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天,被拐兒童符建濤和孫卓被找到,但是兩個男孩對親生父母和所謂的養“父母”截然不同的對待态度,引發了衆多網友情緒陷入其中。
符建濤與母親雙向奔赴的尋找,孫卓選擇回到養父母身邊的做法,讓那森陷入了思考:
我們可以譴責人販子和買家的罪惡,但我們真的能強求一個人去對照顧了自己十幾年的“父母”一夜之間反目成仇并眼看他們身陷囹圄嗎?
答案那森不置可否,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個人身陷這樣的情境當中時,也無法在短短幾天内就做出讓衆人滿意的抉擇。
人性,大抵就是如此。
就像休谟的《人性論》試圖給每一位讀者分析闡釋的那樣。
那森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休谟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制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卷,第一卷讨論認識論,第二卷讨論情感,第三卷讨論道德。
在書中,休谟将哲學設想為一門歸納的和實驗的人性科學,把實驗推理的方法推廣應用在了精神哲學。
從探讨認識論,到論述情感的本質、起源和活動,并闡述了驕傲與謙卑、愛與恨、意志與情感等問題,再到從德與惡引入對道德問題進行全面闡述,論證道德的區别是由道德感而不是理性而來……
或許你會覺得這本書讀起來有些枯燥,因為書裡沒有那些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引人入勝的故事闡述,但它值得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去閱讀其中傳達的信息,裡面充斥了太多情感體驗和實驗證據,都有很深刻的個人體驗,或許,會讓你有一些啟發。
△選擇性情感 ©英國插畫師約翰·霍爾克羅夫特
在休谟的理論中,同情是人性中一個強有力的原則,也是道德區别的主要源泉。它幫助人們形成道德和尊嚴的正确觀念,并且讓人們樂于懷抱這個高貴的品質。
對于休谟而言,德與惡的本質在于情感的快樂與痛苦,一切令人痛苦的行為都是惡的,一切令人快樂的行為都是德。
不過,即便如此,僅僅以此單一的原則顯然解釋不了人類社會龐大的倫理體系,事實上,人有私利,有個體性格差異,一個人認為的快樂不代表另一個人也會這麼認為,于是在這裡,便要在這個單一的原則上增加條件使之适應不同的情況。
世界是由一份份的單體組合而成的,于是情感也是如此,各種情感直接是相互獨立、界限分明的,并且可以通過組合形成更複雜的情感。
拉鍊 ©英國插畫師約翰·霍爾克羅夫特
我們的情緒,不管是愛或者恨,都會有一個外在的承接對象,正是因為人們不能期望每一個其他人的情緒和他們自己的情緒互相對應,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類的怨恨或難過。
其實這是一種很普遍、 很自然的現象,這個世界上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這樣的情節在上演,這隻是人們最基本的情感反應。
私以為,這就是孫卓和符建濤會有截然不同的處事态度,以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在的處事态度中拿着鍵盤“大打出手”。
火柴 ©英國插畫師約翰·霍爾克羅夫特
自古以來,人類最大的困惑,就是不了解人自身。
我們天天與人打交道,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人,但若問“人是什麼”,我們未必回答得清楚。
最困難和最重要的事情,都是認識自己。
所以,想要更深刻地理解人性,不妨讀一讀休谟的這本《人性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