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尺”字。
尺,讀作chǐ或chě,始見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尺”像一個彎着腰的人形,下邊的一點是指事符号,表示從腳踝到膝蓋的長度約為一尺。本義為長度單位,後引申為量長度的工具。
首筆橫折以斜切起筆,然後向右抗肩上行,行筆勿重,到位後往上稍擡筆鋒然後頓筆向左下行寫豎,豎身不要寫長,左斜,漸輕;第二筆橫畫起筆稍偏左,抗肩與上面橫畫平行,并且收筆托住右豎;長撇起筆擋住首橫的起筆,然後略向左下行,上部稍直,到中部時略給力寫出撇肚,過撇肚後再稍帶彎度向左快速提鋒撇出,力達撇尖,不可一筆甩出;最後捺筆舒展,注意起筆的位置,落筆後順勢向右下行,與左撇對稱,下行漸重,至捺腳處稍頓再向右緩提筆鋒平出,捺角與左撇撇尖基本平齊。
“尺”字的行書寫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