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子規》側重的是文明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從《訓蒙文》這個名字可以看出,李毓秀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啟蒙用的。
當時有一位名為賈存仁的秀才,在讀過《訓蒙文》後,發現這本書不應該僅僅作為孩子的啟蒙教材來用,因為它還蘊含着許多淺顯而樸實的道理。與其期盼下一代能夠成才,不如讓這一代的成年人先成人。如果成年人都懂得了書中的知識,那社會将會多麼美好啊!為了實施自己的計劃,賈存仁将這本書重新進行了修訂,并将其更名為《弟子規》。“弟子”一詞範圍就廣了,不僅指孩子,還包括了天下所有的讀書人。
《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寫了113件事情。全文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叙”,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用錢文忠的話說,《三字經》偏重于教人知識,而《弟子規》所偏重的則是做人的規矩,《三字經》着重的是文化,《弟子規》側重的則是文明,《三字經》和《弟子規》兩者功能互補。《弟子規》将儒家的五倫大道用最平實的語言和最普通的事例呈現,着眼于幫助聽講者處理好身邊的人際關系。
二、《弟子規》改變的是人生
現在,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歎息:“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不懂規矩了。”“現在的寶寶特别自我,一點不會替别人着想。”别說孩子,即便是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年輕人,也驕傲任性,對父母缺少應有的尊重。現在的孩子确實越來越聰明,接受的信息量多、知識面廣,但也透露出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現實——任性、自我。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現狀。如何改變?
這不僅需要父母們付出極大的耐心,去正确引導孩子們的改變,還需要借鑒先人們的智慧,讓孩子發現自身的問題。而,讓孩子們學習《弟子規》,随着時間的變化,孩子們會慢慢地受到書中内容的影響而發生根本的改變,直至将書中的内容變成自己的習慣。這種改變不同于棍棒似的強制影響,而是孩子自然形成的。久而久之,這種改變會成為孩子的習慣,直至伴随孩子的一生。
三、《弟子規》學習的方法
先人們告訴我們,學習弟子規就要反複地誦讀。并通過誦讀,理解文本的意思。弟子規蘊藏着豐富的曆史典故、文言知識、韻律規律,不可缺少老師的點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與孩子共同學習,帶着孩子逐字逐句地對這本書解釋一遍,然後規定時間誦讀《弟子規》。在誦讀的過程中,也應該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規範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這樣一來,家長和孩子不僅可以建立親密的關系,同時也可以共同學習和吃透這本書中的知識。
四、《弟子規》認識的偏差
對于《弟子規》的認識,還有着許多的誤區。
非經典說
有人做文章批評《弟子規》,認為是清代人編寫的,曆史很短,而且隻适用于社會下層人士學習,不屬于傳統經典。這一看就是對《弟子規》的内容沒有真正了解,才會講出這樣的話。《弟子規》可說是童蒙經典的集大成,它的内容出自《禮記》和古代的蒙書,可說是源遠流長,并不是清代人自己的創作;它的宗旨是要落實《論語》所說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裡面包含了孝悌、忠信、笃敬、仁愛、親賢、學文的重要精神與實踐,是傳統文化教學極重要的基礎經典。按照《弟子規》去落實,就做到了“笃行”,而“笃行”正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最終目的,是真正能夠産生利益和力量的環節。
不合情理說
有的家長愛子心切,對《弟子規》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我甯願自己死,也不可以讓孩子先嘗藥呀,是藥三分毒,太不仁道了。”“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也是批評的點,死就死了,怎麼能讓孩子居處變,酒肉絕呢,不符合科學養身的規律啊?雖然這種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時常的想念不是應有的人性嗎?正為因為家長們過于的關愛,才會出現許多獨居老人死在家中多日竟無人知曉的事情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