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早上,到單位開周例會的途中,習慣性的到學府街上吃早餐。到了北舞渡胡辣湯店前時,沒有看到以往為了打包帶走早飯而排隊的食客,店内,幾位顧客安靜地坐在餐桌前吃油馍,喝胡辣湯,神情自然。
走到窗口前,要了一碗素胡辣湯摻豆腐腦,三塊錢的油馍,選擇了一張空桌坐了下來。
回頭看看店内的情況,食客雖然沒有疫情前的人多,每個人獨自坐在餐桌前吃着早飯,因為,一張桌子,隻要有人坐了,素不相識的食客就不會選擇和你拼桌吃飯的,當然,同行的熟人除外。
3月19日,許昌市發出通告稱,除夜市、美食廣場外的全市所有餐飲經營單位(含酒店、餐館、咖啡廳、早餐店等),在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有序恢複堂食。
堂食!因為疫情正式被人們認識和認可。
堂食的叫法源于唐朝公家為宰相所準備的膳食。出自唐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每朝會罷,宰相百僚會食都堂。”釋:每次朝會完畢,文武百官都會一起用餐。
而到了現代是指隻能在店内消費,不能帶走或外賣。
禁止堂食呢,就意思是隻能打包或者外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