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跑長途的貨車司機來說,下長坡如同噩夢一般。現在貨車慣用的排氣制動或淋水噴淋刹車,并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司機的生命安全。卡友們都聽說過緩速器這個零件,那麼真的這麼神奇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1第一台液力緩速器怎麼來的?
二戰結束後,得益于液力傳動技術在軍用、民用車輛領域的快速發展,德國福伊特公司根據液力耦合原理,于1961年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液力緩速器,并從此在商用車領域引發了廣泛的應用。
1961年德國開發了第一台液力緩速器
時至今日的歐洲重卡市場,液力緩速器已實現大範圍的普及,除了用戶的追捧,相關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然而對于中國商用車市場來說,由于技術成熟度、用戶認知度、成本等原因,液力緩速器的研發和推廣仍然處于萌芽階段,大部分人都隻停留在想用和看别人在用這個階段。
2液緩比電渦流緩速器強在哪兒?
其實早在液力緩速器出現的25年前,市面上就已誕生了通過電渦流來提供制動力的緩速器。電渦流緩速器結構比較簡單,價格也較低,性能優勢則主要體現在極快的響應上。
電渦流緩速器
然而電渦流緩速器的缺點也同樣明顯:體積大、重量大、工作時需要消耗較多電力、工作溫度高、熱衰退很嚴重,其中後兩條尤其緻命,故無法在貨車上廣泛使用,所以今天我們并不對它進行深入讨論。
液力緩速器
相比之下,液力緩速器具有體積重量小、熱交換效率高、制動力矩大等優點。以個别産品為例液力緩速器的重量僅為52公斤,但其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動功率與制動扭矩則分别達到了450kW和3500NM,是任何排氣制動所無法比拟的,與普通輪端刹車相比更是雲泥之别。
3一年節省6萬元 輪胎和摩擦片壽命暴增
除了常規的燃油和保養費用之外,刹車摩擦片和輪胎應該是一輛卡車最大的消耗品,通過長期觀察看出,搭載液力緩速器的卡車,其摩擦片使用壽命上可以延長4~6倍,而輪胎的使用壽命則能延長1.6倍左右,大幅降低了卡車司機的運營成本。
刹車摩擦片和輪胎是卡車最大的消耗品
可能很多人對以上結論有異議,畢竟輪端刹車和緩速器所提供的制動力最後都要傳遞到輪胎上,通過輪胎和地面的摩擦來抵消掉車輛的動能,那麼輪胎的壽命又是如何被延長的?
其實輪端刹車和液力緩速器除了制動效率之外,最大的區别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刹車直接作用于車輪,提供的是剛性制動力,制動時容易讓輪胎發生輕微的打滑(即便配備ABS也是如此),而滑動摩擦則會大幅增加輪胎的磨損程度。
液力緩速器和輪端刹車的區别更像是葉問與泰森
液力緩速器則是依靠油液的擾動阻力來為車輛減速,屬于柔性制動,并且其輸出軸的轉速也永遠不為零,自然就很大程度降低了輪胎的摩擦負荷。
用通俗的話講,輪端刹車和液力緩速器的區别更像是泰森與葉問,一個是簡單粗暴,但損耗嚴重,另外一個是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
在10%坡度的長下坡路段中,液力緩速器可以承擔80~90%的刹車任務,行車制動器則可以一直在冷卻狀态待命,以便随時應對突發事件。保守估計,一輛搭載了液緩的重卡每年可節省5~6萬元的輪胎和刹車費用。
4重量僅為水罐的1/20 多拉貨還省冤枉錢
用戶平常刹車淋水所使用的水罐在加滿狀态下則重達1噸,幾乎是液緩的20倍,而換裝液緩省出來的載荷,在車輛運營中則能直接被轉化為卡車司機的額外利潤。
除了重量之外,淋水裝置本身還是一個消耗品:每次加水的費用都在10元以上,這不僅對于沒有搭載液緩的車輛來說屬于必需品,加水地點也都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基本沒有還價的餘地。
小結:
綜合看來,液力緩速器完全可以被稱之為卡車司機的“福音”,不僅能大幅提升行車安全性,同時還能每年為用戶節省一大筆開支,後續我們會為大家帶來更多關于緩速器的内容,敬請期待。
看完的卡友趕緊轉發告訴身邊更好的卡車人吧!
本文圖片來源:卡車之家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