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資源稀缺與經濟發展直接的矛盾

資源稀缺與經濟發展直接的矛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23:59:26

随着生産力的提高,社會上各種生産活動更加專業化,手工業和小作坊逐漸壯大,逐漸采用雇傭制。特别是新工業革命,推動了人類進入工業化大生産時代。對自然資源和财富的渴求逐漸的轉到了對貨币的無止盡的追求上。人類也被物化成“機器”投入到生産過程過程中。

在中國宋朝和明朝時期就存在着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中國沒有使得資本主義發展起來的土壤呢?首先,我們在宋朝和明朝時期發展商業其目的是增加國庫的收入,而資本主義的出發點是掙取高額利潤。其次是主體不同,中國當時的主要從事經濟行為的是政府,也就是官營,而且有壟斷的趨勢,遏制了競争機制的形成。再者是獲取的商業收益的去向不同,當時中國的商業活動的收益基本上被政府或者官府挪為他用,并不是繼續用于擴大投資,提升生産效率。也就無法創造出更多的勞動剩餘。

反觀歐洲國家,特别是英國等國家。由于“黑死病”大流行過後,人口大量減少。不管是統治階級還是農民都大量的死于瘟疫。土地荒蕪,工價高漲。地租下跌。而這時人類的勞動技術水平卻沒有因此而降低,相反随着可支配的物質的增加,勞動生産力反而提高了。所以這時候農民就會生産出更多的糧食,這些糧食明顯的超過了自己所需要的。于是就會變成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由于有勞動剩餘的存在,專業分工的深入,貿易規模的持續擴大。在商品流通中的貨币像是什麼都可以買到似的,人們對自然資源稀缺性渴望就自然而然地轉到對貨币的渴望上。許多東西都“貨币化”了,地主不在收農民的餘糧,而要貨币化的租金。土地也成了其他生産資料一樣在市場上買賣。農民買土地也不在為了糊口,而是為了掙取更高的利潤。對利潤的渴求,也導緻了對新技術的追逐。新技術的應用,又使得生産發生新的跨越。自然而然資本主義就在那樣的土壤中茁壯成長起來。

雖然資本主義制度比封建社會制度有長足的進步,但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制度并沒有實質的區别,都是一方占有生産資料而另一方隻能出賣勞動來獲取維持生存所需的報酬。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這種矛盾也就必然會尖銳化,特别是生産力沒有持續性提高,經濟發展停滞的時候。危機就來了。

資本主義生産為的是流通,獲取利潤。而購買這些東西的主要是生産者,如果經濟是平衡的化,也就是生産多少就應該消費多少,但是資本主義不是這樣的,如果獲得高利潤,資本家就會繼續投資,生産更多東西,其結果是價格競争,攤薄了利潤。沒有了利潤甚至虧損,資本家就會縮減投資、如果資本家沒有将利潤用于其他投資或者消費,而自己投資生産的東西自己并不需要,那麼他的錢就剩餘出來,同樣的道理生産出來的東西也就會剩餘出來。如果這樣的情況在社會上大規模發生,那麼難以避免的情況就會發生了,像要買東西的人沒有錢。而資本家的東西又賣不出去。這個時候就發生了資本主義危機。當然現在資本主義有所不同,現在很多國家進入金融資本主義階段,但危機的原因也是相似的,隻是之前危機的誘因是商品,現在的誘因是金融産品罷了。

資本主義另一個矛盾來至于與工人的矛盾,雖然生産活動都是需要靠工人才能維持的,但是在資本家眼中,工人跟他們租的機器是沒有多少區别的,他們盡可能的減少投入,同時又追求盡可能多的産出。特别是行業競争劇烈或者經濟增長緩慢的時候。比如要求更多的加班,更少的工資等等。當然,這樣一種壓榨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比較難以看出來。因為你覺得累,付出和回報不匹配,你可以辭職。但是當你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自己并沒有在換工作的情況下改善多少。

資本主義社會還有一個矛盾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社會矛盾,資本家可以通過投資獲取利潤,而勞動者按勞動的市場價格從事于勞動。資本家獲得收入是勞動者的幾倍。勞動者隻能靠着微薄的工資維持着基本的生計,而資本家可以通過投資錢滾錢。其結果就是富人越來越富有,而窮人則相對的越來越窮。如果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資本家投資利潤豐厚,而生産工人可能得到要素價格上升的可憐的增長,有時候可能都得不到,比如自動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工人就業機會減少,工資難以上漲。我這裡不是說新技術不好,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不斷地使用新技術,經濟自然就會落後,那麼國家也會處在崩潰的命運。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分配制度的弊端。

以上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中期必然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生産力水平允許的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福利制度,稅收制度等等來緩和矛盾。當這些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就會采用其他方式,諸如戰争,金融掠奪等。

從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實行資本主義的目的是獲取收益,而收益的來源是生産技術的運用,資源的整合和管理效率提高。而這些在資本家眼中隻是生産要素。然而随着社會的發展,資本家的利潤來源更加依賴于生産技術和知識。有時候成敗都命懸于此。而這些生産技術和知識都是掌握在人的手裡,資本家為了拉絨優秀人才,甚至會出讓部分股份給他。更讓資本家不安的是,那麼多資本家都在追逐人才優勢,那些人才輕而易舉的可以從社會融到錢。像是資本正在向知本打工一樣。知本相對于資本日益稀缺。一個新的社會制度即将開啟。這就是知本主義(社會主義中級階段)

因為資本家的利潤來源于平衡社會上各種資源的相對稀缺性而獲得的,隻要有利潤,資本家都會想方設法的進行擴大規模再投資,而且這些投資行為都是對,目前的生産經營狀況的推理得來的預期。當完成投資投産後,可能面臨着不同的生産環境。有時候迫于競争形勢,公司可能面臨着虧損。對于資本主義來說,經營虧損或者将來預期無法得到盈利,那麼生産就很難進行下去,資本家就面臨着将公司轉移到其他要素成本較低的地方,重新獲得競争優勢。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在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消失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的生産是無法進行下去。對于整個國家來說,如果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就是沒有新的可以平衡稀缺資源的産業,那麼這個資本主義國家就會發生經濟發展停滞,甚至走向公司裁員,社會消費規模減小,然後又進一步的導緻企業虧損面擴大而裁員破産,從而走向這樣的惡性循環,導緻經濟危機的發生。

羅斯福新政

20世紀30年代美國面臨着市場失靈的經濟大蕭條,由于缺少社會保障和經濟增長點,美國經濟在股市暴跌後一轉直下,進入失業。消費不足導緻更大的失業的惡性循環。羅斯福上台後根據美國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從生産端到需求端的各種新政措施。其核心是複興,救濟和改革。我總結了下主要是從下面幾個去取得作用的。

1:穩定銀行系統,避免造成錢荒。美國也是在哪個時候讓美元脫離金本位制。導緻美元貶值,促進的出口,将國内各過剩産能産生額商品轉移到國外。重新确立了與美元挂鈎有價值美國公共債券,與美國國家信用背書的信用貨币體系。

2:通過政府赤字增加公共投資,拉動社會有效需求。

3:立法等措施,規範企業的競争行為。避免企業惡性競争,導緻進一步市場失序。維持一定的企業利潤水平,避免企業破産,風險向銀行等金融業傳導。

4:通過失業救濟措施,穩定整個社會的需求總規模。避免經濟進一步陷入通縮。

5: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緻世界許多國家的生産受到嚴重的破壞,大量的需求轉移到美國國内去。再者資金的避險需求,導緻大量的财富向美國轉移。為了避免經濟通脹加劇,羅斯福新政在二戰後逐步地退出。而相關政策的精髓則通過立法形式保留了下來。

羅斯福新政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隻是在市場失衡後采取的,緩和矛盾的一些舉措罷了,相反從羅斯福起,美國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金融資本主義。美國政府的公共稅收變成了金融資本家桌上的美味菜肴。美國的國家信用成了那些金融資本家的私人廚房。當然這樣也使得了美國政府失去了用其他方法去解決危機的動力,比如解決08年金融危機靠QE、解決2020年的新冠病毒危機也是靠“放水”。但無論如何,盤踞在國家信用之上的金融資本家們,總有把這個廚房吃空的一天,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源稀缺與經濟發展直接的矛盾(資源相對稀缺性與資本主義社會)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