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注明
黃昏看三國0022. 大意失荊州的,其實是劉備?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八十五期】(曆史系列第328講)
荊州之戰,是三國時代的一場關鍵戰役,也是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千百年來被尊為“武聖”的關羽,不僅在這場敗仗中丢了性命,還留下了一生之中的最大污點。而“大意失荊州”也從此成為了一個成語典故,用來比喻因驕傲輕敵和疏忽大意而導緻的失敗或損失。
近年來,很多曆史研究者翻出了各種文獻記錄,指出關羽丢荊州其實是由于實力不濟,并非其自身大意的問題。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丢荊州這件事情上,究竟誰應該負主責?而作為荊州的軍事總指揮,關羽就真的沒有任何的責任?
帶着這些疑問,我們還是翻開史料記載,從幾個方向上去分析一下。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關羽舉兵出擊,攻打樊城,是因為自身的傲氣。他眼紅張飛,黃忠,趙雲等同僚,在入蜀戰役中屢建戰功,而自己駐守荊州,隻守不攻,毫無寸功。故而他也要率軍攻城掠地,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鞏固自己的地位,尤其是維持其“五虎上将之首”的稱号威望。
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析過關羽其人,他固然有幾分桀骜,但在忠心這一點上是沒得說。真要像小說中說的那樣,關羽傲氣到了敢于抗令,甚至在軍國大事上都敢自作主張的地步,那劉備會讓他鎮守荊州?換句話說,劉備既然都把荊州交到關羽手裡,那至少說明他信任關羽,而且關羽也會事事聽命于他,盡忠職守。
所以,所謂關羽為了争功,不聽劉備号令,擅自進攻曹軍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我們再來看看,《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的記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将軍,假節钺”。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劉備給關羽升官,并授予了他符節黃钺,等于是給了他總領各路軍馬的權利。很明顯,是劉備給關羽下了命令,讓他率軍進攻樊城,而關羽僅僅是奉命行事而已……
劉備為什麼要給關羽下這樣的命令?他難道不知道,這樣會有多大的危險?
鎮守樊城的是曹仁,一向以防守強悍而聞名。
就關羽那幾萬人馬,就算是傾巢而出也未必有絕對勝算。
更别說,旁邊還有東吳這個不穩定因素,孫權可是一直都捏着借據,要求劉備兌現之前“拿下益州,即還荊州”的承諾。
其實,早在一年前,劉備剛拿下益州的時候,孫權就來讨還過荊州,而且雙方已經兵戎相見。劉備原本想拉開架勢和江東軍大幹一場,但迫于北方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割地講和,将主要兵力都調到漢中一線,和曹操對峙。
此時的荊州,由于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都被孫權拿下,還在劉備控制下的不過湘江以西的三郡,地盤尚不足原來的一半……現在,關羽幾萬人馬守在這裡,倒還算安全,畢竟地盤不大,現有的兵力可以做到嚴密防守,孫曹兩家都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如果關羽率軍離開荊州,反守為攻,就會一下子打破現有的戰略平衡。不管是他進攻孫曹之中的哪一家,都可能被另一家趁虛而入,搶占荊州襲了後路,到時候别說是地盤難保,就連自己都難以全身而退。
關于這些問題,劉備不可能不知道。他命令關羽冒險出擊的可能性隻有一個,那就是他這邊的戰事吃緊,在漢中陽平關這一線上,他已經頂不住曹操的進攻。讓關羽出兵的目的,就是迫使曹操分兵作戰,以減輕漢中這邊的軍事壓力……
我們再來說說漢中之戰,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這一戰打得是順風順水:諸葛亮妙計頻出,黃忠斬了夏侯淵,張飛打敗張郃,魏延還一箭射中曹操面門,老曹兩顆門牙從此光榮下崗……其實,真正的漢中之戰,完全是一場比拼耐力的消耗戰。劉備雖然占有蜀中地利,但畢竟是以一州地盤在硬扛大半個天下,實力相差非常巨大。
曹操知道,要是讓劉備占據了荊州和益州,有了穩定的根據地,以後再想要消滅他,就難上加難。所以,他必須要趁劉備在蜀中立足未穩之時,對其施以巨大的軍事壓力,盡量将其剿滅在襁褓之中,才能永絕後患。
而劉備這邊,為了頂住曹操大軍的壓力,隻能不斷透支蜀中的人力物力,幾乎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而且這還不算什麼,劉備最大的隐患是在糧草儲備上,因為之前劉璋在蜀中所積攢的那麼些家當,已經基本耗光。為了繼續支撐戰場态勢,劉備不得不橫征暴斂,搞得新收的兩川之地民憤四起,怨聲載道……
所以說,劉備也是出于無奈,才不得不讓關羽主動出擊。
雖然這樣要冒着丢掉荊州的危險,但是對于左支右拙的劉備來說,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
說完了劉備的戰略,我們又來說關羽。
應該說,關羽一開始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雖然進攻樊城不利,但是卻巧借暴雨水勢,将曹操派來的援軍全數殲滅,還生擒了曹軍主将于禁龐德。正所謂“水淹七軍”,簡直算得上教科書式的“圍點打援”範例。毫無疑問,這樣的戰果不但達到了劉備的戰略目的,還大大超出了預期。曹操不得不繼續分兵救援樊城,對漢中的進攻步伐也就此放緩,令劉備這邊赢得了喘息之機。
既然戰略目的已經達到,那關羽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呢?
正确的做法是,關羽應該利用水淹七軍大勝的餘威,同時震懾孫曹兩家,然後迅速撤兵,加強防守。同時,派出多股小規模的部隊充作疑兵,從各方面繼續騷擾曹軍,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這樣既能鞏固前期戰果,也能迷惑敵人,讓其摸不清自己的戰略動向,更令東吳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很顯然,關羽誤讀了劉備的戰略用意,将劉備原本計劃中的“策應戰”,打成了拼死拼活的“進攻戰”。
我們翻開《三國志》,結合《關羽傳》,還有《徐晃傳》,《呂蒙傳》,《陸遜傳》等傳記,去大緻還原一下,關羽失敗的過程。
關羽借着大勝的威風,先是拒絕了孫權的聯姻(這點其實做得沒錯),然後率荊州軍主力北上,繼續圍攻樊城,結果中了徐晃的疑兵之計,被拖在偃城舉棋不定,後來還被徐晃打了個長驅直入。
另一方面,呂蒙裝病騙過了關羽,暗地裡白衣渡江,占領了烽火台,掐斷了關羽的情報系統。
再一方面,關羽又中了陸遜的“笑裡藏刀”之計,表面上給關羽戴高帽,拉關系,實際上陸遜卻偷偷率兵占領了南郡西邊的秭歸夷道,從另一個方向上合圍了關羽。
最後,被關羽任命防守大後方的糜芳和傅士仁,也被成功策反,南郡和公安兩座城池,兵不血刃被呂蒙占有……
荊州就這樣完全落入了孫權之手,而關羽的幾萬人馬進退兩難,前有曹軍的徐晃曹仁,後有江東的呂蒙陸遜……在四面八方都被合圍的态勢下,一支孤軍又能有何作為?糧草斷絕,士卒逃散,隻能是全軍覆沒,敗走麥城的結局。
看得出,關羽無論是戰略上大局觀,還是戰術上的用兵水平,其實都不咋樣。他并沒有違抗劉備的命令,但是卻誤解了劉備的戰略意圖。也許,他并沒有像《三國演義》上所描述的那樣,傲氣貪功,自作主張出擊。但他确實是在水淹七軍的大勝過後,頭腦飄飄然,萌發了進一步擴大戰果的冒進思想。
他并沒有想到,既然劉備命令他出擊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荊州的得失。要是真的能領會,并遵照劉備的戰略思想,在水淹七軍過後采取正确的戰術,完全有可能避免城破身亡的結局。
當然,也僅僅是有可能,畢竟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軍事實力都遠遠強于關羽這邊的幾座城池和幾萬人馬。若他們真心想以武力攻取,關羽在實力不足又外無援兵的窘況下,守不住的可能性也是更大的。隻不過,這再怎麼也比冒然而出,被人端了老窩要來得好。死守頑抗到最後,就算是失了荊州丢了性命,那也是甯死不降的英雄,不至于被後人冠以“大意”二字,還成了流傳千古的反面教材典型……
綜上所述,關于荊州的丢失,固然是源于劉備的戰略冒險,但關羽作為具體的戰役指揮官,同樣要負有戰術上失誤的責任。具體說來,在丢荊州這件事情上,劉備應負戰略上的主責,但這是他實力弱小的無奈,可以理解。
而關羽,雖然隻負戰術方面的次責,但卻是無可推卸的……不過,這大概也就是關羽真實能力的體現,被後世尊為“武聖”的他,其實也就一普通将軍的水平。缺乏戰略眼光的他,無法獨當一面,統兵大将的職務對他來說,是小材大用了……
PS:荊州的丢失,使得諸葛亮當年定下的《隆中對》,徹底成為泡影。“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想不到到頭來,卻是為了保住益州,犧牲了荊州……
其實歸根結底,這還是實力上的差距,作為弱小一方的劉備,面對曹操這樣強敵,不得不采取戰略上的冒險,以求出奇制勝。事實上,劉備的冒險已經達到了目的——保住益州,雖然付出的代價很大,但也是他必須要接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