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真的。公積金扣得越多,說明單位繳納部分也會增多,個人公積金賬戶資金就會越多,公積金賬戶的錢都是自己的;社保扣得越多,說明你的在單位的收入越高,繳費基數也就比較高,今後的養老金和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就會更高。
作為在職職工涉及到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問題,過去五險都是由社保部門負責核定和管理繳費基數,住房公積金是由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負責繳費基數的核定。随着各級醫療保障部門的建立,現在分工越來越細化,社保部門隻負責養老、失業、工傷等三險,醫保部門負責醫療和生育險,住建部門負責住房公積金。
雖然分工細化了,但是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用人單位是按照繳納五險一金的本單位職工上一年度工資總額來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是按照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新入職的職工是按照本人上月的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在五險一金的繳納中,很多人更看重住房公積金的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比例是5%到12%,是以上一年度本人的總收入來作為繳費基數,用人單位和職工本人是按照同比例繳費。比如如果用人單位确定的繳費比例是12%,那麼就是用人單位繳納12%,職工個人繳納12%,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劃入職工個人賬戶,也就是職工個人扣得越多,單位繳費就會越多,雖然每月到手的工資會減少,但是住房公積金相當于是自己的存款,而且是一筆相當于自己工資收入10%到24%的存款,這也算是一種職工福利。
社保中的五險,其中涉及到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納的隻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失業保險由于繳費标準比較低,隻有1%的繳費比例,但失業保險也是繳标準越高,繳費年限越長,今後失業時的失業保險金也就會更高,失業保險的具體計算标準除了繳費年限以外,其實也要按照繳費基數來計算。
養老保險的個人扣費的比例是8%,這8%是要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的,而且個人扣得越高,說明自己的工資收入越高,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基數高導緻的結果是繳費指數更高,個人賬戶計入資金餘額越高,這些都能提高自己退休後的養老金收入。
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的比例是2%,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是要全部返還到個人賬戶的,而且單位繳費部分還要按照30%的比例返還,返還的基數是按照個人繳費的基數來返還的,所以也是個人扣費越高,說明自己的繳費基數就越高,返還到個人賬戶的醫保資金也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的人每月隻返還幾十元,而有的人每月要返還幾百元的根本原因。
比如本人的工資是每月5000元,每月需要扣除養老保險的比例是8%,每月需要從自己的工資中扣除400元;需要扣除醫療保險的比例是2%,每月扣除醫保費用100元,這100元是要返還到自己個人賬戶的;需要扣除失業保險費用25元;住房公積金假如按照12%繳的比例繳納,每月需要扣除住房公積金600元,加上單位繳費部分,每月住房公積金賬戶為1200元。
如果本人的月工資是10000元,那麼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扣除的費用比月薪的5000元的每月扣費就要翻倍,每月扣除養老保險費800元,醫療保險費200元,失業保險費50元,,住房公積金1200元,每月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為2400元。住房公積金這個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相當于個人存款,那麼社保中的這個錢自己多扣了有什麼好處呢?
從醫保來看,月薪1萬元的比月薪5000元的多了一倍,但是這個自己扣的錢是以醫保個人賬戶的方式返還到了社保卡,實際上是羊毛出羊身上,自己并不虧本,隻不過這個錢隻能用在醫療方面,但醫療支出本身是需要的,也是必須要使用的。
單位繳費部分還要返還,假如單位返還的比例是1%,按照5000元繳費作為返還的基數,單位部分隻返還50元,按照1萬元的作為返還基數,單位就要返還100元,也是比繳費5000元的人多返還了一倍,所以醫療保險部分多扣,通過返還到個人社保卡,這也是看得見摸得着的。
複雜一點的還是養老保險部分,月薪5000元和月薪1萬元,剛好相差一倍,繳費基數也相差一倍,個人扣費的金額也是相差一倍,個人賬戶資金餘額也要相差一倍。從理論上說今後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要相差一倍,加上基礎養老金以後,在同等繳費年限的基礎上養老金差距雖然不到一倍,但也會相差60%以上。
綜上所述,住房公積金個人多扣費,單位也會多扣費,這實際上是增加了自己的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存款;社保多扣費說明的在崗時的工資更高,繳費基數也會更高,平均繳費指數也更高,個人賬戶資金餘額也更高,醫保待遇更高,今後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更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