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1:41:3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每個人都會焦慮。但有人說: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其實很多有錢人的焦慮,比起普通人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财富有時候并非永恒,億萬富翁也有可能面臨破産的威脅,有時候一個行業因為競争而在短時間内破産的比比皆是。

就拿今年的疫情來說,有些人為公司籌措了大量資金,卻因為不能開業而倒閉破産,有些行業受到政策影響導緻運營受阻,最後也關門大吉。

不得不說,暴富無法解憂,焦慮普遍存在,每個人都無法全身而退。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1

我們每天都體驗着各種各樣的焦慮,例如找工作的焦慮、還房貸的焦慮、疾病的焦慮等等。那麼什麼是焦慮呢?

其實,焦慮是情緒狀态的一種。

情緒狀态是指個體在情緒過程中顯現出的身體變化以及自覺或不自覺的意識狀态,具有持續性、外顯性、情境性和個體性等特點。

首先,人們的焦慮總是伴随着身體上的變化,例如有些人在焦慮的時候會感到頭暈、頭痛或者胸悶氣短。有些中年人或者老年人突逢變故之時往往會感覺一口氣順不上來,随後便會感到頭痛。

其次,人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正處于焦慮狀态,但也可能意識不到。

有些人發現自己食欲不振,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通過自我知覺便能夠推測自己或許正處于焦慮之中。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2

但有些人的焦慮表現得不太明顯,不能通過行為線索推斷出原因,這時人們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态。

除此之外,人們的焦慮通常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因為焦慮總是伴随着需要不能被滿足,比如缺錢、人際關系破裂等等。

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焦慮總是會通過人們面部表情和說話的語調表現出來,他們通常眉頭緊鎖,說話的時候有氣無力。

每個人焦慮的表現形式不同,有些人會通過發洩來釋放不良情緒,有些人則傾向于抑制情緒。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焦慮呢?

其實,一切的焦慮都與人的應激(stress)有關。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3

在心理學中,應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所引起的情緒狀态。

在不尋常的緊張狀況下,人體把各種資源(首先是内分泌資源)都動員起來,以應付緊張的局面。這時所産生的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就屬于應激狀态。

而焦慮是因為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經曆而産生的,其本質就是應激。

應激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内分泌學家塞裡提出來的,他認為,适應外部環境是有機體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反應,在危機狀态下的應激反應會導緻适應性疾病。

科學家研究表明,人在各種緊張刺激的影響下會導緻一系列激素分泌增加,引起人體全身性反應,這種反應持續一定時間就會産生全身性适應綜合征。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4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發現,那些過得不如意的人不僅僅會焦慮,随之而來的還有其他的情緒體驗,比如發脾氣、情緒波動大、煩躁等等。

而焦慮與這些情緒體驗産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人處于應激狀态。

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夠讓我們處于應激狀态的事情數不勝數。

例如失戀、離婚、絕交等人際關系方面的不如意,還有還房貸、交房租等經濟方面的不如意,還有工作任務等事業方面的不如意,總之,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

那些看起來過得很開心的人,其實也會焦慮,即使他自己親口說自己很好,我們也可以從他的言談舉止中發現一些端倪。

心理學怎麼看一個人焦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5

霍爾姆斯和瑞赫編制了社會再适應評定量表,他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确定了最有可能引發人們應激狀态的不良生活事件,而這些生活事件正是通過提高人們的應激水平從而使人們感到焦慮。

量表通過讓人們勾選自己這一年來遇到的所有的不良生活事件,并将其對應的分數相加,所得到的總分就是自己的應激分數。

應激分數越高,則意味着自己越不幸,相對地焦慮水平自然也越高,例如搬家(20分)、失業(45分)、畢業(26分)等等。

總之,人們之所以感到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生活波瀾起伏,從而導緻應激水平比較高。

人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生活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态,盡快使生活趨于穩定。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ersonality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