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1:34:01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1

大禹陵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本期解讀:

大禹是曆史上的賢王,俗稱堯舜禹湯之一。大禹在洪水滔天的上古時代,忍辱負重,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平息了水患,造福了古代人民。也因此大功,被帝舜立為繼承人,後來得到了華夏聯盟大首領的位置。他死後,兒子夏啟建立了夏朝,開啟了我國古代曆史上第一個家族王朝夏。至今為止,中國人都自稱華夏子孫,可見夏禹的影響力有多大。

夏禹生于何處,死在何處,由于曆史久遠已經不詳了。漢代司馬遷寫的《史記》曰:“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這裡的會稽曆來被學者認定為浙江紹興會稽山,至今會稽山還有曆代祭祀大禹的大禹陵。那麼,會稽山大禹陵真的是埋葬大禹的陵墓嗎?大禹治水真的曾經登上紹興會稽山嗎?仔細研究上古曆史地理,卻會得出一個不同的答案。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2

大禹治水,神話還是史實?

大禹治水,我們在《尚書》中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大約在帝堯晚期,中原大地一直洪水泛濫。整個黃河下遊地區當時都是一片澤國。所以,以帝堯為首領的華夏一族大部分都居住在高原和山地上。我們今天發現的被視為帝堯都城的山西陶寺遺址,就是位于黃土高原上,海拔高度遠遠高于當時的山東沿海和浙江沿海。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3

西周初期利簋

大禹治水的事迹,在近年發現的清華大學楚國竹簡裡也有和《尚書》類似的記載,可見《尚書》非僞。筆者文章還指出,在山西運城發現的一件商代早中期青銅器上,有“祀父乙,享渪”的銘文。父乙是商王的父親,這件青銅銘文的意思是祭祀父親乙,同時祭祀渪。

這個渪就是三點水加一個禹字,其實就是大禹的專用字。這種寫法在商代青銅器和甲骨文中屢見不鮮。最著名的就是那件利簋的銘文中的武王。武王二字就是連在一起寫的專用字,左王右武(見下圖第一個字)。意思是武功強大的王,專指周武王姬發。所以左水右禹,肯定是指治水的大禹。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4

但大禹治水,真的到了長江流域的會稽山嗎?如果大禹真的駕崩于浙江紹興會稽山,那麼當時的華夏族勢力範圍就已經到了長江下遊一帶。而長江下遊一帶,直到東周春秋時期,才出現了吳越争霸現象。吳國主要在江蘇,越國主要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屬于越國。那麼,越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呢?

春秋越國,真是大禹的子孫嗎?

《史記》記載越人 " 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披草萊而邑焉"。

《正義輿地志》則記載:"越侯傳國三十馀葉,曆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春秋貶為子,号為於越 。"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5

越王勾踐劍

也就是說,越國早期曆史非常模糊,直到春秋時代周敬王時候,越王允常才開始有點小名氣,自稱為王,随即被貶号為

我們知道周代,王是最高統治者稱号,相當于後世的皇帝。而諸侯,則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著名的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都是公爵。而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和楚莊王的王都是自封的,其實他們的爵位都是子。

不過僅從大禹陵來看,似乎大禹葬于越國紹興會稽山是無誤的,連司馬遷也這麼說。看到這裡,讀者會說,真知堂忽悠我們啊?還真不是。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6

吳國青銅器

曆史上的會稽郡

沒錯,司馬遷是說大禹崩于會稽,也确實說越國先王是夏禹的苗裔。但他說的會稽,并不是浙江紹興的會稽山。在司馬遷的時代,有個會稽郡。

秦代一統中國,變諸侯國為郡縣制,設立了會稽郡。會稽郡的設立是公元前222年,轄區包括蘇南、皖南、上海、浙江北部(不含西北部)。一年後,割出南京、皖南設鄣郡。請看地圖。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7

秦時會稽郡的治所卻不在浙江紹興,而在春秋吳國的舊都姑蘇(江蘇蘇州)。西漢時的會稽郡,面積超大,包括現在的蘇南(不含南京)、上海、浙江省(不含西北)、福建全省。由于治所在吳,又稱為吳郡。請看地圖。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8

由于西漢會稽郡人口稠密(主要集中蘇南浙北),經濟發達,七國之亂的首領吳王劉濞就控制着會稽郡。所以好不容易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朝趕緊把會稽郡拆分了,一部分屬于江都國,剩下的地盤收歸直管。當時的會稽郡,從杭州到紹興這一帶,基本荒蕪人煙。據說司馬遷寫作《史記》到過會稽,但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王充則在《論衡·書虛篇》中指出:禹到會稽,非其實也。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9

三國時代吳國的陶建築

到了東漢時期,永建四年,也就是公元129年,朝廷再次分割會稽郡,北部單設吳郡,南部浙江地區被稱為會稽郡。這次拆分,被稱為吳會分治。吳郡包括蘇南(不含南京)、上海、杭州、以及沿富春江下遊狹長地帶。會稽郡治所南遷到了山陰,也就是浙江紹興。從此以後,會稽郡就指紹興一帶了。

搞懂了這些曆史。我們就知道,其實司馬遷說的禹崩于會稽,很有可能根本不是浙江紹興會稽山,而是位于江蘇一帶的會稽郡。《史記》沒有寫崩于會稽山,而是寫崩于會稽。看到這裡,讀者要問了,你說大禹不是崩于紹興,那麼他崩于何處呢?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10

安徽塗山淮河

禹娶于塗山,崩于塗山

熟悉筆者文章的都知道,大禹娶于塗山氏。

《尚書·益稷》禹曰:" 予創若時,娶于塗山”。這個塗山氏就是淮河流域的土著,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淮河東岸,與荊山隔河相對。是淮河下遊之地。自古以來,治理黃河必須治理淮河,已是定論。所以,大禹治水到了安徽蚌埠淮河流域的塗山,與塗山氏女嬌結合生下兒子啟,這是合情合理的。大禹治水翻山越嶺跑到浙江去登會稽山則有些荒謬了。

史料記載:“夏之興也,以塗山。”所以後來夏禹到塗山開會召集諸後,史稱塗山之會。這場會議“持玉帛者萬國”,可見當時夏後氏禹的影響力是極為巨大的。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11

塗山望夫石,又名啟母石

可是幾年後,他大會諸侯于會稽。《竹書紀年》曰:“帝禹 。。五年,巡狩,會諸侯于塗山。 八年春,會諸侯于會稽,殺防風氏。”卻殺掉了後至的防風氏,确立了天下霸主的地位。

這個會稽肯定不是浙江紹興的會稽山。從蚌埠塗山到紹興會稽山駕車有550公裡,步行過去在當時是根本不可能的,長江天險和大山阻擋,當年南宋高宗趙構渡江,金兵數十萬也沒有能殺掉他就是這個原因,

在遠古時代,沒有現代交通工具,那麼多部落首領連紹興會稽山在哪都搞不清楚,後至的恐怕就不是一個防風氏了。所以這個會稽指的肯定是秦時代定下的會稽郡的範圍。而且也一定是在塗山氏的勢力範圍之内,這才合情合理。那麼,這個會稽在哪呢?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12

四川也有大禹宮

讓我們看史料;《 說文 》曰:”凃山,會稽山也。”也就是說東漢時的人認為塗山才是會稽山。而《越絕書·外傳記地》雲:“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這個大越很關鍵。

公元前222年,秦滅越,于吳越故地置會稽郡(郡治 吳縣) ,原越地稱大越,隸會稽郡。也就是說,大越就是秦國時代會稽郡所轄之地,當時并不完全指越國故地,而包括吳國故地在内。所以,這個會稽還是應該在塗山氏範圍之内,而會稽山原本不叫會稽山,起碼在秦國之前它叫做茅山。它和大禹沒有什麼關系。

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這個會稽是紹興會稽山嗎)13

大禹時代的陶器,尚黑

我們注意到安徽還有一座當塗山,位于馬鞍山市當塗縣境内。

當塗縣,隸屬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秦代始設為丹陽縣,屬會稽郡。此地當時也屬于淮河流域塗山氏的範圍。它之所以得名當塗,就是因為古代認為此地為塗山故國之地的緣故。這裡也有可能是大禹崩的會稽。

所以,大禹駕崩的會稽,真的不是浙江紹興會稽山,而是原屬于會稽郡範圍内的淮河流域下遊塗山氏地,大禹年老死于妻子的居住地會稽,才是合情合理的解釋。

以上結論為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獨家研究成果,首次公開發表于網絡平台,請勿剽竊和抄襲。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曆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鑒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曆史文化和文物鑒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鑒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