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教育部辦公廳公示了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
3年可參加競賽名單都在這一張表裡了:
以上競賽舉辦時間原則上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間每學年舉辦不得超過1次,累計不超過3次。
培養孩子的方向
你看懂了嗎?
去年,公布的2021-2022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上,英語類競賽去掉了從2002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僅剩下外研社杯這一項。
可以看出,國家希望淡化英語,增加人文素養作文類、自然科學類素養的培養。
今年,總體增加8個項目,由原來的37項競賽增加到45項。
自然科學素養類
其中,自然科學素養類“踢出”中國科協舉辦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和生态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舉辦的環丁青少年環保創意大賽;增加了5個項目競賽。
在增加的競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該獎項由清華大學申報首次入選,超過1/2的獲獎中學生經推薦分别進入清華、北大、哈佛、MIT、耶魯和普林斯頓等中外知名大學就讀。
去年就有18名上海學生獲得2021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其中有3名來自公辦體制内:上外附中、華二附中,剩餘15名均來自國際化學校:上中國際、民辦平和、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包玉剛、美國學校、世外、協和國際、星河灣。(點擊查看:上海10校18人獲獎!這個科學大賽獲獎名單出爐!上海國際學校成大赢家!)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軟件、發明、中國“芯”等項目,都是解決目前中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卡脖子”問題。
人文綜合素養類
人文綜合素養類競賽中,增加了2個項目:全國版圖知識競賽(中小學組)、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産知識大賽。這2個競賽都屬于培養家國情懷的,要有愛國心,懂國情。
英語繼續維持1個,和去年一樣,“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留住最後1根香火。
藝術體育類
藝術體育類“踢出”1個由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舉辦的全國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大賽,增加4個書畫、舞蹈、音樂、文化藝術創作方向的競賽,也符合國家希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政策。
今年的這份名單,非常明确地告訴了家長們,國家需要怎樣的人才,今後的教育改革方向走向哪邊。
科技需要自立自強;加強語言文字教育,增加文化自信;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抓好體育、美育的教學。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