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餐飲老闆說,餐廳剛開業的時候人滿為患,兩三個月後,發現顧客越來越少了。趕緊開會找原因,是菜品問題還是營銷手段錯了?或者是服務不好?開了多少次會依然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不妨靜下心來看看這個小故事。
這是來自日本作家栗良平的文章《一碗日本清湯荞麥面》,講述的是二戰後日本底層發生的一個溫馨、感人的故事:
一個中年喪夫的婦女,帶着一個十歲的男孩和一個八歲的男孩,每到新年的前夜,就會到一對中年夫婦開的清湯荞麥面館,享受他們能夠支付得起的一碗日本清湯荞麥面。
那對日本荞麥面館老闆夫婦,總是下一碗半分量的面給這母子三人。老闆娘對老闆說:“為什麼不給他們下三碗呢?”老闆回答:“那樣不好,會讓他們感到屈辱。”
兩人躲在廚房裡偷聽到母子三人的談話,終于知道他們還清了因為丈夫、父親車禍而造成的巨額受害人的賠償款。期間大兒子賣報幫助母親,小兒子在家裡做飯,讓母親可以在公司裡安心工作。最後他們終于将最後一筆款項交給了最後一位受害人的家屬,今天他們是來慶祝他們的勝利的。面館老闆夫婦兩人在廚房裡偷聽母子三人的對話,一人抓住毛巾的一角擦去流出的眼淚。
那對面館夫婦第五年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那母子三人。但是他們始終保留着那台“二号桌”,母子三人就餐的桌子,每到新年的前夜,便會把“已預約”牌子放在桌子上,等待母子三人的到來,一直等待了十年。方圓十幾裡的人們聽說了這個“一碗日本清湯荞麥面”的故事,年輕的女孩、男孩都喜歡特意坐在“二号桌”,點一碗清湯荞麥面,感受這張桌子的帶給他們的溫情、人性的激勵。
第十年了,面館老闆夫婦照例把“已預約”的牌子放在“二号桌”上,等待母子三人的到來。附近蔬菜店、裁縫店的老闆、夥計們帶着自己家裡的菜來到面館,他們一塊迎接新年的到來,同時期盼母子三人的出現,畢竟是讓他們挂心已久的人。
10點半,兩個穿着西服的年輕人推開了門,手臂上搭着大衣。整個面館靜寂了,大家凝神聽着老闆娘和年輕人的對話。“對不起,已經客滿了,沒有空位了!”,大家才重新開始喧鬧起來。這時候一個穿着和服的老年婦女推門進來,站在兩個年輕人的身後說道:“老闆娘,請給我們三碗清湯荞麥面。”
老闆娘欣喜若狂,大聲喊道:“孩子他爹,三碗清湯荞麥面。”在廚房的老闆高興的眼淚縱橫,“好的!三碗清湯荞麥面!”老闆娘熱情地拉着母子三人的手,讓到店中央的“二号桌”說道:“等你們十年了,你們終于來了。”店裡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和鼓掌聲。
從上面這個故事你們得到了什麼啟示?有餐飲服務機構通過對10萬餘家餐廳,9000萬名顧客,3億筆用餐交易實際數據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論:70%顧客流失因餐廳缺少人文關懷!那麼,顧客對于餐廳,最希望的關懷是什麼?我們來聽聽各方的不同聲音。
一、餐廳
餐廳花大力氣搞活動,做促銷,打折打了,代金券也發了,但是效果依然不好,營收很差。是顧客太精明還是太挑剔?
1、上座率問題:為什麼我們的營銷效果總是與預想大相徑庭?
因為餐廳午餐上座率不佳,我們印制了30元的午餐券并發放給顧客。但是很多使用午餐券的顧客,居然都是原本就習慣中午來就餐的,原來他們一桌花60元,現在隻花30元,我們反倒損失了30。甚至還有很多人幹脆就把30元券用掉,然後一分錢不掏直接走人。
2、營銷迷茫問題:我不知道潛在客是誰,拉客要怎麼拉才有效?
去年在營銷上花了200萬,怎樣才能知道回報率?通過各種活動,我們一共收集了4700名顧客的聯系方式,怎麼利用它們才好?我們向10000多人發放了餐廳資料,發放效果究竟如何?其中有多少人已經來過我們餐廳了?我們怎麼能知道誰是真正的潛在顧客?
3、策劃方案的問題:市場人員變動大,策劃方案經常斷檔。
“我們花兩年時間摸索出了一些推廣促銷的心得,但市場部負責人最近辭職了,這些活動都是這個人策劃的,其他人一無所知,新來的市場總監即便有經驗,卻并不能解決我們眼下的問題,難道我們又要從頭開始摸索,萬一沒多久這個市場總監又辭職了呢?”
二、顧客
每次去吃飯,都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幾乎沒有餐廳知道或者想知道我們顧客在想什麼 !
“當隻想餐廳能快點上菜的時候,餐廳給我打折;當隻想吃點好吃的的時候,餐廳送我禮品;連續去了一個餐廳很多次,多到我都認全了服務員的時候,他們還沒人記得我不愛吃香菜。這是去吃飯呢,還是去較勁呢?餐廳在搞活動之前不問問顧客在想什麼,活動搞得再花哨又有什麼用呢?”
通過以上的對話,我們了解到,餐廳和顧客之間的症結在于:餐廳不懂顧客的心!
首先,餐廳沒有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無法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設計他們所容易接受的營銷方式。 其次,顧客的信息過于零散,餐廳的任何人對顧客都沒有全面的了解。
編輯:唐培
媒體支持:東盟生活圈
運營支持:三棵小草科技
東盟生活圈----幫企業推廣,讓用戶省錢!
歡迎餐飲、酒吧、旅遊、休閑娛樂行業的朋友聯系我們
東盟生活圈為您提供推廣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