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牙的形狀(标準公制螺紋)
1. 從圖上知:
P表示螺距是牙到牙尖或牙底之距離。
通常表示方法為 M3×0.5 此0.5就是螺距,單位是mm。
(M代表Metric公制),3代表公稱尺寸,所謂尺寸就是螺牙的最大徑或内螺紋的最大(根)徑。
2.一般螺牙如果規矩的話,則大徑(或根徑)必須符合螺牙的公稱尺寸,而中徑(内螺紋同)及小徑(内螺紋稱内徑)必須符合規格上所查到的數字如下表(公制标準粗螺紋)。
尺寸
螺牙
外
大徑
中徑
小徑
内
小徑
中徑
内徑
M2×0.4
2.00
1.740
1.567
M3×0.5
3.00
2.675
2.459
M4×0.7
4.00
3.545
3.242
M5×0.8
5.00
4.480
4.134
M6×1
6.00
5.350
4.917
尺寸
螺牙
大徑
中徑
小徑
小徑
中徑
内徑
M2×0.25
2.00
1.838
1.729
M3×0.35
3.00
2.733
2.121
M4×0.5
4.00
3.675
3.459
M5×0.5
5.00
4.675
4.459
M6×0.75
6.00
5.513
5.188
如果是細螺紋則間隙變小,其大,中,小徑變随之改變。
3.英制牙則相同隻是螺距的表示法為1英寸内有多少牙,如: 1/4-20UNC,即外螺紋1/4”大徑(6.35mm)每英寸有20牙。
UNC(UNFIED THREAD)
C表粗牙;
F表細牙;
EF表極細牙;
C,F,EF各有不同螺距。
4.螺紋規的用法(分螺柱,及螺圈)
A.了解構造
(1)T(通)端通常比Z(止)端長;
(2)英制中間有一條溝者為通端;
(3)一般為硬化(淬火)之鋼料研磨,很脆掉在地上會斷;
(4)經長期使用會磨損,一般在10000次以上需再檢驗。
B.使用方法
必須經品保檢驗合格或合格标簽(貼在盒子上)者才得使用。
長期使用必須用約1萬次(可以估算)後送檢合格再用。
以戴手套的拇指,食指夾住輕旋,忌用大力,則T(通)端施到底為合格,Z(止)端為進1~2牙後,不再進入為合格,絕不可用大力,當用完螺紋規後,必須要以幹淨的軟布将螺紋規(樣圈或樣柱)予以擦拭幹淨,塗上防鏽油後裝回盒子裡。
C.攻牙的正确方法
(1)選擇合适的絲攻
絲攻有一攻,二攻,三攻,一般我們用第三攻,除非很厚的闆材,才分一,二,三攻一般用機用絲攻(隻有一次)即可。
(2)絲攻形狀可分為
普通絲攻
螺旋絲攻:比較貴,但排屑良好,效率比較高;
先端絲錐:比較貴,但排屑良好,效率比較高;
無屑絲攻:利用擠壓的方式将薄料,(一般在3M/M以下)擠壓成螺絲狀,故孔較普通絲攻及螺紋絲攻所開的孔為大,例: M3-0.5 普通及螺旋絲攻一般鐵闆牙鑽2.6孔,但無屑絲攻,鑽孔2.78~2.8孔。
(3)攻牙前如為厚闆(3M/M以上)應把闆料孔的毛刺以鑽頭劃去,但千萬不可變為倒角,否則闆厚因倒角,導緻螺牙變少而會滑牙。
(4)攻牙時絲錐必須與工件垂直。
(5)攻牙時必須将表面的鐵(鋁)屑清除,清除的方式有用刷子(牙刷),或高壓空氣清潔。
(6)攻牙時必須塗上清潔的機油而非含有鐵屑或其它雜質的髒機油。
(7)攻牙前的孔徑必須要正确一般經查可得,而且闆厚,材質均影響孔徑。
5.首件必須經螺紋規檢驗合格,如不合格則可能下列原因:
(1)絲攻不合格(磨損或不良)
(2)合格的孔徑(攻牙前)如果孔太小,因磨擦力大,會加大攻牙的困難度,同時絲攻較快磨損,反之孔太大,則可以輕松的攻進去,但是牙的品質就很差,因為牙的小徑會變大,相對螺絲螺母的結合力不足,容易滑牙.以M3×0.5來說,正确的孔(一般鐵材)應為2.50~2.65之間,如果太大則不易獲得良好品質的牙。
(3)絲錐與工件不垂直。
(4)絲錐不清潔,把鐵屑夾入導緻牙變大。
(5)鐵闆牙内含鐵屑或或雜質未清除,導緻螺紋規檢驗不合格。
(6)絲攻未擦油,磨擦力太多導緻牙有破裂情形。
(7)攻牙機不良,軸有晃動情形,導緻牙變大不合格。
(8)制程中每隔20個左右以螺絲規檢驗一次(頻率視合格的狀況而定如果合格率高,則可加長檢驗周期,否則予以縮短。)
普通絲錐攻螺紋中常出現的問題
1.攻螺紋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主要問題:
1)絲錐折斷;
2)絲錐崩齒;
3)絲錐磨損過快;
4)螺紋中徑過大;
5)螺紋中徑過小;
6)螺紋表面粗糙度值過大。
2.産生的原因
1)絲錐折斷螺紋底孔加工時底孔直徑偏小,排屑不好造成切屑堵塞;攻不通螺紋時,鑽孔的深度不夠;攻螺紋時切削速度太高過快;攻螺紋用的絲錐與螺紋底孔直徑不同軸;絲錐刃磨參數的選擇不合适,被加工件硬度不穩定;絲錐使用時間過長,過度磨損。
2)絲錐崩齒絲錐前角選擇過大;絲錐每齒切削厚度太大;絲錐的淬火硬度過高;絲錐使用時間過長而磨損嚴重。
3)絲錐磨損過快攻螺紋時切削速度過高;絲錐刃磨參數選擇不合适;切削液選擇不當,切削液不充分;工件的材料硬度過高;絲錐刃磨時,産生燒傷現象。
4)螺紋中徑過大絲錐的中徑精度等級選擇不當;切削選擇不合理;攻螺紋切削速度過高;絲錐與工件的螺紋底孔同軸度差;絲錐刃磨的參數選擇不合适;刃磨絲錐中産生毛刺,絲錐切削錐長度過短。
5)螺紋中徑過小,絲錐的中徑精度等級選擇不當;絲錐刃磨參數選擇不合理,絲錐磨損;切削液選擇不合适。
6)螺紋表面粗糙度值過大絲錐的刃磨參數選擇不合适;工件材料硬度過低;絲錐刃磨質量不好;切削液選擇不合理;攻螺紋時切削速度過高;絲錐使用時間過長磨損大。
3.解決的方法
1)絲錐折斷正确地選擇螺紋底孔的直徑;刃磨刃傾角或選用螺旋槽絲錐;鑽底孔的深度要達到規定的标準;适當降低切削速度,按标準選取;攻螺紋時校正絲錐與底孔,保證其同軸度符合要求,并且選用浮動攻螺紋夾頭;增大絲錐前角,縮短切削錐長度;保證工件硬度符合要求,選用保險夾頭;絲錐磨損應及時更換。
2)絲錐崩齒适當減少絲錐前角;适當增加切削錐的長度;降低硬度并及時更換絲錐。
3)絲錐磨損過快适當降低切削速度;減少絲錐前角,加長切削錐的長度;選用潤滑性好的切削液;對被加工件進行适當的熱處理;正确地刃磨絲錐。
4)螺紋中徑過大選擇合理精度等級的絲錐中徑;選擇适宜的切削液并适當降低切削速度;攻螺紋時校正絲錐和螺紋底孔的同軸度,采用浮動夾頭;适當減少前角與切削錐後角;清除刃磨絲錐産生的毛刺,并适當增加切削錐長度。
5)螺紋中徑過小選擇适宜精度等級的絲錐中徑;适當加大絲錐前角和切削錐角;更換磨損過大的絲錐;選用潤滑性好的切削液。
6)螺紋表面粗糙度值過大适當加大絲錐前角,減少切削錐角;進行熱處理,适當提高工件硬度,保證絲錐前刀面有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選擇潤滑性好的切削液;适當降低切削速度;更換已磨損的絲錐。
用普通絲錐機攻螺紋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由于手動攻螺紋效率較低并且質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适用于批量生産,所以在實際大批量生産中,主要是采用機攻螺紋。以保證工件攻螺紋的質量和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但是在采用機攻螺紋過程中,也必須正确地使用機器和工具,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機器和工具,也将影響工件上螺紋孔的加工質量。
1.鑽床主軸的徑向跳動,一般應調整在0.05mm以内,如果攻削螺紋孔的精度較高時,主軸的徑向跳動不應大于0.02mm,裝夾工件的夾具定位支承面與鑽床主軸中心或絲錐中心的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0.05/100,工件的螺紋底孔與絲錐的同軸度一般應不大于0.05mm。
2.當絲錐即将攻完螺紋時,進刀要輕,要慢。以防止絲錐前端與工件的螺紋底孔深度産生幹涉撞擊,損壞絲錐。
3.當攻不通的螺紋孔或螺紋孔的深度較深時,應采用攻螺紋安全夾頭,安全夾頭能承受的攻螺紋切削力,必須按照絲錐的大小來進行調節,攻螺紋切削力應調整合适,以免斷錐或攻不進去。
4.在絲錐切削部分長度的攻削行程内,應在鑽床進刀手柄上旋加均勻合适的壓力,以協助絲錐進入底孔内,這樣可避免由于靠開始幾扣不完整的螺紋向下去拉主軸時,将螺紋刮爛,當校準部分進入工件時,可靠螺紋自然的旋進進行攻螺紋,以免将牙型切瘦。
5.攻螺紋的切削速度非常重要,主要根據切削材料、絲錐的中徑、螺距、螺紋孔的深度等精度,以及實際現場加工結果如何而定。一般當螺紋孔深度在10~30mm以内,工件為下列材料時,其切削速度大緻如下:
1)鋼材v=6~15m/min;
2)調質後的鋼材或較硬的鋼材v=5~10m/min;
3)不鏽鋼v=2~7m/min;
4)鑄鐵v=8~10m/min。
在同樣條件下,絲錐直徑小取相對高速、絲錐直徑大取相對低速,螺距大取低速。
6.攻通孔螺紋時,應注意絲錐的校準部分不能全露出頭,否則在反轉退出絲錐時,将會産生亂扣現象。
7.機攻螺紋時,切削液的選擇使用非常重要,對塑性材料來說,需保持足夠的切削液,一般可采用乳化油或硫化切削油,如果工件上的螺紋孔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較低時,可采用菜籽油及二流化钼等,豆油的效果也比較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