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鎂在水中的懸濁液稱為氫氧化鎂乳劑,簡稱鎂乳。氫氧化鎂是無色六方柱晶體或白色粉末,難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铵鹽溶液,水溶液呈堿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為強電解質。氫氧化鎂的天然礦物水鎂石。可用于制糖和氧化鎂等。因氫氧化鎂在大自然含量比較豐富,而其化學性質和鋁較相近,因此使用者開始用氫氧化鎂來取代氯化鋁用于香體産品。
性質:
氫氧化鎂是無色六方柱晶體或白色粉末,難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铵鹽溶液,水溶液呈堿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然而它是強電解質。18℃時溶解度為0.0009g/100g,Ksp=1.5×10−11。
與氧化鎂一樣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形成組成為 5MgO·4CO2·xH2O 的堿式碳酸鹽。
在高于350℃時分解為氧化鎂和水,但隻有在1800℃以上才能完全脫水。
制備:
鎂與沸水反應:Mg 2H2O=Mg(OH)2 H2↑
由鎂鹽溶液與氫氧化物溶液(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反應沉澱而得:
沸水中碳酸鎂可轉變為溶解性更低的氫氧化鎂。
反應:
氫氧化鎂在加熱到攝氏332度時會分解,反應式為:
Mg(OH)2→MgO H2O
用途:
氫氧化鎂廣泛用作塑料、樹脂、橡膠、油漆等材料的阻燃填充劑,以及治療胃酸過多的抗酸劑,含酸廢水的中和劑,脫硫劑、緩瀉劑、除臭劑等。此外它也用于電子行業、醫藥、砂糖的精制和制取其他鎂化合物(如硫酸鎂和氧化鎂)。
氫氧化鎂有阻燃性質的原因是:它在340℃以上便發生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吸收燃燒物表面的熱量。生成大量水分有稀釋和隔絕燃燒物表面空氣(氧氣)的作用,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鎂固體則是耐高溫物質,附着于可燃物表面進一步阻止燃燒進行。氫氧化鎂分解時不産生腐蝕性和有毒氣體,而且它呈堿性,可以吸收和中和燃燒時釋放出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鎂也可以吸收燃燒時産生的有害氣體、煙霧和未完全燃燒的熔化殘留物,消除煙霧,使熔滴的産生過程停止,從而達到阻燃的目的。
氫氧化鎂用作除臭劑,是因為其在大自然含量比較豐富,而其化學性質亦與鋁較相近,所以近年在市面開始有用氫氧化鎂來取代氯化鋁用于香體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