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放毒流程?新京報訊(記者于桂桂)5月19日,“顧客曝在海底撈吃河豚中毒”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四川成都網友稱在海底撈吃完河豚感覺手腳麻木、頭暈目眩對此海底撈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消費者食用的産品屬于無中毒風險的食用級河豚,相關産品連續十年通過專業機構檢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河豚放毒流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京報訊(記者于桂桂)5月19日,“顧客曝在海底撈吃河豚中毒”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四川成都網友稱在海底撈吃完河豚感覺手腳麻木、頭暈目眩。對此海底撈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消費者食用的産品屬于無中毒風險的食用級河豚,相關産品連續十年通過專業機構檢測。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四川成都一位網友發文表示在海底撈吃河豚中毒。網友描述稱4個人去海底撈品鑒新品,吃河豚後出現神經中毒症狀,感到知覺異常,手腳麻木,頭暈目眩。
海底撈方面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表示,海底撈河豚系列産品由掌握河豚養殖控毒核心技術的中洋集團獨家供應,該人工養殖河豚品種“暗紋東方鲀”已經過11代技術改良,且連續十年通過專業機構檢測,屬于無中毒風險的食用級河豚,可放心食用。
海底撈接到顧客反饋後,門店立即進行排查,河豚品鑒活動除該桌顧客外沒有其他顧客反饋異常情況,門店已經對當天的品鑒食材封存。所在轄區市場監管局分别于5月6日、5月19日到門店現場檢查,确認相關産品資質及檢驗報告齊全,未發現異常情況。
新京報記者就此也采訪了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鐘凱表示,首先應該從醫學上判定該網友是否因為河豚中毒,河豚中毒有客觀指标,可通過心電圖、尿檢等方式進行檢驗。此外,目前國内食品、餐飲企業大批量選擇的是人工養殖的河豚,而不會選用捕撈的野生河豚。人工養殖的河豚品種主要為紅鳍東方鲀、黃鳍東方鲀、暗紋東方鲀,品種明确,養殖環境規範化,因此養殖的河豚幾乎不産生毒素,而海底撈等大型餐飲企業在使用河豚時隻可能選擇人工養殖的河豚。
編輯 王琳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