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湖西CBD和金雞湖周邊璀璨夜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市長李亞平提出:“懇請支持規劃建設蘇州機場,并盡早将其列入國家相關規劃之中。”
這個訴求的背景是,蘇州是全國GDP前20位、人口過千萬的城市中,唯一沒有機場的城市。而在江蘇省内,與其相毗連但人口和經濟條件都不如蘇州的無錫、揚州等城市都有機場。也正是如此,至少40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加快推進蘇州機場規劃建設工作。
當然,從另一個層面看,也不能說蘇州沒有機場,2018年國内客運吞吐量排名第8的虹橋機場,對蘇州而言近在咫尺。從蘇州市中心的蘇州市人民政府乘公交轉高鐵到虹橋T2航站樓距離90公裡隻需要耗時1小時。距蘇州站約35公裡(駕駛距離)的蘇南碩放機場,也是蘇州人出行的又一個選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蘇州用戶都能獲得這樣的服務,比如,蘇州下轄很多區縣并沒有高鐵,因此到達機場并不順利,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上海擁有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很多安排在浦東機場的航班對蘇州用戶并不友好,搭乘一個航班需要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
除了公衆心聲之外,對一個城市而言,一座機場對城市形象提升,以及樞紐交通、物流集散、進出口貿易、人員交流和産業結構優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義。
此前,有學者在讨論蘇州為何在全國城市地位與其經濟體量并不匹配的原因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有機場。缺席航班目的地列表着實讓蘇州坐失了對外宣傳的機會。
2018年,蘇州的GDP為18597.47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7位。蘇州常住人口超過1200萬,據粗略估算,2018年蘇州航空出行人次超過1600萬,航空出口貨運量約100萬噸。應該說,蘇州在航空運輸方面的需求巨大。
而且,當前,上海兩大機場正趨于飽和,蘇州也是上海第三機場的積極争取者。蘇州建設機場,對于長三角區域協作也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因而,從客觀條件而言,無論在财力上,還是在人力上,蘇州機場建設有其現實需求。
如果一個城市真的要建設機場,而且自認為當地政府能夠負擔其運營成本時,國家相關部委是不是應該滿足這個需求?
當前的機場建設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是國内很多中小城市的機場普遍吃不飽,另一方面則是像蘇州這樣的城市無法建立自己的機場。
在2018中國中小機場發展論壇上透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在全國184個中小機場中,約70%處于虧損狀态,依賴政府财政補貼支撐。按照業内人士分析,中小機場的盈虧與規模有關,年客流量超過180萬人次的,基本能滿足運作,但180萬人次以下的,大多隻能“賠錢做買賣”。
按照蘇州的經濟實力,如果機場一旦建立很大可能将盈利。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約束蘇州建立新機場。對廣大的用戶來說,多一個機場就是多一個選擇,而這也會促進無錫和虹橋機場提高服務水平。
□傅曉薇(經濟學者)
編輯 李冰冰 校對 賈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