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曬瘡是皮膚因日光曝曬所緻。以出現紅斑、丘疹、水疤、脫皮,灼痛疹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
名詞解釋
- 中文名稱:日曬瘡
- 英文名稱:solar dermatitis
- 其它名稱:日曬傷
- 相關疾病:日光性皮炎
- 疾病分類:中醫
- 主要病因:皮膚受日光暴曬
- 常見症狀:皮膚暴曬部位掀紅漫腫
- 傳染性:無傳染性
日曬瘡是皮膚因日光曝曬所緻。以出現紅斑、丘疹、水疤、脫皮,灼痛疹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
與西醫病名關系本病相當于西醫學的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西醫學認為,本病是因皮膚受到了超過耐受量的日光照射,引起表皮、真皮的炎症反應,發病情況視日光強度、暴曬時間及個體皮膚敏感性而異。
病機1、禀賦不耐,腠理不密,不能耐受日光暴曬,熱毒侵襲,灼傷皮膚,而緻局部掀紅漫腫。
2、濕熱内蘊,又反複日曬,盛夏暑濕與熱毒之邪侵襲,與内濕相搏壅滞于肌膚,而出現紅斑、水疱、糜爛等病變。
診斷依據1、多在照射日光後數小時或十數小時内發病,也有慢性發病者。
2、好發于皮膚暴露部位,如顔面、頸項、前臂、手背。
3、皮損表現為彌漫性紅斑、水腫,重者可出現水疱,甚至糜爛。部分患者呈多形性損害,表現為丘疹、丘疱疹、水腫性紅斑等。反複發作或長期日曬者,可出現慢性損害,如皮膚增厚、角化、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着或減退。局部灼熱、瘙癢,甚至灼痛。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若皮損面積大時,可伴有發熱、畏寒、頭痛、乏力、惡心等。
4、皮損輕者一般在2-3天後開始消退,紅斑漸變為暗紅或紅褐色,脫屑,消退後留色素沉着。反複發作或長期日曬者,可出現慢性損害,遷延不愈。
病症鑒别1、漆瘡(接觸性皮炎)
有接觸刺激物史,皮損發于接觸刺激部位,與日曬無關,可發生于任何季節。
2、癞皮病(煙酸缺乏症)
除暴露部位皮炎外,有明顯的舌炎和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以及煩躁、抑郁、幻想、運動失調和喪失定向力等神經系統症狀。
3、鬼臉瘡(盤狀紅斑狼瘡)
為浸潤性紅斑,境界清楚,邊緣稍隆起,表面鱗屑固着,有角栓,持續不退。
4、濕瘡(濕疹)
皮損多形态,發生的部位與光線照射和季節的關系不大。
外治法外搽以遮光、止癢、消炎為原則。
1、輕者先以涼水濕敷患處,再酌情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油等外塗。
2、糜爛、滲液較多,選用生石膏、生地榆、金銀花、生甘草等,水煎,待涼後濕敷患處,每日2-3次。
3、脫皮痛癢明顯者,選用濕潤燒傷膏或青黛膏,外塗,每日2-3次。
預防調護1、經常參加戶外鍛煉,以提高皮膚對日光的耐受性。
2、避免烈日過度暴曬,外出時注意防曬,穿淺色長袖衣衫,塗防曬劑。
3、避免接觸光感性物質,如化妝品中香料、某些染料、瀝青、熒光增白劑。某些藥物如磺胺、四環素、阿司匹林等,泥螺,以及很多綠葉野菜、蔬菜含光敏物質,患者應忌食。
4、對日光敏感的患者,盡可能避免日光照射。
5、已發病患者,皮損局部禁用熱敷,避免搔抓。
文獻摘要《外科啟玄·日曬瘡》:“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勞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曝曬,先疼後破而成瘡者,非血氣所生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