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8:09:57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教學過程中處理好這三對關系)1

我國古代教育名著《學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大家知道,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的一個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對教學内容的理解說出來,教師也把自己的理解談出來,師生之間經過一番讨論,最終形成一個相對正确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從教師哪裡獲益良多,但教師也從學生哪裡獲得了不少的啟示。可以說,這是每個有從教經曆的人多多少少都體會過的一種經驗。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學記》提出了“教學相長”的教學原則。很顯然,這個原則十分深刻地揭示出了教學的本質特征。不過,要踐行好教學的這一重要原則,教學過程還必須處理好下邊這三對關系:要處理好教師的理解和學生的理解之間的矛盾、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教師的講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下邊一一分析之。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教學過程中處理好這三對關系)2

一、要處理好教師的理解和學生的理解之間的矛盾

在一個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總是存在着這麼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内容的理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比學生的理解要正确、深刻、豐富得多,因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老師都是學生理解的評判者。這樣一來,時間一長,學生總感到自己處于被動的位置,從一定程度上講,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打消學生心理上的這道陰影,唯一的辦法就是教師必須淡化自己的評判語言及與此相關的評判的表情。換句話說,教師的評判語言應盡可能不要直接指向學生的回答,而是以一種坦率、真誠的态度直接談自己的理解,然後讓學生們讨論;教師的表情應可能親切、自然,尤其不能帶一絲一毫的傲氣。

二、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

筆者一直有一個很堅定的看法:課堂教學本質上是師生之間互相學習的過程,但這個“互相學習”并不完全等同于人們通常所謂的“互相學習”。在這裡,教師必須明明确确地認識到自己的作用,并把自己的作用發揮到極緻,教師決不能因為我們提倡“互相學習”就把自己真的混同于學生,從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這不是我們在這裡所謂的“互相學習”。我們這裡所謂的“互相學習”首先是指教師先把自己的主導作用發揮好,其次教師再以“學生”的身份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習學生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些一鱗半爪的、獨特的、優秀的東西,隻有這樣,教師才能不斷地走近學生,不斷地壯大自己。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教學過程中處理好這三對關系)3

三、處理好教師的講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是絕對必要的,但學生的學更是絕對必須的。這裡,有這麼三個問題教師在上課時必須處理好:①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為主呢,還是以教師的講為主?②課堂教學中,是學生先學教師後講呢,還是教師先講學生後學呢?③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和學生的學各占多少才是合适的、恰當的呢?

根據筆者經驗,在參考其他論述,筆者對上述三個問題這樣來回答:

1. 第一個問題。就教學理念的層面看,課堂教學必須樹立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講為輔的理念,但就一堂具體的課而言,得由學生的認知狀态和教學内容的特點來定,這裡,不能一刀切。

2. 第二個問題。還得從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兩個方面來把握。就教學理念而言,現在倡導的課堂教學方式就是先學後教;但就一堂具體的課而言,究竟是先學後講好,還是先講後學好,同樣必須由學生實際的認知特點和教學内容的特點來定,這裡,不能一概而論。

3. 第三個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和向學生的學究竟各占多少才是合适的恰當的,筆者認為,同樣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教學理念層面,學生的學必須占比要大,教師的講要盡可能壓縮占比;就一堂具體的課而言,同樣要視學生的認知狀态和教學内容的特點來定,不能籠統決定。

“教學相長”的理念雖然是古人提出的,但從現代教學論的角度來看,其先進性、現代性不言而喻。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很好地踐行這一理念,則教學就會獲得雙赢,教學自然會獲得成功。那麼,如何踐行呢?筆者上邊所談三點體會,各位有興趣的不妨一試。

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十種關系(教學過程中處理好這三對關系)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