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醬油現在是一個很常見的口頭禅一般的網絡用語,不但在網絡上,已經延伸到很多現實中的日常對話裡。它作為網絡用語的意思大家都熟悉,用着也是信手拈來。可是真正的打醬油大家了解嗎?你小時候打過醬油嗎?你見過那種盛大的打醬油場面嗎?還有就是這打醬油除了網絡上通常的意義,你知道背後還有其他更深層次更有趣的意思嗎?還有點小黃小情調,小污小風騷呢,這個放在最後說。
這是正經打醬油的樣子,這手裡拿的叫醬油抽子,有幾種規格的,有能裝一兩的、半斤的、一斤的。到商店裡打醬油的時候,告訴店員,要多少,他直接拿起相應的抽子,從大缸裡舀出來,對着漏鬥,灌到你那的醬油瓶或者醬油壺裡去。這在以前是很常見的一件事兒。而現在大家都開始買那種袋裝的醬油了,這種情形也是越來越少了。小時候後幫家裡去打醬油,通常會剩下來幾毛錢,那就可以留作跑腿費了,在商店裡買上幾顆大白兔或者是一小袋酸梅晶,也是童年的一個小樂趣。
這種陣勢的打醬油你見過嗎?拿着各種大油壺,排起大長隊。打完了有時候都得拿車往家裡拉。這醬油一打就管半年用了。
這樣的場面相信很少有人見過吧,這是江蘇鎮江的一個風俗,每到過年前,當地的醬油廠會組織這樣的活動。當然了現在這樣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種傳統和年味兒文化了。大家一起排着大隊,在排隊的時候老街坊鄰居有說有笑,這感覺應該就跟一起逛商場購物,或者是趕廟會一樣。你們家鄉還有這樣的活動嗎?或者你們村子裡還有那種老的小賣鋪,裡面還能打醬油嗎?
看了這個照片是不是有點納悶兒啊,打醬油怎麼能用這個呢?不得是醬油瓶子或是醬油壺嗎?你别着急,接着看,咱們說說這有點“小污”的打醬油的事兒。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單間裡。出差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親熱一下,孩子偏死不離家。妻說小寶,“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醬油,給你爸爸做一頓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醬油瓶出門,我說:“拿這個去”,給了一個大口淺底盤子,“别灑了阿!”孩子走了,關門立即行動。畢,趕忙去車站,于巷口遠遠看見孩子雙手捧盤,一步一小心地回來,不禁樂而開笑。”
有人知道這一段文字出自哪裡嗎?是賈平凹老師的《笑口常開》。當時網絡不發達,如果當時的網絡想現在這麼普及,這打醬油在當時肯定會成最最火的網絡用語。神馬“浮雲、給力、666”的,在“小明去打個醬油”面前那都不叫事兒!現在想想這“打醬油”的用處是不是還挺廣的呢。
醬油不貴,但可千萬不要貪杯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