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體最早開始衰老的器官之一,眼睛渾濁,出現幹澀、不自覺流眼淚等,都是眼睛開始衰老的表現。
年過四十,眼睛的調節能力越來越差,“老花眼”就容易找上門。
每個人都會老花眼
臨床上首次出現老花眼的年齡為38~48歲,到了52歲左右發生率幾乎是 100%。
随着年齡增長,眼睛會出現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晶狀體彈性變差、逐漸硬化的老化現象。
眼睛老化後,看近處的物體,睫狀肌無法正常收縮,晶狀體達不到該有的厚度,導緻變焦能力降低,看近距離物體模糊不清。
但是對于遠處的物體則影響不大,還是正常的能看清的狀态。
老花眼一般通過佩戴凸透鏡的方式将近處的光線彙聚,從而看清楚近處的物體,而看遠處的物體時,則需要摘掉老花鏡。
老花眼就和皮膚變皺、頭發變白的道理一樣,是随着年齡增大而出現的正常的生理現象。
隻要活得久,那麼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這個問題。
7道題自測老花眼
老花眼雖然是個漸進過程,但也有迹可循,可通過一些方法進行自測。
1.看字易串行,文字成雙。
2.裸眼時比較難看清手機按鍵或文字信息。
3.近處物體需要拿遠才能看清。
4.眼睛易疲勞,容易出現酸脹、幹癢、頭痛等症狀。
5.原來戴近視眼鏡閱讀,現在需要把眼鏡摘掉才能看清。
6.由遠處轉成看近處時,一時無法看清近物,眼睛需要一段時間聚焦。
7.看手機亮度要調高,看書時屋裡要明亮。
出現3種以上症狀,就值得警惕了。
關于老花眼的常見誤區
1.老花鏡随便買不需要驗光?
随意在地攤或市場買的老花鏡,十有八九不合格。
一方面,鏡片材質、鏡框質量都無法保證,十幾塊錢買回去的眼鏡,一個月不到就可能壞掉;另一方面,沒有經過驗光,眼鏡度數是否匹配也要打個問号。
不要以為試用時能看清楚就沒問題,這和真正适合眼睛的度數,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買到不合适的老花鏡,近處視物十幾分鐘眼睛就可能漸漸模糊,并出現酸脹、幹澀、看不久等視疲勞症狀,使自己的視覺質量大打折扣。
2.近視的人不會老花?
“近視”是眼睛的屈光狀态異常,而“老花”則是眼睛的調節能力退化。
它們作用機制不同,完全可以同時發生。
近視的人一旦老花,視物距離近了看不清,距離遠了也看不清,需要2副眼鏡或者1副漸變鏡(相當于一個可自動變焦的鏡頭,能同時看清遠、中、近距離物體),應對不同的使用場景。
3.老花眼是終生病,得了就沒法治?
其實治療老花眼有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多焦點晶體置換手術,直接把晶體置換成可以同時看遠、看中、看近清晰的高端人工晶體,讓眼睛“返老還童”。
這一辦法對于已經發生白内障的患者也有效,根治老花的同時,白内障也沒有了,甚至還能矯正近視和散光。
不過晶體置換手術也有适應征,需要經過眼科醫生全面的術前評估後,才能施行。
【參考資料】
1.老花眼不能根治?錯!這些老花眼誤區你還在信嗎?.健康時報.2020-03-11
2.一套“眼球操”預防老花眼!有7種症狀的人更要經常做.生命時報.2019-01-17
3.提醒爸媽,路邊攤老花鏡千萬别買!.丁香醫生.2020-10-2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