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章主要從營收規模、研發投入、優勢産品和技術、股東背景、融資結構等幾個方面對環保企業主要競争力進行分析。
環保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投資回報期相對較長,收費标準往往較低,規模效應明顯。環保的提标改造、新技術和相關環保設備集成工藝是環保企業核心競争力,也是環保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動力,研發投入多的企業通常能夠引領行業的技術潮流。
一、環保企業營業收入規模排名
環保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投資回報期相對較長,收費标準往往較低,規模效應明顯。在傳統環保領域市場逐漸進入飽和狀态下,環保企業需要開拓新的環保領域市場,新的環保市場初期具有經營管理難度大、治理的管理和責任主體不明确等特點,需要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經驗,才能有效處理環保新領域市場較為複雜的情況。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9中國環境産業高峰論壇發布了2019中國環保企業50強榜單。該榜單源于2016年國家發改委和原環保部發布的一項政策:《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态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50家以上産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
此次發布的榜單是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在對上規模環保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各企業2018年度的營業收入總額排名。據統計,50強環保企業在2018年共創造營收約3350億元,從結構來看,A股上市公司39家,H股上市公司6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環保公司4家。從營收規模看,共10家公司營收過百億,占50強企業總數的14%,分别是光大國際、北控水務、葛洲壩(環保業務)、三聚環保、格林美、東方園林、盈峰環境、首創股份、碧水源、啟迪環境、其中啟迪環境、首創股份首破百億,9家環境企業營收在50-100億之間。
二、環保企業研發投入排名
環保的提标改造和新技術帶來的産品更新換代是環保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研發投入多的企業通常能夠引領行業的技術潮流,也側面說明企業具備較強的實力。本次針對WIND資訊中信證券行業類中“CS環保&公共事業”項下“CS環保”抽取的57家[1]上市公司研發情況進行分析,57家上市公司2018年研發投入合計48.66億元,占營業收入2.67%,研發投入金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連續三年保持不變,2016-2018年研發投入金額均超過1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均高于2%。其中格林美2018年研發投入金額最大,為5.95億,占營業收入比重為4.29%;排名第十的清新環境2018年研發投入金額1.29億,占營業收入比重為3.46%。
[1] 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世紀星源、中再資環、江南水務、綠城水務和ST科林)在2016和2017年均無研發投入數據披露,為保持數據一緻,本次研發投入僅統計57家上市公司數據。
三、環保企業優勢産品和技術
随着我國環境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與日益嚴格的監管督查,對環保技術要求也逐步提高,環保技術和相關環保設備集成工藝是環保企業核心競争力,也是環保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水污染治理、固廢治理和大氣治理領域,具備相對優勢産品和技術的企業如下:
四、環保企業股東背景
本次針對WIND資訊中信證券行業類中“CS環保&公共事業”項下“CS環保”抽取的62家上市公司股東背景進行分類,其中國有背景企業20家(中央國有企業5家,地方國有企業15家),民營企業38家,公衆企業2家,集體企業1家,其他企業1家。環保行業公益性相對較強,行業的發展受政策影響較為明顯,股東背景較好的國有企業在資金實力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也較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國有性質更契合環保行業發展特性。
近期國資入股的碧水源、北控水務、清新環境等,也将會借助國有企業在資金優勢和地方政府支持,結合自身的技術開拓市場。
五、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分析
62家上市環保企業2018年底平均資産負債率57.92%,2019年上半年略增至60.1%。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并且間接融資占比和增速持續增長,直接融資占比持續下降,增速有下降趨勢。2018年受PPP項目整改和金融去杠杆政策影響,2018年環保企業間接融資增速由2017年的48.81%下降為28.61%,但占比持續增長至80.51%,直接融資增速較2017年有小幅提升,由2017年1.96%提升至4.98%,占比持續下降至19.49%。截止2019年上半年,環保企業間接融資占比83.69%,增速為35.93%;直接融資占比為16.31%,增速為4.88%。
上市環保企業間接融資以長期借款為主,長期借款占比和增速持續增長,短期借款占比自2017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增速在2017年達到最高後出現下降趨勢。2018年受PPP項目整改和金融去杠杆政策影響,2018年間接融資長短期借款增速都出現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長期借款同比增速增加,占比持續增加,短期借款占比和增速均下滑。截止2019年上半年,長期借款占比65.48%,同比增長53.76%;短期貸款占比34.52%,同比增長11.42%。
上市環保企業直接融資以期限較長的債券融資為主,應付債券占比持續增長,同比增速有上升趨勢,短融占比持續下滑,增速自2017年開始出現負增長。2018年上市環保企業應付債券占比為78.61%,同比增長13.02%,短融占比21.39%,同比下滑16.80%。2019年上半年,應付債券占比為88.96%,同比增長35.80%,短融占比11.04%,同比下滑63.01%。
上市環保企業公開信息未披露間接融資的種類及分布,由于環保工程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和回收期長的特點,本次調研走訪的幾家企業均希望金融機構給予中長期貸款支持,目前針對環保工程給予中長期項目貸款的主要是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多以流貸或銀行承兌彙票為主。
六、上市公司風險分析
近年上市環保企業風險頻出,如盛運環保、東方園林、凱迪生态、碧水源、桑德、三聚環保等等,即使國企介入目前也沒有完全解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追求業績增長,盲目擴張承接大量項目,企業風控能力不足,遭遇政策和融資環境變化,項目推進受到影響,導緻企業資金鍊緊張。
PPP項目模式使企業對PPP項目可不做并表處理,短期内可以降低财務報表債務比例、優化經營性現金流。2016年PPP項目興起,部分技術水平低、産品市場認可度不高、風格較為激進、風控能力不足的民營企業,通過大量承接PPP項目積極加杠杆,追求業績較快增長。但PPP項目對資金需求較大,對企業資金管理水平要求較高,部分企業融資能力跟不上,導緻企業資金鍊緊張。我國金融機構的平均貸款期限約為兩年,但環保項目動辄10年、15年周期。短期内不斷再融資或把短期貸款做長線投資,環保企業風險陡增。經過2018年的PPP整頓及金融去杠杆,民營企業資金鍊更為緊張,部分企業在建項目甚至停工等待融資資金,業績下滑幅度較大,如盛運環保、碧水源和三聚環保等企業基本就是因為過多參與PPP項目導緻出現資金鍊緊張的狀況。
2、環保項目運營經驗不足,導緻項目收益達不到預期。
環保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和回收期長特點,在項目建設前期較長一段時間内,企業可以按照項目完工進度來确認相應的收入并結轉利潤,這個階段更類似與工程類收入,以施工為主,運營屬性相對較弱,後續長期穩定的收入則依賴于對項目的運營水平,部分企業缺乏運營經驗,導緻項目建設完畢後企業收入和利潤達不到預期水平。
3、部分環保公司激進發展,非環保闆塊業務拖累環保闆塊增長。
部分公司多元發展,環保僅為其衆多業務闆塊之一,如東方園林主要以園林綠化文旅類項目為主,近年承接較多地處偏遠的園林綠化文旅PPP類項目,該類項目土地相對便宜但需要經過多年的商業化積累才能夠産生現金流,對企業資金占用較大導緻資金鍊容易緊張,旗下污水治理闆塊也受拖累,影響環保闆塊業務增長。還有凱迪生态因發展過于激進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公司生存。
4、市場需求變化,原有的環保市場空間趨于飽和,新的行業市場體量相比原有市場更小,企業競争更加激烈。
從細分領域看,大氣治理、污水治理等細分行業原有的市場空間趨于飽和,以大氣治理為例,火電廠脫硫脫硝改造等業務曾支撐了大量環保項目,治理企業因此受益,但随着改造完成越多,剩餘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少,現階段治理重點雖已轉向揮發性有機物,但其體量和規模遠小于傳統的脫硫脫硝除塵。投資機會本身在縮減,環保企業競争更加激烈。
5、民企性質決定其難以深度長線參與環保項目。
環保行業是政策驅動型行業,目前污染防治是國家主推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環保問題的緊迫性已經上升到政治高度;環保行業還是典型的公益性行業,主要由各地政府付費,這一屬性決定了行業利潤的天花闆;環保行業與基建類似,還具有投資規模大、期限長、收益率等特征,這些特有屬性決定了民營企業是很難深度長線參與的。
6、國資入股短期内解決民企資金難題,但催生了行業格局的洗牌重組,中長期的發展仍需要依賴技術和運營。
國資入股民企短期内是一條可預見效果的可行自救路徑,不僅能解決資金難題,還可以為民企一方帶來更多資源,彌補現有商業模式中的短闆。但“國資”加入也催生着行業格局的洗牌重組,某種意義上是一次優勝劣汰的過程,讓更有實力的環保企業存活下來。國資入股後中長期的運營依然依賴于企業的技術和運營能力,缺乏先進技術和運營經驗的企業中長期發展仍将被淘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