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克服恐懼的13個辦法

克服恐懼的13個辦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0:19:59

疫情時代,你打疫苗了嗎成為了不少人聊天當中得談資,而很多還沒有打疫苗的人至今還沒打得原因僅僅是因為害怕打針。據我弟弟說,他們班好幾個同學,還沒輪到她打針已經發抖,坐在椅子上,護士針頭還沒拔就開始哭,哭得稀裡嘩啦,有得甚至拔腿就跑,還需要幾個同學合力才能拉回來。

為什麼這些同學有這麼激烈的反應,其實就是源自于身體裡面的恐懼。面對恐懼,我們會想方法去解決,害怕打針,那就找人陪自己,硬着頭皮上;害怕動物,那就逼着自己去摸動物,甚至擁抱動物以求達到免疫效果。但這真的解決了你内心的那份恐懼了嗎?在你強迫自己去直面恐懼的時候,又會産生其他的負面的情緒,此消彼長,得不償失。

那麼如何解決恐懼,在《情緒,請開門》一書中,作者張維揚提出不一樣的方法。張維揚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學博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中方會員、國際意象體現和夢的工作學會會員、資深心理咨詢師、10年臨床心理治療經驗。他潛心研究情緒議題,在理論與方法的原創性、實用性、易用性上,受到業内的一緻認可。

張維揚博士表示,情緒是我們品嘗生活味道的方式。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不再忽略、壓抑或随意發洩,把情緒從内心的小黑屋裡放出來,才能真正地開啟内在的智慧,實現情緒自由。

克服恐懼的13個辦法(克服恐懼的三大步驟)1

《情緒,請開門》一書采用情緒ABC理論、分析心理學、情緒建構理論,從認識情緒、了解各種不同的情緒開始,從能量、身體、信使、狀态、動機五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最後學會應對情緒,處理關于情緒的認知誤區,接納情緒,重新收聽情緒背後的需求與信息,學會應對、處理、表達情緒,讓情緒敏感成為一種優勢而不是再是困擾。

一、什麼是恐懼!

普通人的我們常常會簡單地把恐懼等同于害怕,但在《情緒,請開門》一書中,作者張維揚認為要把“恐”和“俱”區分開。

“恐”一般隻想未知的事物,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怕的是什麼。因此說到“恐”,也許更多的是先想到恐怖一詞。正如我們看驚悚片,真正恐怖的橋段還沒出來,很多人已經被前奏的恐怖音樂、陰深環境所吓到了。所以“恐”更多是主觀感受,我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但是看到影片中陰深環境配着恐怖音樂我就會下意識了找個抱枕擋在自己面前,甚至把眼睛閉起來。

而“俱”的特點是人們“懼”的事物一般都是确定的,是指向外界的。因此你能說出怕什麼,那就是“俱”。比如我自己怕高、怕和動物接觸、怕吵鬧的環境等。“俱”往往是在想、在盤算。所以我害怕和動物接觸,我就會想如何站到有利位置與動物拉開距離,避免接觸。

因此,下一次當我們産生恐懼情緒的時候,我們也不妨反思一下我們情緒中的“恐”和“懼”的來源,這樣能讓我們更加直觀地面對恐懼這一種情緒。

克服恐懼的13個辦法(克服恐懼的三大步驟)2

二、恐懼的特點

要解決恐懼,我們在清楚恐懼是什麼之後,就要了解恐懼具有哪些特點,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

1、恐懼是一種對危險和失控的反應。

比如我們會跟孩子說,如果你不乖,警察叔叔就會來抓你!如果小孩子内心對警察叔叔有恐懼心理,聽到這句話後他的搗蛋行為就會停下來并切換到乖巧模式。所以在這裡也要注意,恐懼往往是會觸發回避性的行為。

2、恐懼在開始一段時間後會開始彌散。

恐懼是帶有彌散性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進入鬼屋時,鬼屋整個環境都在渲染恐怖的氛圍,這時候隻要有随便做出一些怪聲,鬼屋裡的人都會驚恐大叫,慌亂一團。這就是彌散反應。同理如果當下的氛圍并沒有讓你産生恐懼的感覺,那麼無論發聲什麼你也不會受影響。

3、恐懼往往會引發預測式的心理反應。

打疫苗的時候,還沒開始打已經哭了,這就是一種确定的恐懼因素所産生的預測式反應。還有一種不确定性的反應,看恐怖片的時候,我們内心會預測“鬼”會在拐角處出來,當“鬼”真的從拐角處出來的時候,内心的恐懼感就不會很強烈,因為你會覺得這是你預判的結果,會消除内心的不确定感。

4、恐懼往往是其他難受情緒的原發情緒。

當你處在恐懼這個情緒裡面,你會不自覺地産生其他情緒。比如孩在做一件有點危險的事情,父母會因此産生憤怒的情緒,指責孩子調皮。但真正的誘因是内心的恐懼,害怕孩子會因為這件危險事情而受到傷害。

克服恐懼的13個辦法(克服恐懼的三大步驟)3

三、真正解決恐懼的方法,是放棄解決它的想法

你有沒有嘗試過去面對你所恐懼的事情。我曾經嘗試過并成功過。

我受睡眠困擾很多年了,你說累一點會更容易入睡,我徒步30公裡後當晚失眠眼睜睜到天亮;你說喝牛奶吃香蕉容易入睡,我吃了喝了沒睡着倒是胖了不少。慢慢地演變成一到要睡覺就頭疼,因為睡了比沒睡更痛苦。後來是怎麼解決呢,我不管了,放逐自己,愛睡就睡,不愛睡就看書追劇寫寫文章直到淩晨,啥時候累就停下來倒床上睡。結果一段時間後,我能睡着了并且質量越來越好。

由此可見,我們常說的直面恐懼,其實并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這個過程是其實相當于與恐懼對立、與恐懼為敵,敵對狀态下會衍生出其他更多的情緒和行為。

那麼如何解決呢,張維揚老師在《情緒,請開門》這一書中用了半本書向我們闡述了各種方法,而在當中,我也找到了我自己解決失眠問題的正式說法:真正解決恐懼的方法,是放棄解決它的想法。同時我選擇了其中察覺身體和察覺情緒的方法,成功了緩解了我的恐高症。

前文我有說過前段時間飛西安,去程還沒有看這本書,以至于2個多小時都處在崩潰狀态,手一直緊抓座椅扶手,思想一直在關注飛機抖動,心跳一直處于快速跳動狀态,整個人緊繃,直到成功降落機場并且開始緩慢滑行我才松一口氣,癱坐椅子上。

在旅程中我看了《情緒,請開門》,在回程的時候我決定嘗試一下其中的方法。

于是開始我先分析自己的恐懼的點分别在哪裡。其實我以前也有坐飛機,但沒有這兩次這麼崩潰,問題出現在哪裡呢?我突然想起前一次飛行從拉薩倒重慶,當時氣流特别厲害,飛機在不斷抖動,抖動得空姐站都站不穩,整個人都被抖得左搖右擺,十分恐怖。

想到這裡我發現那次崩潰是因為飛機抖動特别厲害,但是現在飛機飛得挺穩的,那我為什麼要這麼慌。當我産生這個念頭時,我的呼吸好像開始平穩一點了。

接下來按照書中所說的切斷意識對當下情緒的任何理解、評價、歸因和處理,将注意力轉移到身體,首先是外感,然後觀察内感,最後關注呼吸,讓自己持續地聚焦當下。

切斷意識後對情緒的關注之後,我開始把我的注意力轉移到身體,首先是外感,我調整了座椅靠背以及坐姿,不再僵直挺着,嘗試輕松一些靠在椅子上。雙腳微微張開,以舒服的方式着地。

接着觀察内感,心跳還是略微有些快,手心和腳心微微有些冷汗,人有點冷,于是在派飛機餐的時候,我跟空姐要了一杯熱茶水,讓自己暖一暖身子。

之後關注呼吸,讓自己呼吸慢慢平穩的吸進呼出,調整過後心跳恢複平穩。整個人都放松下來了,接下來持續地聚焦當下,聚焦于書本當中,于是這一趟飛行的後三分之二的時間裡,我都能夠比較平穩度過。當我成功舒緩我的恐高症後,我特别感謝作者,因為他告訴我,恐高不是用來克服的,應該循序漸進地察覺自己的身體、情緒和感受。

同理,當我們打疫苗恐懼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收回,關注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放松,關注自己的情緒,關注自己的呼吸,把一切的關注都放在自己身上。

當我們面對人群發言很恐懼,無法開口說話時,把自己意識切斷,調整一個舒服的站姿,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講稿上,告訴自己先完成後完美,其他的不重要。

在每一次的恐懼産生時,我們都應該這樣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察覺自己的情緒,記住不要帶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而是以一個記錄的方式去對待我們的情緒,平常心持續觀察。

通過《情緒,請開門》這本書,我了解了什麼是恐懼、恐懼有哪些特點,認真分析之後對恐懼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面對恐懼,更懂得如何與恐懼相處。也想跟很多同患恐懼症的朋友說,沒事的,讓我們一起打開情緒的大門,慢慢去做成熟、淡定、内在安穩的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