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小家電寫成網絡小說,空氣炸鍋絕對适合退婚流。
就在去年,空氣炸鍋還榮登閑魚十大無用榜單榜首,結果今年就鬥氣化馬,恐怖如斯,成了真香代表。每次看到空氣炸鍋做飯底下,都有人哭訴:全世界隻有我沒有空氣炸鍋了嗎?
我自己用了大半年後,給我爹媽也買了一個。在我看來,空氣炸鍋從「無用」到「真香」背後,其實是廚房文化的一個變遷。
這期我就來聊聊廚房小家電的發展故事。
01
在廚房小家電領域,第一代留下來的王者,必須是電飯煲。
因為電飯煲過于常見,以至于很多人覺得電飯煲是老古董級别的物品了。但其實電飯煲的誕生曆史并不長。
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人大佐雄和妻子千由美一起在東芝公司打工,無奈食堂夥食太差,開過餐館的夫妻倆就打算自己做飯。
其他的員工也都樂見其成,紛紛出錢讓他們一起把大家夥兒的飯都給做了。
隻是本來流水線的工作就很累人了,一次兩次也罷,長此以往,負責看火做飯的千由美也支撐不住了。不忍妻子受累,同時也喜歡鑽研的大佐雄于是就打算自己做一個能自動煮飯的鍋。
畢竟他是在東芝工作,有着先天的條件優勢。經過一次次的試驗,再加上專家的幫助,大佐雄終于在1956年的聖誕節前成功了,并且把這個發明專利轉讓給了東芝公司。
東芝随即試生産了700台電飯煲,并且采取了挨家挨戶上門地推的銷售策略,在一個星期之内把這些全都賣出去了。
在之後的一個月裡,追加生産的20萬台電飯煲也都陸續銷售出去。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再加上彼時松下等其他家電廠商也都加入生産電飯煲,共同助推着行業發展,電飯煲逐漸成了日本人民的廚房必備家用電器,同時也出口到了其他地區。
比如在六十年代的香港,電飯煲就是很多有錢家庭的搶手貨。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丈夫常常需要去日本出差,就曾給梁朝偉代購過一個電飯煲(順便送了他一頂綠帽)。
而同一時期,内地雖然也有廣州輕出集團生産了最早的「三角牌」電飯煲,但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并沒有得到推廣運用。
那時候,人們普遍還是習慣用竈台做飯,或者用鐵鍋隔水蒸飯,像雲貴川等西南地區會用一種叫做甑子的炊具,後來條件好點的,也有用高壓鍋來煮飯的。
直到九十年代之後,升級優化的三角牌,以及半球牌等産自廣東的電飯煲開始逐漸從沿海流行到内陸,成為很多家庭在「三大件」之後必添的小家電。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就有一個三角牌的老式電飯煲,用了好些年。
那會兒的電飯煲基本都是機械式,往往隻有煮飯和保溫兩個最簡單的功能。
但即便如此,對于常年累月都要做飯不得閑的人來說,僅僅不用再盯着火候這一項,電飯煲就已經赢了。
當然,電飯煲的普及離不開像美的這樣的國産品牌。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美的一方面嘗試推出了智能化電飯鍋,另一方面,靠着大量委托周邊小企業進行OEM生産,成為行業領頭羊。到蘇泊爾、九陽等其他國産品牌也都相繼入場,電飯煲市場競争越激烈,其普及率也越高。
多年來,從加熱方式,到内膽材質,電飯煲的各類性能不斷完善,還誕生了一些天價電飯煲,據說是煮出來的米飯更好吃。但是我個人沒有機會嘗試,所以沒法判斷真假。
但不管電飯煲的功能如何進步,花樣如何繁多,對于所有人來說,電飯煲隻要能滿足一個功能,就有足夠存在的理由,那就是把飯煮熟。
02
在電飯煲之後,同樣具有革命性的廚房小家電,可以說是微波爐。
1968 年,第一批名叫Amana Radarange R-1的家用微波爐上市之時,美國電器制造商 Amana 公司打出的廣告語正是「火之後,最偉大的烹饪發明」。
可想而知,在當時,微波爐帶給人們的颠覆性認知。
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爐的誕生多少帶點偶然性,這個故事想必很多都聽過了。
1945年,隸屬雷神公司的電氣工程師帕西•斯潘塞(Percy Spencer)在做雷達實驗的過程中,忽然發現口袋裡的巧克力融化了,他立刻想到,這是由于磁控管産生了大量帶有熱量的微波導緻的。
于是,他就想把這種原理運用到加熱食物當中。經過反複的研究試驗,1946 年生産出了第一台微波爐,名叫Radarange,取「雷達爐」之意。
不過當時這玩意兒跟冰箱差不多大,然而,當時這台形似落地冰箱,重達340公斤的微波爐實在太過笨重,更多被運用在工業用途上。到70年代之後,經過不斷改進,微波爐雖然能家用了,但因為價格太貴,普及率也有限。
在當時的美國,一台微波爐售價往往在三五百美元,和同時期的彩電也相差無幾。直到日韓兩國也加入到了微波爐生産大軍之中,更低廉的價格讓微波爐快速地走入到尋常百姓家。
而在國内,微波爐的真正普及要到新世紀左右。雖然在90年代,微波爐就已進入國内市場,但基本都是洋牌子,普遍價格也都在兩三千元左右,這對于當時的國人而言,過于奢侈。大多數家庭,就算有多餘的錢,那也都買了更便宜、也更需要的電飯煲。
多虧了格蘭仕,一家以羽絨服起家的工廠,帶動了國産微波爐市場的發展。1992年,在創始人梁慶德的帶領下,格蘭仕從羽絨服轉向家電領域,一開始隻是負責代工生産海外品牌的微波爐,而後引進了東芝的技術,開始自己生産。
相比而言,國産的微波爐價格更低。1999年之後,美的也進入了微波爐市場,兩大品牌打起了轟轟烈烈的價格戰。
對此,喜聞樂見的自然是消費者。從原來的幾千塊,到後來的幾百塊,微波爐成了普通工薪家庭也能消費得起的小家電。
而在這過程中,雖然有段時間升級版的光波爐炒得火熱,微波爐的功能也從原來隻能加熱,到現在甚至能微烤炸一體,看着越來越全能,但人們好像還是更習慣用它來加熱食物。
畢竟,以前要是想加熱食物,需要重新回鍋翻炒,費時費力,而微波爐隻要你把冷飯冷菜放進去,定個時,叮一下,就解決了。
或許正因如此,雖然微波爐多年來并沒有很「網紅」的聲勢,但也一直都被人們默默需要着。
不過,最近這兩年,微波爐似乎有了更多的流量,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國内預制菜市場的發展,有了更多适合丢進微波爐加熱即食的菜肴,而這同樣也是空氣炸鍋能夠逆襲的原因之一。
03
比起前兩者,空氣炸鍋顯然資曆更淺,現在談論它的長久實用性,似乎也為時過早。
但我認為,空氣炸鍋和電飯煲、微波爐這兩個代表性的廚房小家電一樣,有着類似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方便。它們都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解決了某種痛點,極緻地滿足了人們的某種使用需求。
其實這十多年來,空氣炸鍋多少有點命途多舛。就像直到現在,也有不少人會覺得空氣炸鍋是中看不中用,也不時會有種種專家跳出來建議人們不要多使用空氣炸鍋,讓空氣炸鍋一度處境尴尬。
空氣炸鍋一開始不受寵,确實也和它自身的宣傳定位不明确有關。
早期空氣炸鍋主要為商用。早在1990年代,美國QNC公司就推出了一款無油脂的商用空氣炸鍋 Quik n' Crispy Greaseless Fryer。
2005年,美國食品技術服務公司Turbochef Technologies,申請了空氣炸鍋專利,以此讓一些大型酒店和連鎖餐飲店能更快速、大量地生産快餐食品。
總而言之,那時候的空氣炸鍋在一般市場上并不流通。雖然也有不少人想開發針對家用的空氣炸鍋,但結果都不太理想。
2009年,荷蘭發明家弗雷德·範德維傑與飛利浦公司合作,得以優化了空氣炸鍋的工作模式,終于在2010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家用空氣炸鍋Air fryer。
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并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熱風代替熱油來達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因為在密閉空間内急速循環的熱流,也可以帶走食物表層的水分,從而呈現出類似于炸的效果。
我想了想,理論上隻要你肺活量夠大是吧,一邊烤一邊用嘴吹其實也行
而一款新産品想要迅速打開市場,總得要有噱頭助陣。當時飛利浦打的就是科技牌和健康牌。總之就是無油烹饪,保證食物味道的同時,還能少攝入油脂。
不過這個概念在國内一開始并不成功。其實原因很簡單,非要說健康的話,我在家吃飯就已經比外賣健康很多了,還需要空氣炸鍋來給我健康?
更何況,我選擇油炸,追求的就是好吃。而空氣炸鍋雖然能模拟出類似油炸的效果,但用過的都知道,比起真油炸能帶來的快樂,還是少了很多。
空氣炸鍋一開始的宣傳主要是把調子拉得太高了,很多人滿心歡喜買回來,以為能完全代替油炸,結果發現并不能完全還原,就像無糖可樂再怎麼樣也不是原味的感覺一樣。加之飛利浦動辄千元以上的售價,簡直滿足了大衆眼裡智商稅的一切元素。
我總結一下這個元素就是:
一個酷炫的名字 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技術 一個正向的概念(譬如健康、環保) 一個不菲的售價,組合成沒卵用的産品。
也正因此,當時空氣炸鍋銷量并不高,市場熱情也不高。
這也表現在國内的幾大家電品牌并沒有很積極地下場。九陽大概在2015年左右才正式推出空氣炸鍋,而美的是在2019年才組建空氣炸鍋研發團隊,蘇泊爾更後知後覺,是在2020年才布局相關業務。
在空氣炸鍋領域,一開始拔得頭籌的是專門代工生産的國産小品牌。像「蘇美九」等國産大品牌屬于後來者居上。
另一邊,空氣炸鍋這股風是怎麼吹起來的呢?靠的是直播帶貨、是達人種草、是各類短視頻平台的大數據推薦,這其中有用戶自發的行為,但肯定也少不了背後品牌商的資本推動。
空氣炸鍋就是借助這一整套的營銷帶來了更多的聲勢和流量,被塑造成了一款網紅産品。
本來智商稅元素就已經很齊備了,現在加上網紅元素,buff不是疊滿了,是疊爆了。
04
那空氣炸鍋又是如何翻紅的呢?
疫情肯定是一個因素。被困在家、不能點外賣,隻得自己下廚的上班族們,發現隻需要把食物丢進空氣炸鍋裡,就能收獲一份食物,才驚覺,空氣炸鍋是真TM好用啊。
所以說其實方便,才是它最應該宣傳的功用。
确實,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口感和真正的油炸食品肯定會有差别。像我最喜歡做的炸雞,空氣炸鍋怎麼也複制不出來經過高溫油炸的烹饪效果。
但是油炸費油啊!油炸完不好清理啊!而且據我觀察,很多不會做飯的人對油鍋有種恐懼感,特别怕濺油。
不像我,我都是勇敢沖。
當我們的需求被極限放大之時,空氣炸鍋的出現恰到好處。
另外,和空氣炸鍋的爆火幾乎處于同一時間線的還有國内的預制菜市場。
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内預制菜市場規模約2445億元,預計2023年規模将達到5165億。以疫情爆發的上海為例,在剛剛過去的四月份,預制菜銷售額更是同比上漲了250%。
那些半成品的預制菜,對于很多人來說是解了燃眉之急。像薯條、小酥肉、雞米花等等這些東西,配合空氣炸鍋使用,确實是真香。
所以空氣炸鍋最初的問題就需求上的錯配,什麼高科技、健康都是虛的,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偶爾想吃個薯條,不用點外賣,在家叮一下結束,這就是更普遍的使用場景。
不過我自己也有一套用法,如果你不追求正宗做法的話可以參考下。
我會拿空氣炸鍋做食材的預處理。比如像燒排、紅燒肉等等,我選擇不焯水,而是用空氣炸鍋加熱。這樣肉最後燒完比較酥脆,比較符合我的口味。
其實,不管是空氣炸鍋的逆襲,還是已經幾乎成了家庭必備品的電飯煲、微波爐,不難發現,最終能夠被大家所接受的廚房小家電,都具有最單純的品質。
它們并不需要多麼的十項全能,也不需要多麼的與衆不同,隻需要能解決人們最需要解決的某種問題,隻需要發揮它最極緻的某種功能,就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了。
就比如前兩年電飯煲還曾刮起過一陣「降糖風」,雖說似乎符合了戒糖大勢,但其實降不降糖的并不那麼重要,要降糖我還吃什麼白米飯呢?電飯煲隻要老老實實做好煮飯這一功能,就是不可替代的。
有時候我們總是追求十全十美,我全都要,不免宣傳的時候誇大其辭。
然而世上大多數事物都遵循着不可能三角,或者隻能二選一中做一個平衡。
健康的東西不好吃,有用的話不好聽。到頭來發現,其實隻要做好一件事情,找準自己的定位就足夠了。
參考資料:
1. 《電飯鍋是如何發明的》,蝌蚪五線譜
2. 《微波爐 50 年,它的樣子一直沒什麼變化,但食品業和吃飯習慣都因它而改變》,好奇心日報
3.《空氣炸鍋「速成」怎樣的商業局?》,壹番YIFAN
4.《年輕人變胖,沒有一口空氣炸鍋是無辜的》,新周刊
作者:IC實驗室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