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了甯德時代的過往輝煌業績和前世今生,讓我們了解了公司以前的一些情況和實力底色;本篇再繼續講講公司的核心産品電池,主要圍繞着這幾個方面進行:1.電池行業還有有多大增長空間? 2.電池成本和回收技術等的一些問題;3.電池上下遊之間的關系等等!
1.行業空間:
由于全球生态環境、氣候變暖問題,各國都陸續宣布了碳減排目标,其中歐盟和美國都提出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中國提出了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标; 碳排放主要來自電力和交通等領域,占全球碳排放比重分别為 38.9%、20.3%;其中電力行業碳減排主要手段為提高,風、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交通行業碳減排主要方式為新能源車的逐漸普及;在這大背景下新能源車,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
202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352.1 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電動化率為 13.4%;歐洲 30 國實現新能源乘用車注冊量226.3萬輛,同比增長 65.7%,電動化率從2020 年的11.5%提至19.2%;美國新能源輕型車實現銷量 71.6萬輛,同比增長 124.6%,電動化率從2020年的 2.2%提至 4.8%;電動化率中國是13.4%,歐州19.2%,美國13.4%,這個數據向我們說明電動化率不高,要想實際碳中和,電動化率達到50%都不一定滿足,因此空間還有很大!
基于産業投資信息預測,我國電池産能在2023年可能達到1500GWh,2025年可能達到3000GWh,電池出貨量2025年預計會達到1200GWh,其中約百分之八十會用于國内市場,百分之二十出口海外市場; 而據 SNE Research 統計,2021 全球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使用量達296.8GWh,同比增長 102.3%,呈現快速增長态勢。電池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儲能領域,根據 ICC 鑫椤資訊數據,2021 年全球儲能電池産量 87.2GWh,同比增長149.1%。總之一句話,電池産能與使用量相比,會出現過剩的迹象!但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增量還是樂觀的,因此整體需求還在不斷增加。
(電池gwh是是電功的單位,kwh是度,1GWh是1000000KWh。GWh讀吉瓦時,G是Giga,是數量單位,1G=1000M,1M=1000k,1k=1000,Wh是電能量單位,例如1kWh=度電)。
上下遊合作夥伴
動力電池方面,公司擁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體覆蓋,與特斯拉、現代、福特、戴姆勒、長城汽車、理想、蔚來等全球客戶深度合作。
儲能電池方面,公司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包括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國投電力在内的國内“五大四小”發電企業,以及晶科能源、東方日升等的風光新能源企業以及 Fluence 等國際知名客戶形成或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中型電池方面,公司拟與ATL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優勢互補,全面推進電動二輪、家儲、無人機等應用場景電動化。
17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是1.深圳科達利 2.格林美 3.振華新材料 4.嘉能可 5.先導智能,現在隻批露前五供應商占比數據,不說明哪幾家了;
前五客戶:一是130.39億,二是89.42億,三是78.26億,四是65.43億,五是44.75億,合計408.26億(占比31.32%);
前五供應商:一是64.71億,二是55.91億,三是50.53億,四是44.26億,五是38.84億,合計254.28億(占比15.42%);
2. 甯德時代行業地位
根據 SNE Research 統計,公司 2017-2021 年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五年排名全球第一,2021年甯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占率為32.6%;2021年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使用量占比為 91.2%,其中排名前三名分别為甯德時代、LG 化學、松下電器。根據 ICC 鑫椤資訊數據,2021年公司全球儲能電池産量市占率第一;也就是說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都在行業中是老大的位置,進一步說明,公司在産品,技術領域有着較強大的優勢。
目前甯德時代營收分類主要是:動力電池系統(營收占比70.19%,毛利率22%)、锂電池材料(營收占比11.86%,毛利率25.12%)、儲能系統(營收占比10.45%,毛利率占比28.52%);從占比上看動力電池占比過高,儲能系統占比較小,可以看出未來公司增長點,電池領域增長有限,儲能領域還有較大的空間。
電池主要分:三元锂離子電池,方形、正極材料為鎳钴錳的锂離子電池,主要用于乘用車;磷酸鐵锂電池,圓柱和方形、正極材料為磷酸鐵锂的锂離子電池,主要用于乘用車、商用車和儲能系統; 其中電池系統産能170.39GWH(産能利用率95%) 、在建産能140GWH, 锂電池材料産能28.4萬噸(産能利用率82.34%)、在建産能12萬噸。
2021年1-12月,我國動力電池産量累計219.7GWh,同比累計增長163.4%;累計銷量達186.0GWh,同比累計增長182.3%。 而2021年甯德時代電池系統産量162.3 GWh,銷售量133.41 GWh,裝車量是80.51 GWh(占比50%);2021年甯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占率為32.6%。數據已很明顯了一超(甯德時代)一強(比亞迪)多點(其它等)局面,這個行業就是靠技術、靠研發、靠實力,強者通吃、弱者隻能喝點湯了; 現在是行業高速擴張時期,一但過了這個紅利期,競争将更加激烈,更加殘酷,新技術的突破和更叠,随時決定着一家企業的興衰。
3. 電池成本和回收技術
公司生産經營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上述原材料受锂、鎳、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價格影響較大!2021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 109.4 萬噸,同比增長 98.5%,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 77.9 萬噸,同比增長 86.4%,中國锂離子電池隔膜出貨量 80.6億平米,同比增長 108.3%,中國锂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 50.7 萬噸,同比增長88.5%。由于電池材料的市場規模随動力及儲能電池需求快速增長而迅速擴大,在産量大漲的同時,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飙升!
一個動力電池原材料主要有四個,分别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
正極材料1kWh動力電池大約需要用到2.3~2.5kg正極材料(占比28.27%),磷酸鐵锂路線會受到鐵礦石價格影響雖然不大但不能忽視,而三元材料則主要看鎳價、钴價和錳價。
負極材料1kWh動力電池大約需要用到1.3~1.4kg負極材料(占比6.85%),負極材料制造所需的資源就是石墨。
電解液的用量根據所使用正極材料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1kWh動力電池中,有1.2kg、1.6kg、2.16kg(如磷酸鐵锂電池占比7.93%),電解液主要由溶質(六氟磷酸锂)、溶劑和添加劑構成,其中,六氟磷酸锂的制備用材主要是碳酸锂和相應的氟産品。
隔膜不同動力電池産品對隔膜材料的用量同樣也有較大差異,例如,1kWh動力電池中,AESC的錳酸锂電池大約要用12.5平米的隔膜,LG化學的“錳酸锂 三元”電池接近19平米,而比亞迪的磷酸鐵锂電池則需要23.5平米。以磷酸鐵锂電池為例,電池制造成本中隔膜占比7.67%。
殼體蓋闆(占比達到了14.82%),其他如粘劑、溶劑等等(占比9.09%);
在回收技術方面,電池的絕大部分材料可以重複利用,目前公司鎳钴錳的回收率已達99.3%,锂的回收率達90%以上。到2035年後,将循環利用退役電池中的材料就可以滿足很大一部分市場需求。
公司可将廢舊電池中的鎳、钴、錳、锂等金屬材料及其他材料通過加工、提純、合成等工藝,生産三元前驅體、碳酸锂等電池材料,并将收集後的銅、鋁等金屬材料對外出售,使上述材料實現循環利用;同時,為保障上遊關鍵資源及電池材料的供應,公司相應布局了锂、鎳、钴、磷等新能源産業相關礦産資源及電池材料項目。
未來回收技術的成孰和領先,将會大大的決定着電池企業的成本優勢和競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