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最後一個周末,不管楓葉紅或是不紅,我們走起了南黃古道。
古道的曆史,據說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初期,是江南地區有名的商貿古道。古道位于臨海和天台的交界,天台那邊起于南屏鄉前楊村,臨海那邊起于黃坦鄉大泛村。
對于古道的名稱,臨海和天台的人民是有不同說法的。古道取天台縣南屏鄉的 “南”字和臨海市黃坦鄉的 “黃”字組成。臨海人說黃南古道,天台人說南黃古道,都喜歡把自己家鄉的地名放在首位。
雖然幾年前從大泛村起步走過古道全程,但不知道古道全長到底有幾公裡。百度了一下,度娘說12公裡,差點吓得幾個資深美女禁足。好在大家相互連哄帶騙,一行九人驅車70分鐘從仙居縣城出發到達大泛村。
大泛也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古村,屬于原來的黃坦鄉下屬的行政村。1956年,臨海縣将解放初期建立的原上宅鄉、黃坦鄉、赤峰鄉合并為黃坦鄉,此後幾經規模調整,現在的大泛村成了臨海市白水洋鎮黃南村下屬的自然村。
穿過大泛村,在一個有點破落的“永清寺”門口,可以分為兩條道路走,若喜歡強度大一點的,往右;反之則往左。我們毫不猶豫地走向左邊。
古道總有古道的脾氣,剛開始的時候,山道是有陡度的。也好在剛起步,大家體力旺盛,談笑之間登上了兩縣交界的嶺頭之巅。
臨海這一邊,原來是有梯田的。客觀地說,現在梯田還在,由于無人耕種,雜草雜樹叢生,田還在,“梯”已經不明顯。
過了嶺頭,通往天台那邊的古道顯得溫柔許多。
古道的一側,建有數量不少的路廊,目測大多是近年修建的仿古善良建築,為來往遊人提供遮風擋雨的休息場所。
這條古道,今天被上海客人領了風騷。
在一路廊門口,邂逅兩對上海來的男女遊客。久居大都市的居民,能到這山頭撒歡,确實是人生的一大惬意。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經常登山,裝備是領先我們一大截的……僅那無人機,在我們眼裡就是高科技。我們雖然每個周末沉浸在大山裡,也隻會擡頭看青天,低頭走山道。
古道的精華,在天台縣前楊村的那一段。
楓葉也是有個性的,雖然楓樹很大很老,葉子不是每年都如期給你笑靥如花。楓葉的紅,需要在合适的時間經過風霜洗禮,才能展現秋色的美。
可惜,今年的秋天馬上過去了,大面積的紅楓并不如期而至。
楓葉不紅,楓樹猶在。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楓樹還是幾年前的楓樹,我們卻是華發漸白……
山腳的護龍寺,正在舉行紀念濟公的活動。濟公文化是天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地方文化,佛教有責。幾個美女去寺裡拜谒後在寺裡吃素齋,我們幾個男的則到前楊村轉轉。
可以說,北宋時期的古道,滋養了後人千年……密密麻麻的小吃、遊樂場、土特産銷售點,宛如一個商貿市場——商貿古道的傳承。
走完全程,懷疑度娘嚴重說謊。我們覺得全程大約在6、7公裡,應該是沒有12公裡的。
回程的路上,迎面遇到從上海過來的旅遊團隊,并不算狹窄的古道變得嘻嘻囔囔起來。不知道滿懷期待觀賞紅楓的上海客人,會不會有失落之感?
古道上值得一書的還有三座古橋,仔細察看,古橋沒有起名字。都是單孔石橋,有的是拱橋、有的是八字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就地取材、結構貌似簡單卻牢固,至今仍舊默默橫跨在山區溪水間為人民服務,真正地踐行人民公仆使命!
202211052022110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