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閱讀,是人生閱讀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畫圖”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聽塗損。
下面是老師總結的一些小學生有效閱讀的方法,希望對孩子們的閱讀有所幫助。
小學生閱讀的啟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從識字、詞到句、到段、到篇。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内容,部須循序漸進,才有利于掌握系統知識,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經驗,更不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小學生的閱讀需要精心,具體地培養和指導。
小學生閱讀的一般步驟
小學生的閱讀,并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讀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識體味情感、欣賞語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也就集中在學法的指導上。
初讀
通過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字詞,這樣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緻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精讀
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繞全文。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
悟讀
學生的閱讀往往隻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讀。學生要理解體會出這些思想内容,隻賃故事内容是不會捕捉到的,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深入思考,從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熟讀
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美、文質兼優的課文或段落,應讓沉重熟讀成誦。以便在便在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語文教學中的千年古訓,也是我們現代人開展讀書活動所遵循的原則。
小學生主要讀書方法
三讀法
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浏覽法,即通過“随便翻翻”以大緻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過看标題、目錄、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時間内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閱讀的奧秘在于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閱讀的孩子每分鐘能讀200多個字,未受訓練的每分鐘隻能讀八九十字。
對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複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即用相關符号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____”“?”“——”符号分别标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纰漏等。
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随身攜帶,随時翻閱、背誦。
包括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改寫又包括改人稱、改寫法、改體裁等。
以上“動筆墨”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年級不同,在要求上體現差異。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做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注;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概括内容、複述原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段分層、理清文章條理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訓練,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8個創意讀書遊戲
我就是主角
讀完了一本書之後,問問孩子,喜歡不喜歡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說喜歡,那麼,來吧,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變成孩子的名字。還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裡面。
于是,一部以孩子為主角的故事大戲就上演了。
父母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啦,隻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讀成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很自然地走進了故事,成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體驗一把。
另外,請記住,讀完之後,一定要問問孩子,感覺如何?喜歡這樣讀嗎?
邀請故事的主角來赴宴
這個想法很新奇吧。
讀完了一本故事,比如《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之後,想想如果我們邀請毛毛蟲到我們家來赴宴,該寫一張怎樣的邀請信呢?
親愛的毛毛蟲先生:
您吃飽了嗎?我為您準備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有……我特意邀請您到我家裡來吃一頓飯。吃飯之前(後),我們還可以……如果您能參加……
怎麼樣,讀完一本書,和孩子一起寫一張邀請函,不能幹巴巴的,要圖文并茂才好。
給故事畫一張故事發生的時間表
就像我們學曆史,會畫一條曆史發展的時間線一樣。一本故事書讀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畫一張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時間線。
比如,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就可以以時間線的形式畫出:三隻小豬開始是怎麼回事,然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然後,再然後……
把這條故事線弄清楚,對孩子很有幫助的。因為這個故事是以畫為主,配合一些口語表達,孩子會很投入,很喜歡的。
提醒一下家長,孩子畫的不好沒關系, 隻要将前後順序搞清楚就達到這個活動的目的了。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開發。
我是小記者
和孩子一起讀完了一本書,父母和孩子可以輪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記者,讓記者來采訪故事主角。
如果孩子是記者,就需要想出5個和故事主角相關的問題來提問。
如果父母是記者,正好将故事中的一些情節,如何發生、發展的,作為采訪的問題,來問孩子。
這樣一來一去地問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種形式,過了一遍,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大腦,又讓孩子進行了一次主動的思考。
舉個例子,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後,父母扮成大灰狼, 孩子來采訪:
大灰狼先生, 您是怎麼認識三隻小豬的?請問您為什麼總是跟着這三隻小豬呢?請問,您從煙囪裡面出來後,後來去了哪裡?等等,是不是非常好玩有趣?
給故事畫一張地圖
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簡單的故事情節, 也可以來一張簡單的地圖的。
讀完一本書,讓孩子根據故事情節, 畫一張故事發生地的地圖。
如果故事發生在室内,就畫一張室内的平面圖,如果故事發生的地方很多,就可以讓孩子畫一張大地圖。
想想,不是有人根據《紅樓夢》書中的描繪,建造出了大觀園嗎?
和孩子一起動手畫一張,别忘了塗上顔色。
故事的前傳和後傳
讀了某本故事之後想想,在這個故事發生之前,會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同樣的,讀過之後,也可以想想,這個故事之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比如,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本領是跟誰學的呢?這裡面會有什麼故事呢?之後三隻小豬在他們的磚房子裡面能快樂地過一輩子嗎,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那隻大灰狼會善罷甘休嗎?
換一個角度讀故事
三隻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隻小豬的立場,來描繪這個故事的。
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将會如何不同呢?那麼,就以大灰狼為主角,從他的角度來說說故事是怎麼回事吧。
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就有了好幾個版本。
給故事書設計封面和插畫
如果故事本身就是繪本,這個項目實施起來就比較困難。如果是文字比較多的章節書, 就可以來做這個項目了。
根據書的故事内容,給書籍畫幾幅插圖設計一個封面和封底,并在封底寫一個書籍的故事梗概。
這樣的活動不用多,孩子隻要做過一個,他們将來看書的時候,會很注意其他書籍的封面和封底設計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