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甄嬛剛進宮就開始拉幫結派、壯大自己的勢力,甚至在進宮前的選秀現場就做好了鋪墊與準備。進宮後又迅速發展了一位新盟友淳常在。可見甄嬛未雨綢缪的心思有多重了。
其實,剛進碎玉軒時,還有一位嫔妃曾想主動親近甄嬛,卻被甄嬛拒之門外了,那位嫔妃便是史美人。那麼,甄嬛為何要拒絕資深宮嫔史美人的示好,卻轉而去拉攏剛進宮的淳常在呢?
同樣是初相識,甄嬛為何要近此遠彼,愛憎分明?難道真因為與淳常在“志趣相投?”
1、甄嬛的擇友标準其實,甄嬛拉攏淳常在,并非因為淳常在有多可愛。而是淳常在有不為人知的優勢與“好處”。甄嬛需要的是左膀右臂,而不是像史美人這樣的廢物與累贅。甄嬛選好友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并非良莠皆可、多多益善。
比如,在選秀現場結交安陵容,安陵容雖然出身不高,但卻别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風韻。這樣的女子往往會讓皇帝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在衆多的庸脂俗粉中反而顯得樸實淡雅,清新脫俗了。
甄嬛眼裡的安陵容是一支潛力股,有前途有資質,是一棵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出身又不高,自己也更容易駕馭些。
後來證明,甄嬛的眼光不錯。安陵容的确有潛力,而且肯吃苦,肯上進,居然能憑借一己之力登上嫔位,已經很了不起了。當然,最終安陵容背叛了甄嬛,那是因為與甄嬛哥哥的一段情事糾葛難言對錯,與甄嬛選人的眼光無關。
甄嬛不但拉攏了安陵容,還趁機收買了沈眉莊。她對眉莊說,自己無意入選,幫助安陵容不過是想給眉莊日後添加一條臂膀,将來在宮中好有個照應。可把沈眉莊給感動壞了,眉莊畢竟是性情中人,一旦付出真情便是一輩子不變的。
殊不知,這卻是甄嬛的一石二鳥之計。甄嬛哪裡是為眉莊挑選臂膀,分明是在為自己增添羽翼。
甄嬛進宮後又迅速發展了淳常在做自己的盟友,而對于早進宮三年的史美人卻敬而遠之,冷漠疏遠。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淳常在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居然初次與甄嬛接觸就被甄嬛如此“青睐厚愛”?
其實,淳常在并沒有甄嬛口頭上描述的那般可愛,而且,甄嬛看中的也不是淳常在的“可愛”,而是淳常在的家世背景和資質潛力。
那麼,淳常在究竟有什麼強大的家世背景呢?原著裡似乎也沒有明說,但根據淳常在的位分與進宮的年紀可以推斷出來,她的出身不簡單。
2、淳常在與史美人甄嬛進宮後,被華妃分配在碎玉軒居住。而之前碎玉軒已經有兩位嫔妃居住了,一位是三年前就已經進宮的史美人,還有一個是比甄嬛早進宮四天的淳常在。
這次選秀是分三批進宮的,而甄嬛她們是第三批,淳常在卻在第二批。比甄嬛早進宮四天。
原著原文如下:(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裡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裡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
碎玉軒西配殿的史美人身材修長,很有幾分姿色,尤其是鼻子,長得很是美麗。而東配殿的淳常在年紀尚小,才十三歲,個子嬌小,天真爛漫,臉上還帶着稚氣。
這裡面信息量其實是很大的,淳常在居然十三歲就入宮了,尚未成年。皇帝着什麼急呢?等到下一屆選秀時,淳常在也才十六歲,到那時再進宮也不遲啊。為何十三歲就忙不叠地把淳常在弄進宮呢?
這就不由得令人聯想起端妃的出身,端妃出身将門,十歲就入宮陪伴太後了。說起來是擡舉,其實就是“人質”。因為端妃的父親是一名武将,很可能像年羹堯一樣功高震主,隻是比年羹堯低調順從一些罷了。
皇帝剛登基沒多久,怕地位不穩,所以便将那些權勢之臣的子女弄進宮裡來做“人質”。而淳常在的出身大概與端妃差不多,所以,皇帝深為忌憚“重視”。因此才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被選進宮來。
并且,淳常在還不到侍寝的年紀,就已被封為常在,與甄嬛的位分一樣,可見其出身不容小觑。再者,淳常在年紀尚小姿容俏麗,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上升潛力,這樣的盟友,甄嬛豈能放過?繼續看原文:
史美人位份雖然比甄嬛低,(“美人”,相當于電視劇裡的答應)但終究年長,又早進宮,甄嬛對她很是禮讓,口口聲聲喚她“史姐姐”。淳常在年紀小,又剛進宮,還怯生生的,甄嬛便讓人換了鮮牛奶茶和糖果給她,她果然十分歡喜,過不得片刻,已經十分親熱地喊甄嬛“莞姐姐”了……
史美人進宮三年了,位分居然還在甄嬛之下。她身材修長容貌出衆,自身條件這麼好,又有這麼多的機會和時間都沒晉升,可見其出身低微,自身也愚蠢不得寵,像這樣的嫔妃,甄嬛是不屑于與之為友的,徒增累贅。原文為證:
看她們各自回了寝宮,甄嬛淡淡地對槿汐說:“史美人的确美麗。”
槿汐微微一愣,馬上反應過來,走近甄嬛身畔,說了一句:“華妃娘娘才貌雙全,寵冠後宮。”
這一句雖是貌似牛頭不對馬嘴,但甄嬛心中已是了然——史美人的确已不受寵愛。甄嬛微微搖頭,隻覺得她可憐,便不願再去想她。
關鍵詞是,“不願再去想她”,甄嬛得知史美人已經失寵,立刻就把她加入黑名單了,可見甄嬛的功利與現實。
所以說,甄嬛親近淳常在不是因為她有多可愛,而是因為她有很好的家世背景,并且自身也很“有潛力”,對自己的将來會有莫大的助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