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突厥和古突厥

突厥和古突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05:33:26

提示:中國從北方草原從古至今,本身就有很多個民族,而不是一個民族,匈奴與突厥是、鮮卑與柔然是,後來的“蒙古集團”也是,現在更是。他們是一個“股份制”的集團,從來沒有哪一個“集團董事長”将他們“同化”成一個民族,這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而把匈奴人與突厥人說成中國北方所有的民族,很明顯是錯誤的,是缺乏曆史常識的。


科普一下,什麼是匈奴、什麼是突厥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

為什麼要科普?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實在有太多人的将他們當成一個民族,這是不對的。

首先申明的是,匈奴和突厥是中國北方民族集團。什麼是集團?這個我們現代人應該非常好理解,即是由好多股份公司組成的大公司,匈奴人和突厥人就是這個大公司或者大集團的董事長,他們的股東并不見得是匈奴人或者突厥人,他們都是其他民族的人,隻不過是接受匈奴人和突厥人管理而已,什麼事都是董事長說了算。

冒頓單于統一北方草原是中國曆史上的大事件,集團變政權了,與“漢朝兄弟”有些平起平坐的意思了。這個政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匈奴國(其實那時候它還是不國家,不過部落聯盟而已)。那麼,作為董事長或者首領,他管理的民族是那些呢?即是“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還有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

這時候的匈奴,就有了白種的融合成分。我們現在很多人問:不是說匈奴是黃種人嗎,怎麼還有白種人?這就要說到中國的曆史上出現過一個名詞:塞種。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2

什麼是塞種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的人種,他們最早是原是住在中國新疆伊犁河流域的遊牧民族,後來才受到受大月氏人的驅趕,逐漸向南遷徙,甚至消滅了希臘人的王朝。

這就是和漢朝作戰的匈奴人最初是黃種人,但到最終與哥特人、日爾曼人、古羅馬人等等交戰時成了白種人的原因所在。即是黃種的匈奴在那時成了白種匈奴。

以上就是我們說的這個集團内部的民族構成了,它根本就不是一個族,而是很多個族。

再說突厥。一個道理。不過,在這裡,我們得先說清楚這樣一個概念:不是說匈奴人被漢朝打跑了嗎?怎麼突厥與匈奴還有關系呢?之所以有這個問題的存在是因為沒有弄清匈奴人與匈奴集團的概念,匈奴集團的“董事長”被打跑了,但集團的“股東”還在,這個“股東”就是一個部分匈奴人與以前被集團管制着的那些民族或者人種。突厥就是在被打散了的匈奴集團那些七零八落的“股東”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集團。因為民族的融合與發展,這些“股東”的名稱到“突厥集團”的時候,叫法不一樣了。更何況,這中間還經曆了“鮮卑集團”、“柔然集團”。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3

為當集團的“董事長”, 突厥與柔然在草原打來打去,5世紀中突厥歸附于柔然,為其煉鐵奴。徙于金山南麓(今阿爾泰山), 因金山形似戰盔“兜鍪”,俗稱突厥,因以名其部落。阿史那氏最初隻有數百家,後來突厥部落有數萬人,多數人來源于周圍的鐵勒部落人。552年突厥打敗柔然,阿史那土門稱伊利可汗,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這期間,西魏還嫁給一個公主(長樂公主)給突厥(公元551年),553年,突厥聯合西魏再次破柔然,到554年,突厥基本消滅柔然各個殘餘部落。

所以,我們今天說的突厥就根本不是一個民族,而是那個時候,我國北方草原上所有民族的統稱。其管理或者統治的民族除了突厥人本身,其他民族很難以計數,比較有名的有鐵勒(敕勒或者高車),契骨,粟特,室韋等等,也就我們今天的說的土克曼族、烏茲别克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吉爾吉斯族、鞑靼族、雅庫特族、阿塞拜疆族等等民族。這一點,我們必須注意,那就是這些民族并不是突厥人,他們隻是接受“集團董事長” 突厥的統治和管理。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4

看看,這個其集團内部的“股東”有多少?成分有多麼複雜!

這就是說,在中國從北方草原從古至今,本身就是很多個民族,而不是一個民族,後來的“蒙古集團”也是,現在更是。從來沒有哪一個“集團董事長”将他們“同化”成一個民族,這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這一點,我們的史書和教科書上都有答案。


維吾爾族與突厥基本沒關系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5

為什麼說維吾爾族與突厥沒關系?我們有必要将這個問題重述一下,講得更詳細一點。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聯合”。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也有關于本民族的曆史記載:維吾爾族與突厥族同出與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單于的兩個王子發生争鬥分裂,帶領自己的部下逐漸形成了突厥和回鹘兩個不同的民族,回鹘就是維吾爾族的先民。

所以,維吾爾語與其他的突厥族語言基本相同,隻是發音上有所區别,包括遠在小亞細亞的已經與當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語都和維吾爾語基本相同,維吾爾族人到土耳其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學會土耳其語和阿塞拜疆語,他們聽這兩種語言與聽哈薩克等民族語言沒有什麼區别,就像是在聽方言。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6

這裡面有一句話非常重要:突厥和回鹘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另外就是一個語言問題,這個問題不用多說,一句就夠了,我們現在都在學習英語,那麼,我們就成英國公民了?回答當然不是!同樣,漢族人有學習維吾爾族語的,維吾爾族人也學習漢語,互相學習語言是不影響民族族源問題的,漢族人還是漢族人,維吾爾族人還是維吾爾族人,這是事實。

然而,突厥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先說人口。

《漢書·匈奴傳》:匈奴人衆不能當漢之一郡。就是說當時作為一個政權的匈奴,統一了北方草原,其人口也不及漢朝的一個郡。那麼,漢朝當時有多少人呢?按照史籍的記載和現代學者的分析、推斷,公元2年(西漢元始二年) 大約有5959萬人,而漢朝當時有13州,州轄郡、縣,大約有40多個郡,這就是說,作為政權上的匈奴的總人口大約就是100萬多點(一些學者認為還沒這麼多)。需要說明的是,這并不是匈奴一個民族的人口,而是匈奴作為北方草原的統治者管理的所有人口,即是北方草原的總人口。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7

突厥,《舊唐書·突厥傳》:突厥人戶寡少,不敵唐家百分之一。公元740年(唐開元二十八年) ,唐朝人口為4844萬人,那麼不足百分之一的話,突厥大約就有不到50萬人。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暴露出來了,都是統治過北方草原的民族,為什麼突厥人少而匈奴人多呢?這裡面有時間和控制範圍的問題,不是草原上的人口減少了,更不是這些人都成突厥人了,而是突厥作為一個政權,控制或者說是統治的草原上的人口。

真正的匈奴或者突厥人口是沒有這麼多的。怎麼辦呢?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同化”,通過行政手段同化,也就是史料裡說的“令其從胡俗”,從人家的風俗、穿人家的衣服,過像人家一樣的日子。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8

在這裡,我們列舉吐魯番這個地方的例子就夠了,能說明問題了。

這個地方最早的土著居民是車師人(一說姑師),《史記》中說他們與姑師與樓蘭為鄰,居于今羅布泊沿岸,建立起了一個小小的國家或者部落,後來,這個地方就不太平了,因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匈奴與漢朝在這個地方反複争奪,史稱五争交河。最終,漢朝在這裡占了上風,這就有了我們後來說的高昌(西漢宣帝時,派士卒攜家屬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時,在其地建築軍事壁壘,“地勢高敞,人庶昌盛”,稱為高昌壁,又稱高昌壘。同時,設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軍事)。

再後來,這個地方就成了一個政權,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别是阚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存在了600多年,被唐朝滅了。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9

高昌的統治者是漢軍屯田士兵的後裔,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政權,麴氏高昌的先民還是今天蘭州附近的榆中人,和曲是一個姓。

隋朝的時候,高昌麴乾固死後,他的兒子麴伯雅繼位,突厥令麴伯雅依附于突厥的風俗,麴伯雅不從,但最終在突厥的多方施壓下,不得不暫時屈從。這個麴伯雅後來與隋交好,曾跟随隋炀帝出征高麗,隋炀帝将華容公主做妻子。

回到高昌後,麴伯雅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國民解開辮子,穿上中原服飾。為此,隋炀帝專門下了一道很長的诏書贊揚了他。可是,後來呢,他的兒子麴文泰又随了突厥,繼娶了華容公主。

通過這個事情,我們就能看出穿突厥衣服、行突厥俗的并不一定就是突厥人。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0

再說突厥汗國(552年—630年,682年-745年),是六世紀中葉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遊牧為主的部落聯盟國家。583年因隋分化離間突厥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與薛延陀攻滅東突厥,唐高宗顯慶四年(658年)唐又滅西突厥,餘部西遷中亞。在唐高宗末年(682年),突厥再度建立後突厥國,最後在744年,後突厥帝國亡于回纥。

回纥即是今維吾爾族人的先民,即是回鹘。不但滅了突厥,還統一了草原上當時的一些民族與部落,與中原王朝保持了很好的關系。

安史之亂時,唐朝皇帝手中的兵力有限,還向回纥借兵。為使回纥大軍能幫自己早日平叛,唐朝皇帝親口答應他們,收複兩京之日,“土地士庶歸大唐,金帛子女歸回纥”。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1

回纥大軍拿着皇帝的奉旨,開始了赤裸裸的搶劫。這種“活動”整整三天,洛陽府庫當中的财帛被收繳一空,老百姓錢财掠奪光光,回纥大軍所獲财物“不可勝計”。若有人膽敢阻攔,迎接他的便是刀子,緻使“傷死者萬計,累旬火焰不止”。

洛陽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但要怪隻能怪唐朝皇帝。

公元981年,宋太宗趙光義繼任皇帝的第五年,高昌回鹘國王阿斯蘭汗派遣使者來宋朝貢。這次朝貢有點走親戚的意思,因為唐朝曾将公主嫁給回鹘可汗,所以, 阿斯蘭汗向宋朝皇帝自稱是“西州外甥師子(阿斯蘭意為獅子)王”。

……

而這都是史實、事實,足以說明今維吾爾族人和突厥人沒什麼關系。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2


突厥是與漢人大量混合才強大起來的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隋書》說的。《隋書·突厥傳》:“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數,遂大強盛。”這裡說的“中國人”即中原人,漢人。《周書》和《北史》都有相同的記載。

《舊唐書》和《新唐書》中也有類似記載,隋朝大業之亂時,突厥始畢可汗咄吉即位。漢人中很多都去依附突厥。其時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等國都臣屬于突厥。窦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人揭竿起事,都尊崇始畢可汗。突厥有精兵近百萬,強盛空前。甚至,《舊唐書》還說:“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3

雖然,我們今天已經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人加入了突厥,但我們知道這些漢人還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政權。《北史》記載,大業十四年(618年),江都政變,身在行宮的楊廣被叛軍宇文化及等所弑,楊廣的皇後蕭氏帶着幼孫、皇室諸女,被亂軍帶到了聊城。之後,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蕭皇後,并将蕭皇後暫安置于武強縣。其時,突厥處羅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是因為蕭皇後的小姑兼楊廣堂妹,就請處羅可汗遣使恭迎蕭皇後去突厥。窦建德不敢不從,于是蕭皇後便随使前往突厥,而流亡突厥的隋百姓擁立隋炀帝的孫子楊政道為隋王,在定襄建立了政權。

當時,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由楊政道管治,他們複立的“大隋”政權,史稱後隋。楊政道設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在定襄就擁有部衆一萬多人。然而,突厥人為什麼這樣支持楊政道呢?用突厥處羅可汗的話說就是:“我父親喪失國家,靠隋朝才得立為汗,如此大恩不能忘卻。”顯然,突厥人是為了報隋朝的恩。甚至,處羅可汗還打算出兵奪取并州進一步擴大“大隋”的地盤,但沒有來及出兵他便去世了。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4

貞觀四年(630年),唐朝将領李靖率軍攻打并滅亡突厥,唐太宗迎蕭皇後回京,楊政道也投降唐朝。回京後的蕭氏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于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去世,唐太宗以皇後禮将其與炀帝合葬揚州。楊政道最先被唐太宗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後來擔任尚衣奉禦。唐高宗永徽初年(650年),楊政道去世。至此,隋炀帝的後代消失于史籍。

楊政道是隋炀帝的次子楊暕遺腹子,他的兩個哥哥和父親在隋朝末年被權臣宇文化及殺害。

隋炀帝一共有4個兒子,一個早死,太子楊昭和齊王楊暕為蕭皇後所生,趙王楊杲的母親是蕭嫔。楊昭因為有病23歲便去世了,楊暕在楊昭死後,因為太子的事情與隋炀帝有些矛盾。618年宇文化及作亂,亂兵将要進犯宮内,隋炀帝聽到後,回頭對蕭皇後說莫非是楊暕作亂,楊昭被疏遠猜忌竟到了這個程度。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5

宇文化及缢殺隋炀帝後,又令人捕殺楊暕,楊暕當時還睡着沒有起來,亂兵已經進來了,楊暕吃驚地問是誰,來人沒有回答,楊暕還認為是隋炀帝下令逮捕他,還向來人聲辯自己沒有做對不起國家的事。亂兵于是把他拉到街上殺了,他到死也不知道殺他的是誰,隻活了34歲。

江都政變時楊杲隻有12歲,他在楊廣身旁不停悲号哀哭,亂兵斬殺他于隋炀帝屍體前,他的血都濺到了隋炀帝的衣服上。

隋炀帝有好幾個女兒,一個是南陽公主給嫁了宇文士及;一個是楊妃,李世民娶了她。另外,據《北史》記載與蕭皇後和楊政道一起去突厥的還有隋炀帝的女兒,但具體是幾個人們不清楚,她們在那裡嫁了人,史書裡也沒有了記載。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6

我們在這裡說這個,主要是想說這麼一個問題,隋炀帝一大家人,在那個年代男的基本都死光了,剩下的幾個女兒至少有四分之一融入了突厥,何況其他人呢?而楊政道複立的“大隋”政權本身就在突厥,蕭皇後和楊政道後來是被唐太宗接了回來,但“大隋”政權部衆也就隻能被融入草原民族了。

更何況,史籍裡還說突厥是因為漢人而強盛的。這就是說,突厥并不是今天某一些人所謂的單一民族——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單一民族,過去是,現在更是。(文/路生)

突厥和古突厥(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