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非遺傳承貢獻自己力量

為非遺傳承貢獻自己力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19:05:04

為非遺傳承貢獻自己力量(青年非遺力量正在崛起)1

2022年8月12日,四川阿壩,壤塘縣,一名覺囊唐卡藝術傳習所的學員在繪制唐卡。覺囊唐卡藝術傳習所創建于2010年,以覺囊唐卡畫派為依托,全面教授唐卡藝術。不少藏族青年在這裡學習覺囊唐卡繪畫技藝,為這項“非遺”技藝的傳承注入了新生力量。中新社記者 王磊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樂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邱宇然 葉淞婷 張雨 楊舟遙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夕,抖音發布《2022非遺數據報告》。報告顯示,80後、90後年輕一代成為非遺傳承主力軍,在抖音非遺創作者中的年齡占比中較高,其中80後占35%,90後占26%。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中,“非遺新青年”同樣形成一股強勢力量,據哔哩哔哩平台統計,2019年站内傳統文化愛好者超過8000萬人,其中83%為24歲以下青年,極大賦能非遺的活态傳承。

在文化消費方面,年輕群體購買非遺好物的熱情也不容小觑。《2022非遺數據報告》顯示,00後購買非遺好物的熱情最高,00後用戶購買非遺好物成交額同比增幅959%。2020年首屆“非遺購物節”中,購買非遺産品的80後和90後占比達三分之二;非遺的跨界貨品中,有七成的銷量都來自于90後和00後。

非遺傳承正搭乘互聯網快車,與時尚結合,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圈。而年輕一代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也正形成一種文化自覺。他們作為傳統非遺的青年傳承者、推廣者、愛好者,推動非遺從“小衆”逐漸出圈。

青年後備軍接力非遺傳承

90後水族姑娘韋布花今年6月入職貴陽人文科技學院,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業。在此之前,她在貴州有着3年基層非遺工作經驗。“我當時主要負責省内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的研修研習培訓工作,具體對接省内各個研培高校負責人相關的非遺研培事宜。”韋布花介紹說,她時常會推薦當地高校民族文化相關專業的學生外出交流。

韋布花發現學生們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修養,實操能力也很強。

一名設計專業的男生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蠟染畫得特别好,培訓時提交的作品大受好評,還獲得了優秀學員稱号”,韋布花一直關注着這個男生的動态,他後來開設了自己的蠟染工作室,從制作蠟染到最終文創産品的營銷與傳播,把非遺做得有聲有色。

關于從事傳統非遺傳承的年輕人,韋布花能數出很多故事: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女孩,通過代碼編程内容,幫助媽媽更好地發展刺繡;一位來自貴州偏遠山村的年輕人,參加了影視培訓後,通過直播的方式宣傳苗族銀飾,擴大知名度和産品銷路,讓古老非遺不再“藏在深山無人識”。韋布花在調研中發現,相對老一輩的非遺傳承人,年輕一代的傳承者接受過系統化教育,思路視野更開闊,設計理念也更現代,青年力量的崛起,讓非遺越來越潮,更加融入現代生活。

今年,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将迎來第一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業的本科生,最近幾個月,韋布花一直忙于參與制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韋布花透露,他們學校将開設非遺相關的數據庫建設和數字化保護課程,也會結合貴州本土文化教授民族文化相關的内容,同時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希望他們畢業後有能力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工作,把我們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發揚光大。”

梁梓琳是中國傳媒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民俗青年研究社社長,梁梓琳的家鄉在貴州,自小就對民族文化與非遺很感興趣,她說,“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大衆之間有一定壁壘,很多時候大家可能很感興趣,但是缺乏體驗或了解的渠道。”

去年暑假,梁梓琳帶領調研團隊,聽空門禅樂,學泥塑、墨汁制作,看抖空竹表演,與非遺傳承大師面對面交流,傾聽非遺故事。

團隊最終将調研成果——《中軸記藝:北京中軸線非遺地圖》以小程序的形式呈現,這是将傳統非遺與互聯網數字化産品相結合的産物。

類似探索推廣手段,梁梓琳大學四年嘗試過很多。疫情前,社團經常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園開展講座,活動場場爆滿。梁梓琳還曾聯系北京的兩所博物館合作雲遊博物館項目,線上線下聯動進行非遺的展演與講解。

博物館熱、非遺熱、考古熱在青年人群中成為被追捧的新時尚。

創新傳承,為傳統非遺注入新鮮血液

京東大鼓第四代傳承人、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朱曉琳最近一直琢磨怎麼對傳統曲藝進行創新。此前,她跟朋友一起合作過一個動漫的片尾曲,前陣子又拉着一個唱RAP(說唱)的朋友,一起嘗試做融合曲藝元素的現代音樂。“我想做一些創新性改變,要讓京東大鼓被大衆所了解,肯定要輸出一些新鮮的東西,我目前更多的是在寫詞。”

朱曉琳的老家在天津寶坻,這裡也是民間曲藝形式京東大鼓的發源地。受家裡老人影響,朱曉琳從小就喜歡,但直到高中才開始正式學習,“當時學校有一個宣傳活動,我正好在合唱團,就被選進了京東大鼓社團,當時選了三四個同學,最後隻有我一個人堅持了下來。”高中畢業後,朱曉琳正式拜師學藝。雖然父母堅決反對,但她卻從未動搖。朱曉琳說,京東大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給自己帶來一種審美愉悅,“聽了就會身心舒暢”。在朱曉琳看來,京東大鼓很多作品都取材于民間,傳遞出淳樸的民間信仰,可以讓人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因為京東大鼓,朱曉琳結識了很多年輕的曲藝愛好者,“青年群體還是很活躍的,他們會進行大膽創新,懂得吸收很多的藝術手法,從而讓傳統的曲藝能夠一步一步走下去。”

跟朱曉琳一樣,駱派京韻大鼓第三代嫡傳弟子、鼓曲大師駱玉笙先生再傳弟子陳钰,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年輕人了解傳統非遺,“我覺得年輕人穿着大褂立在台上,本身就傳遞出一種生命力和活力,就讓人看到了傳承的希望。”

陳钰打小就對曲藝很感興趣,碰到喜歡的曲目就跟着唱,“跟學唱歌一樣,但具體的基礎知識是不知道的。”直到2014年陳钰從甘肅老家來到北京上大學,源于對自己播音專業的追求,他希望通過傳統曲藝進一步擴充、豐富專業知識,“播音專業裡,很多吐字發聲都源于傳統曲藝,而在北京也比較容易接觸到這些曲藝形式,就希望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陳钰一下子又找回了少年時期熟悉的旋律,一遍遍地聽,跟着唱,“慢慢地我手機裡歌單都變成了京韻大鼓、單弦曲藝”。機緣巧合下,陳钰拜京韻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劉春愛先生為師,正式開啟了與京韻大鼓的奇妙緣分。

對陳钰來說,京韻大鼓早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時間我做了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曲藝的一些行話翻譯成現代人能夠聽得懂的,甚至是可以記錄傳承下來的東西。”陳钰希望把傳統曲藝比較碎片化的内容進行系統化、理論化梳理,變得更加通俗易懂,也更便于傳承。

最近,陳钰在網上又找出師傅年輕時的演唱錄音,收聽中,“腦海中在不斷綻放火花”。他也在嘗試着創作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更通俗的曲目段子,并希望通過新媒體的力量推廣作品,“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專業所長,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讓京韻大鼓傳承下去。這麼好的東西應該留下來。”

責任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