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位家長朋友這樣留言:
有位繪本作家曾說過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拖沓
不會安排時間
但你教過他們怎麼管理時間嗎
一張長圖,5步方法
幫你戒斷吼叫
讓孩子告别磨蹭拖拉
不上火的父母是不存在的
如何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其實可以做到溫和又高效
step 1
在孩子認識數字之後
一起制作一張雙層紙盤時鐘
當然,不要一上來就認識時分秒的進度
那對學齡前孩子會很有難度
認識時間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1.先要觀察鐘面結構
帶他了解數字的排列
和認識指針的不同
2.慢慢認識整點時刻
讓孩子自己撥動時針和分針
3.了解時針和分針的不同
用真實的表盤觀測時間的流動
4.最後再了解‘時分秒’的區别
這需要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之後再練習
step2
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排序
把緊急重要的歸類為紅色任務
把重要但不緊急的歸類為黃色任務
把不重要又不緊急的歸類為綠色任務
例如
幼兒園裡
一日任務清單如下
對于幼小銜接的小朋友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
幫他制定類似的任務清單
先攻克最難的
再漸次做簡單的
在他上小學之後
也要堅持制定并且執行
這樣長此以往地分類下來
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明白
自己每日的學習生活該從何做起了
step3
在認識時間和安排好時間的順序之後
我們就要專注于提升效率了
針對學齡前兒童以及低年級小學生
這裡更推薦無聲的沙漏計時
沙漏計時這個方法
培養的是孩子的規則意識
對即将上小學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還可以配合“番茄工作法”
原本“番茄工作法”時間段是25分鐘
因為學齡前兒童和低年級小學生
能保持高專注力20分鐘左右
建議先設置20分鐘為宜
将學習的時間
分為若幹個20分鐘的時間段
每20分鐘讓孩子休息5分鐘
如此循環
勞逸結合地
讓孩子的大腦保持高效運轉
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step4
在結合上文的色彩排序和沙漏計時之後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規劃任務
這一步更适用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例如,先讓孩子預計每一科的作業
需要多少時間
要用到幾個沙漏
制定一張時間計劃表
例如:
這樣有了時間的計劃
不僅無需父母時時刻刻監工
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目标有的放矢
step5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
可以DIY一張流程圖讓孩子記錄時間
和孩子一起畫一張起床/睡前清單
孩子對照打卡每個流程
不僅能提高孩子的主動性
久而久之,規律也就自然形成了
不管是何種時間管理法
都要給孩子留有可支配的自由時間
對稍微大一點的孩子
要讓他學會自己“賺取”自由時間
這一過程是要讓孩子明白
做完該做的事
就可以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越快做完該做的事
你的可支配時間也就越多
因為無論是怎樣的時間管理法
我們都需要回歸到教育本身
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給孩子的童年留白
其實,時間管理和所有事情一樣
都是需要方法去練習的
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管理時間
而是管理自己
讓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
萬物皆有時
時間的概念需要慢慢滲透
孩子的成長更有其規律和秩序
為人父母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催促
而是輔助他們
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
-END -
内容來源 | 喬智大叔
來源: 中國教育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