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3周歲改名來得及嗎

13周歲改名來得及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6:55:53

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那位因名叫“招弟”而感到自卑的女孩芃芃,在曆經嚴格的改名流程後,終于在她20歲的夏天改掉了名字。像芃芃一樣叫“招弟”“招娣”的女孩,僅某一個省份就超萬人。

澎湃新聞《當“招弟”決定改名》報道刊發後,更多“招弟”講述了她們的改名經曆。

13周歲改名來得及嗎(招弟們想改名有多難)1

迎娣改名“于歌”。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民法典,對于姓名更改的規定有所變動,成為不少“招弟”們改名的契機。

但有法學教授向澎湃新聞指出,嚴格來說,《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并不能直接作為姓名登記的法律規範基礎,因為民法典是民事規範,不是行政規範,而姓名登記具體是行政登記行為,它最直接的規範基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遺憾的是,這個1958年制定的條例對于姓名登記事項規定得比較簡單,諸如人姓名的選取、姓名變更的條件及次數等問題一概付之阙如。”他說。

因此,“招弟”這類名字在改名申請中,因沒有統一标準,大部分地區傾向于嚴格對待,且處理方式不盡相同。“招弟”想改名,在一些地方依然困難重重。

歧視:從學校到社會

出生于1999年的安徽女孩小唯(原名某男)也曾因名字受到過欺淩。小時候她因這個名字被班裡的男孩子欺負、辱罵和孤立。後來工作了,同事領導甚至顧客也會嘻嘻哈哈地解讀其名字的含義。

在經濟獨立前,“招弟”們需要應對來自同學、老師和親人們的壓力,不少人甚至是在旁人的嘲笑中才明白了自己名字的含義。

天津“00後”女孩于歌原名“迎娣”,早在小學三年級時,村裡人看見她就會問一句:“你沒有弟弟嗎?”她才知道這個名字的意思。等到六年級,開始有同學、朋友給她起外号,調侃她沒有招到弟弟,就叫她“迎妹”。

初中時,電視劇《娘道》播出,劇中有三個角色分别叫盼娣、招娣和念娣,于歌因此又遭受了一番嘲笑,但當時她依舊覺得“迎娣”是個特殊的名字,沒想過去改。

于歌曾問過爸爸起名的緣由。爸爸解釋,這是奶奶給她起的,他還偷偷地加了個女字旁。她出生時爸爸才21歲,沒有能力當家,隻能聽奶奶的。同年,于歌姑姑生下了一個男孩,也是奶奶起的名字,叫“天賜”。

在于歌印象中,家族中其他人包括爸爸、媽媽和爺爺都沒有重男輕女的傾向,也很愛她,但奶奶比較偏心,會在弟弟去做客時特别準備很多好吃的。

名字帶來的“不好的印象”從學校一直延續到社會。

今年10月中旬,于歌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求職簡曆,希望尋求修改建議,但她發現,不少網友第一眼看見的并不是簡曆中的内容,而是她的名字“迎娣”,并提醒這會讓她在找工作時占劣勢。

13周歲改名來得及嗎(招弟們想改名有多難)2

社交軟件上,有網友勸說于歌改名。

畢業後她共面試了三份工作,其中兩次面試都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歧視。一個面試官問她,能否去杭州出差三到六個月,她表示可能不行,對方便稱:“為什麼?是因為你家庭的原因嗎?”于歌被問蒙了,表示不是因為家庭,對方追問道,“那是因為你有弟妹要照顧嗎?”

“HR的問法讓我感覺我好像在為家庭而活,要給家裡顧前顧後,問得我很不自在。”她說。

此後,她又面試了一份房地産相關的崗位,面試官問到了于歌家庭情況、父母工作等各種細節。結束之後又補充了一句:“你是很缺錢嗎?”于歌無奈:“我不缺錢,那我為啥要上班呢?”但她也清楚,自己的名字确實給人一種家庭條件不太好、很“封建”的印象。最後,于歌沒有選擇這份工作。

于歌第一次有了改名的念頭。她意識到頂着這個名字在職場上,也會有人會因為刻闆印象質疑她的工作能力。

原名“某男”的安徽女孩小唯(化名)也曾遭受過來自同學的語言暴力。從小班裡就有男孩欺負、辱罵她,不許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初中時,有個男孩子每次看見她都斜眼瞅人,嘴裡罵罵咧咧。

“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去找班主任(反映情況),班主任說了那個男孩一通,從那之後男孩就不再拿我名字說事,但是對我的态度也沒有轉好。”小唯說,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什麼,要被這樣對待。

上班後,她發現,同事領導甚至顧客會嘻嘻哈哈地解讀她名字的寓意,對方會說,你家想要男孩呗,那你有弟弟嗎?

“既然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的事情,為什麼非要跑過來專門問一遍呢?”小唯說。

她問過父母為何給她起這個名字,得到的回答是:這個名字很好,是翻字典翻的,特意取的名字,還反問她,“你不覺得很好聽嗎?”

小唯回答,發音沒有問題,但為什麼一定要帶個男字,真的很難看。父母仍是嘻嘻哈哈地回應:“你去改啊,改名字非常麻煩。”

“我在想,既然他們知道麻煩,為什麼要這麼不負責任地選擇這個名字呢?沒有想過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多大的陰影嗎?就因為自己的私心、所謂的願望?” 小唯說。

每每此時,小唯總是感覺人的悲歡總是不相通的。“夜裡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再想到這個名字,隻覺得(它)是個污點,自己的整個人生就如同這個名字一樣,隻是一個願望,你不是你。”

改名:“四天改完”和“被拒兩次”

這種“不相通的悲歡”不僅僅體現在“招弟”們改名前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改名時,有些女孩發現,她們與戶籍民警在名字的理解上存在分歧,這種認知差異直接影響着能否順利申請改名。

于歌改名相對輕松而順利。

決定改名後,她想了一宿,第二天便給當地派出所打電話咨詢,簡單陳述了改名原因系“影響工作”,接線人員表示改名需要戶口本、身份證兩樣材料。

當天,于歌便帶着相關材料前往派出所,又在派出所填寫了申請書和無犯罪記錄證明保證書。

13周歲改名來得及嗎(招弟們想改名有多難)3

于歌的戶口登記申請書。

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申請書》中,于歌寫道,我是迎娣……在日常生活中,現用名字有歧義,經常被人取笑,在工作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導緻給本人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特誠懇向貴所申請将現用名“迎娣”更改為“于歌”。

辦理當天,接待于歌的一位女民警對她說,看過有叫“招娣”“盼娣”的,還真沒見過叫“迎娣”的,她能理解為什麼于歌想改名。

于歌說,一般情況下個人改名需求是3—7天内給予審核辦理,但民警給她加急了。“不久後民警姐姐就打來電話告訴我,她一直追着所長給我辦理,戶口本上的名字已經修改,之前的戶口本名字頁作廢。”

改名一共花費20元 (身份證換領的費用),整個流程用時4天,再過10天,于歌便可拿到一張嶄新的身份證。

小唯也是在今年動了改名的念頭。八月的一個晚上,她在浏覽網站時刷到了網友成功改名的帖子,并附上了詳細的流程和詳細的材料,讓她“突然有了方向”,當時連新名字都還沒想好就下了改名的決心。

之後,她向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了解了改名字需要的材料,但由于工作忙碌暫時耽擱了一陣子。

等到九月份,她趁着休息時間回了一趟老家申請改名。“從申請到辦理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辦理更名手續過程很順利,除了早起坐車真的很累,我一整天都在倒車,回來上班也累極了。”她說。

小唯說,改名确實花了些時間,跑了幾個單位,但她一點也不覺得麻煩。現在,她看到新名字的實名認證都有些恍惚,有種自己終于變成真正的自己的感覺,特别是每次去做核酸、出示健康碼時,顯示的再也不是“某男”——那個曾讓她難受自卑到想藏起來的名字。

受到較多限制的是芃芃。她提到,辦理改名的流程其實并不長,但要說服民警很難。民警曾告訴她,名理由不行,名字裡沒有侮辱性詞彙,叫這個名字的多了,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名字。

“我的戶籍所在地是河南一個小縣城。”芃芃說,她被要求提交了父母的結婚證等各式各樣的材料,在她看來這些都不是必要的,覺得是戶籍民警想讓她知難而退。

在學法律的學長的陪同下,芃芃打印了相關法律條文,先發給所長一份,又發給戶籍民警一份。“這個過程一直在磨,但是沒關系,我提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終于,她在20歲的夏天改掉了“招弟”這個名字。

在網上,不少市民反映多次申請改名被拒。在廣東某地政府官網的互動版塊上,名為“群娣”的女子留言中訴說,她在當地派出所提交改名申請,2020年到2021年先後提交兩次都被不同理由駁回。

據北青網2020年12月報道,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留言稱,其性别女,名勝男,諧音“生男”,因為名字從小遭受到同齡人嘲笑,上學期間曾因名字遭受校園欺淩,在社會上參加工作常被混淆性别,遭受外界言語暴力及心理壓力,故申請改名。

阜陽市政府當時回複表示,根據阜陽市戶政管理工作規範相關規定,有五種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變更姓名,但該女子姓名不在變更範圍内,故不予變更。

另據九派新聞報道,2022年,有浙江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留言,表示自己申請改名被拒兩次。其名字裡有“勝男”二字。7月8日,嘉善縣公安局回應:改名申請要符合《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中的成年人改名條件,再提交與理由對應的充分的證明材料。“您的名字未違背公序良俗,提交的改名理由不充分,故審批不予通過。”

難題:相關行政法規沒跟上民法典變化

為何受同種類型名字困擾的“招弟”“迎娣”和“群娣”們,改名的流程卻寬嚴不一?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于姓名權有如下規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說,隻要不違背公序良俗,自然人有權依法改名。

但撰寫過《公法上的姓名權》等作品的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練軍告訴澎湃新聞,嚴格來說,民法典前述規定并不能作為姓名登記直接的法律規範基礎,因為民法典是民事規範,不是行政規範,而姓名登記具體是行政登記行為,它最直接的規範基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上海市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金坤也告訴澎湃新聞,姓名權是當事人的民事權利,但也要遵循當事人戶籍地管理的法律法規,改名須有正當理由,不是想改就改,而對于改名的具體操作,是地方性規定,又各有不同。

公安部《關于執行戶口登記條例的初步意見》第九條規定,“年滿18周歲的人,要變更現用姓名時,應适當加以控制,沒有充分理由,不應輕易給予更改。有充分理由的,也應經派出所所長或鄉長批準,才可以給予更改。不好決定的,應報上一級戶口管理機關批準。”

因此,各地針對姓名修改傾向嚴格對待。比如,安徽省戶政管理規定,成年人變更姓名需要滿足“姓名或姓名的諧音違背公序良俗的”或“名字中含有冷僻字”。

在江西等地,成年人變更姓名需要滿足“非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身份證名字錯誤的”“身份證名字或名字的諧音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或者容易造成性别混淆、他人誤解或傷及本人感情的”“身份證名字中含有冷僻字,或者公安機關認定确需變更名字的其他特殊情形”等7種情形中的一種。

在上海,“在同一學校或者工作單位内姓名完全相同的”“名字的諧音易造成本人受歧視或者傷及本人感情的”等情形也列入常住戶口居民變更名字的情況。

在前述各省份關于改名的規定中,“招弟”們常常不符合“冷僻字”“完全同名”的要求,更多的人隻能從“違反公序良俗”的角度申請改名。但各地對于什麼樣的名字違反公序良俗,并沒有明确界定,比如芃芃認為自己的原名“招弟”違反公序良俗,但戶籍民警卻覺得這個名字很常見,沒什麼問題。

在劉練軍看來,“招弟”“招娣”這些名字背後的含義實際上是把當事人作為“招來弟弟”這種心願的工具,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女性(女兒)的物化,是一定要生個兒子以繼承家族香火這種“封建糟粕”在姓名上的反映。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生男生女都一樣,男女平等,所以,他認為,“招娣”“招弟”這種名字當然違反公序良俗。

丁金坤認為,對于 “公序良俗”的解釋要具體化、類型化,解釋起來要符合社會常識,也要總結各地改名中出現的問題,“(走)一步,有一步的進步”。

針對姓名登記、變更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曾有專家呼籲立法。

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年的報道《觀察|民法典實施,能否讓成年人改名不再是難事?》中,退休前曾是一名戶籍民警的姓名學專家關玺華表示,我國缺少一部能統一适用規範的姓名法。他呼籲,在借鑒國外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姓名立法工作,盡快出台姓名法。

劉練軍在《東南法學》上發表的《姓名登記條例學者建議稿及理由》一文中也提到,現行戶口登記條例相關規定相當簡陋,給姓名登記實務造成了立法匮乏的困境。

他認為,有正當理由就可以申請姓名變更登記,然而,何謂“正當理由”,這個确實難以定義,完全列舉亦不可能。總體上,對于“正當理由”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應作一定程度上的擴大解釋。對變更姓名持寬容立場乃是個性化時代的基本要求。姓名登記機關應當允許基于個人價值觀念、情感、偏好等主觀化的私性原因變更姓名。

劉練軍在文章中提到,如果因重名、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等才能改名,而不允許基于情感等主觀原因申請變更姓名,那幾乎等于剝奪了個人變更姓名的權利,此舉無疑不利于人格自由發展……對于公民申請姓名變更,作為登記部門的各地公安機關應當盡可能地予以理解和尊重。

11月2日,于歌收到了改名後的新身份證。

于歌說,新的名字取用了父母的姓,後面加了一個“歌”字,整個名字諧音“章魚哥”,是動畫片《海綿寶寶》中的角色。她覺得這個名字挺可愛,她也想成為章魚哥那樣的人——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有自己的小愛好,身邊朋友很多,熱熱鬧鬧,愛他的人也很多。

改名之後,有人在她曾發布的改名消息下說:願你在“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破而後立,也願你有“負者歌于途”的肆意灑脫,于風霜刀劍中且歌且行吧。你好,于歌。

本期高級編輯 周玉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