持,變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前,對更多中小内容創作者而言,面對源源不斷湧入的創作者,以及衆多MCN機構的競争,想要如半佛仙人、滇西小哥一樣脫穎而出并不容易。
根據克勞銳發布的報告,2021年MCN機構數量大約為22000家,比2019年增加了2000家。部分合約到期的達人成立工作室,部分機構高層、員工成立新公司,也有機構進行業務拆分,湧現許多“新生”機構。
機構主導下,内容生産工業化、流水化,導緻了内容行業的尴尬現狀:同質化嚴重、審美疲勞。這也是内容創業大環境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内容創作者,該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優質内容生産方向?
@滇西小哥 的經驗,是找到自己的内容創作風格,通過長期精耕細作形成IP。
她從警察學校畢業,内容創作走的卻是另一條路,對網友來說,打開她的微博,就如同打開了一扇雲南美食大門——新華網曾評價,她的視頻仿佛讓人置身目瑙縱歌節、德宏潑水節等節日現場,感受到最淳樸的雲南特色風情。
博主:@滇西小哥
她的内容團隊人數并不多,隻有她和自己妹妹兩個人。“如果不能堅持,那就不要進入内容創業行業。”她說,在自己每條悠哉鄉野四季視頻背後,是頂着烈日在田間勞作數小時,鄉村土路氣喘籲籲地爬上爬下;是籌備一天甚至一周,然後反複拍攝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的素材拍攝。
@鐘澤文 同樣認為,賬号領域的垂直、細分也是核心競争力,比如在微博超過40個垂直領域中,堅持自己認為有價值、有趣、有差異化的内容堅持下去。“這樣不會被流量綁架,反而能成為流量的主人。”
在另一位内容創作者看來,選對内容賽道之外,選對平台同樣重要。“對于我們這樣的深度内容創作者來說,如何讓自己内容被更多人看見,如何積澱自己的社交資産,關系着是否有更高的商業價值。”
無論如何,想要優質内容與商業變現實現最優解,離不開創作者持續輸出優質内容,也離不開平台構建的“生态活水”。一個典型現象是,正是在微博構建的強社交生态之下,衆多創作者的内容、熱點話題才得以不斷出圈。
“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一定會有博主脫穎而出。”@滇西小哥 說,在這個人人都可内容創作的時代,“淘金新機會”實際上從未遠去,關鍵是,自己想好如何努力發掘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