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波
從長清區老城南行四十餘華裡即到了孝裡鎮,聞名遐迩的郭氏墓石祠就坐落在孝裡鎮的孝堂山上。
孝堂山因狀似金龜,古時曾被當地百姓稱為“龜山”。
春秋戰國時期更名為“巫山”,老百姓希望此山能夠上通神靈,給人間帶來好運。
據當地老人介紹,孝裡鎮所在的孝裡鋪在古代的時候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積水窪”。
因為當時這裡地勢低窪,常年積水,并且往西不遠處就是黃河(古濟水),所以古人也就根據這個地理現象起了村名。
後來經過兩次改動才叫了孝裡鋪,而且這兩次更名都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
“積水窪“改名為”孝裡鋪”,與一個人的孝感天地密切相關。
巫山上兀然堆起一座大墓,砌起了一座精美的石祠。
這墓,這祠,就是西漢孝子郭巨的墓祠。
北魏郦道元老先生在他的《水經注》中有這樣的記載:
“巫山在平陰東北,昔齊侯登望晉軍,畏衆而歸。師曠、邢伯聞烏鳥之聲,知齊師潛遁。人物鹹淪,地理昭著,賢于杜氏東北之證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謂之孝子堂。”
這裡的“孝子堂”指的就是供奉郭巨的石祠,石祠的後面就是郭巨墓。
對于郭巨的孝行,長清地區民間早有流傳。
特别是孝裡鎮的百姓更是将郭巨看做當地的巨大榮耀和世世代代學習效法的楷模。
孝裡鎮民風淳樸敦睦,因本地家家戶戶以孝為先而享有盛名。
記得父親在我小時候就經常提到“郭巨埋兒”的民間傳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父親當年如詩般朗誦的聲音:
“大廟套小廟,郭巨埋兒頭一孝……”
其實,關于“郭巨埋兒”的故事并非至今流行的一個版本。
從西漢劉向編纂的《戰國策·孝子傳》到全國各地的民間傳說,共有十幾個之多,“埋兒奉母”的情節延續至今。
中國傳統孝文化的教科書《二十四孝》裡的宣揚,幾乎覆蓋了民間所有的聲音,也曆來為公衆所接受。
這本明朝人蔡培元和李錫彤輯錄的《二十四孝圖詩全刊》,是這樣講述郭巨埋兒的故事的:
郭巨家貧,有子3歲,母嘗減食與之。
巨謂妻曰:“貧賤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寫:“天賜孝子,官不得侵,民不得奪”。
郭巨因此抱着孩子和這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愁。
而郭巨的孝名也由此傳遍天下。
後人有詩贊曰:“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耀寒門。”
另據《長清縣志》記載的“長清民間傳說”,此事還有下文:
某年南越王來犯,皇帝命郭巨率兵征讨。
敵人聞聽孝子郭巨之名,認為敢與上天垂愛的郭巨為敵,必遭天譴,于是不戰而退。
郭巨也因戰功而被加封為“平南王”,死後得以于巫山之上修墓立祠。
“巫山”遂改為“孝堂山”,村名遂更名為“孝裡鋪”,以示旌表。
當下提倡繼承傳統文化,許多地方将以“郭巨”為首的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作為文化牆的内容圖示出來。
由于“郭巨埋兒”的非理性與殘酷性,嚴重違背了人道主義,“郭巨”再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筆者以為,郭巨的孝行已經被封建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妖魔化”了。
據學者考證,晉朝文學家、史學家幹寶的志怪小說《搜神記》裡就有不同的記載:
郭巨,字文舉。家貧,子尚幼,母減食與之。巨因貧難供母,子又分甘,乃乘子出,進食。一日,子溺斃,妻惶泣。巨曰:勿驚母。子可再有,母不可複得,盍埋之?妻不敢違,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蘇,見黃金一釜,上有字雲雲。
《二十四孝》的編輯作者删改了一些内容,埋葬兒子就成為活埋兒子的野史傳說。
進而郭巨活埋兒子而孝敬母親成為二十四孝故事中最讓人揪心、在民間也最為亮眼的故事。
“郭巨埋兒”的民間傳說細細想來,或許還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郭巨因埋兒而得金,表現了我國古代老百姓樸素的人文情懷,既成就了郭巨無與倫比的孝道,又保全了家庭的美滿團圓。
或許,險被郭巨埋掉的兒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不但不心存怨恨,而且會因為擁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自豪。
當然,由于受封建統治者推崇的《二十四孝》一書的流行,皇權将宣傳的重點濃墨重彩地書寫在“埋兒”的悲情上,并将這一情節無限放大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封建統治者所宣揚的孝道以這樣極端殘酷的方式,把郭巨變成宣傳封建倫理道德的愚民“工具”。
“郭巨埋兒”當屬封建糟粕無疑,但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因時代的局限性,老百姓所奉為圭臬的孝道;
“郭巨埋兒”的孝道屬于他生存的那個時代,甚至屬于郭巨本人。
這樣的孝心不可複制,更不該盲目模仿;
而作為今人,似乎也不應該對古人求全責備,用當代的人文理念去要求兩千多年前的祖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