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注射劑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

注射劑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5:19:25

一、可靜注不宜肌注的藥物

注射劑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臨床必須掌握的10)1

1. 呋塞米

用法:靜脈注射。治療急性腎衰時,可用 200 ~ 400 mg 加于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 内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每分鐘不超過 4 mg。

提醒:

  • 腸道外用藥宜靜脈給藥、不主張肌内注射。常規劑量靜脈注射時間應超過 1~2 min,大劑量靜脈注射時每分鐘不超過 4 mg。

  • 本藥為加堿制成的鈉鹽注射液,堿性較高,故靜脈注射時宜用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而不宜用弱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否則會析出晶體出現混濁。

2. 地西泮

用法:靜脈注射;靜滴

提醒:

  • 地西泮要緩慢靜注。靜脈注射速度過快可導緻呼吸暫停、低血壓、心動過緩或心跳停止。

  • 不同廠家說明書略有差異,一般均含苯甲醇。由于苯甲醇肌注易引起兒童臀肌攣縮症(俗稱「青蛙腿」)的不良反應,含有苯甲醇的所有注射劑均要求「禁止用于兒童肌肉注射」。

  • 癫痫發作時,沒有開通靜脈通道,可以肌注嗎?因肌注吸收慢而不規則,亦不完全,急需發揮療效時應靜脈注射。根據藥代動力學:地西泮肌注 20 min 内、靜注 1 ~ 3 min 起效。肌注 0.5~1.5 h、靜注 0.25 h 血藥濃度達峰值。

二、可肌注禁止靜注的藥物

注射劑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臨床必須掌握的10)2

1. 維生素 B1

用法:肌内注射

提醒:

  • 大劑量肌内注射時,需注意過敏反應,表現為吞咽困難,皮膚瘙癢,面、唇、眼睑浮腫,喘鳴等。

  • 大劑量應用時,測定血清茶堿濃度可受幹擾;測定尿酸濃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膽原可呈假陽性。

2. 維生素 B12

用法:肌内注射

提醒:

  • 避免同一部位反複給藥,且對新生兒、早産兒、嬰兒、幼兒要特别小心。

  • 肌注偶可引起皮疹、瘙癢、腹瀉及過敏性哮喘,但發生率低,極個别有過敏性休克。

三、可肌注又可靜注的藥物

注射劑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臨床必須掌握的10)3

1. 維生素 K1

用法: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緩慢靜注

提醒:

  • 偶見過敏反應。

  • 靜注過快,超過 5 mg/分,可引起面部潮紅、出汗、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低血壓等,曾有快速靜脈注射緻死的報道。

  • 肌注可引起局部紅腫和疼痛。

2. 維生素 B6

用法:皮下注射、肌内或靜脈注射、靜滴

提醒:用于異煙肼中毒解毒時,每 1 g 異煙肼給 10 支(1 g)維生素 B6 靜注。

3. 異丙嗪

用法:肌内注射。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可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至 0.25%,緩慢靜脈注射。

提醒:

  • 下列情況應慎用:急性哮喘,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兒童,服用本品後痰液粘稠,影響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給藥時可增加抽搐的嚴重程度),各種肝病以及腎功能衰竭,Reye 綜合征(異丙嗪所緻的錐體外系症狀易與 Reye 綜合征混淆),等。

  • 應用異丙嗪時,應特别注意有無腸梗阻,或藥物的逾量、中毒等問題,因其症狀體征可被異丙嗪的鎮吐作用所掩蓋。

4. 地塞米松

用法:可用于靜脈、肌肉、關節腔、鞘内注射。

提醒:

1. 靜脈推注要緩慢。有報道靜脈推注地塞米松後出現惡心嘔吐、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 。

2. 說明書上記載「靜脈滴注時,應以 5%GS 稀釋」。查配伍禁忌表,與生理鹽水無配伍禁忌,故可用 5%GS 或 0.9%NS10 ~ 20 mL 稀釋後靜注。

5. 山莨菪堿

用法:肌注;靜滴;靜注(抗休克及有機磷中毒)

提醒:

1. 顱内壓增高、腦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幽門梗阻、腸梗阻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2. 反流性食管炎、重症潰瘍性結腸炎慎用。

3. 急腹症診斷未明确時,不宜輕易使用。

4. 靜滴過程中若出現排尿困難:成人可肌注新斯的明 0.5 ~ 1.0 mg 或氫溴酸加蘭他敏 2.5 ~ 5 mg;對于小兒可肌注新斯的明 0.01 ~ 0.02 mg/kg,以解除症狀。

6. 甲氧氯普胺

用法用量:肌内或靜脈注射。

提醒:

  • 靜脈推注使用時,必須緩慢,1 ~ 2 min 推注結束。

  • 快速給藥會導緻患者出現躁動不安導緻昏睡狀态,與西米替丁聯合使用時,間隔時間大于 1 小時。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廣偉說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