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産品經理需要具備這六種思維

産品經理需要具備這六種思維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2-05 08:04:07

這是我做産品一年收獲的我認為最珍貴的東西,它不是方法論,不是套路,而是最樸實的産品态度。因為很多事情我們都懂,但我們不一定會去做。

産品經理需要具備這六種思維(怎樣去做一個好的産品經理)1

一、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其實産品的實質就是為用戶解決問題,所以傾聽就變成了一個接近客觀真相的方式,而我更傾向于它是PM的一種小情懷,或對極緻的偏執,或對未知的好奇。畢竟每個PM都想做出感動别人,而不僅僅是感動自己的産品。

好了,就不繼續文藝了,那麼該怎樣去傾聽呢?

1. 傾聽用戶

數據能客觀的反饋用戶的行為特征和基礎屬性,比如:行為數據我們普遍會關注的是用戶的偏好,而基礎屬性關注的是用戶統計學意義上的畫像。即用戶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可能更喜歡什麼。

我們有很多的渠道能夠直接收集到用戶的反饋,可能來源于運營群、客服收集或者我們産品裡設置的用戶反饋模塊等等,這些能讓我們了解用戶的訴求,然後去理性的判斷哪些訴求是産品需求。

有些功能可能還未接觸用戶,還沒有數據,我們該怎樣去優化體驗呢?

把自己變成用戶,基于用戶的畫像和用戶的使用場景,去揣摩用戶在這個場景下的心理,從而去發現用戶可能的需求。比如:破案,警察叔叔在偵破案件的時候都會去對罪犯做一個側寫,然後再實地勘探犯罪現場,去推測這樣一個人在這樣一個場景下,會産生哪些傾向行為。其實PM變小白的邏輯也是這樣,隻是我們的套路可能沒有那麼刺激,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一遍又一遍的體驗産品。

2. 傾聽身邊的人

之前和一個同事探讨産品經理是不是自我的,我理解是,畢竟産品需求是PM定義的,但我又認為PM也應該是開放的,他定義的産品需求需要以一個更加開放的心态去接受身邊人的批判,讓他們幫助你去打磨産品,我遇到過的評審會會有PM總是傾向于去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拒絕去平靜的傾聽,忘記了我們的目的是把産品做到最好。

經常把自己做的東西拿給身邊的人體驗體驗,拿給哪些可能不玩我們産品的人體驗體驗,記住目的不是炫耀自己做的多好,而是怎樣做到更好,當你願意去這樣做的時候真的能收獲很多對産品有價值的建議,畢竟潑冷水也可以讓我們更清醒。

二、做一個有耐心的工匠

其實大家都有這樣感受,一個品牌一個産品,往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細節關懷,比如:第一代三星galaxy舒适的鵝卵石手感,瑞士軍刀91毫米“口袋工具”最得體的長度,網易雲音樂複古質感的黑膠片,等等,當産品讓我們感受到這些細節時候,我們就開始記住它了。

1. 少而精

做好東西需要耐心和時間,傳統工業的精品有時需要幾代人的打磨,這是否會和互聯網産品“唯快不破”的節奏不一緻,所以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産品或功能的邊界,互聯網提倡的“小步快跑”。

我理解有兩層含義:第一要做的盡可能少而精,第二要讓産品盡快接觸用戶獲得反饋和驗證,在叠代中快速優化。

決定做了的,就要做到最好。比如:當年的微信和米聊,大家都做語音輸入,而微信提供了更清晰的音質,而且更省流量。

2. 不要讓自己難受

每個PM或多或少都有些強迫症,所以當我做出來的東西看起來玩起來讓自己不難受了,我就會覺得還蠻OK的,可能PM就是需要這樣的變态——做好東西,讓自己不難受。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做過的東西,有多少變成了自己的将就。我遇到過能力很強但隻把東西做到差不多的,畢竟要做好東西的過程也不是那麼舒服。我很慶幸自己短暫的職業生涯有過這樣的體會,會讓我覺得這份工作不隻是工作。

一句話總結

剛開始接觸PM這個職業的時候,會覺得它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職業,總會聯想到改變世界的那些人。可後面慢慢發現,它是一個最需要偏執和謙卑的職業,對極緻偏執,對用戶謙卑,這是我這一年學到的産品态度。

本文由 @翁天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