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鶴樓與鹦鹉洲

黃鶴樓與鹦鹉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4:46:56

黃鶴樓與鹦鹉洲(黃鶴樓與梅花矶)1

黃鶴樓聲名遠播,應該歸功于大唐盛世。

大唐時期,黃鶴樓成為遷客騷人登高眺遠、俯視大江、縱覽形勝、感慨萬千的行吟之地。衆多蜚聲詩壇的大家,來到鄂州,登上黃鶴樓,看“峨峨楚山,浩浩漢水”。李白、王維、孟浩然、宋之問、劉禹錫、白居易、賈島、顧況、孟郊等文人,都不約而同地用生花妙筆,留下千古名句,寫下華美篇章。但在諸多詩篇中,最具盛名的是大唐進士崔颢的《黃鶴樓》。

這詩從鋪天蓋地的詩文中脫穎而出,成為吟詠黃鶴樓的絕唱。南宋時期的《滄浪詩話·詩評》中,對《黃鶴樓》的評價是:“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颢《黃鶴樓》為第一。”這個評價非常公正,因為這首詩把黃鶴樓的風姿吟詠盡了,說黃鶴樓,就得讀《黃鶴樓》。崔颢、《黃鶴樓》早已與黃鶴樓融為一體,不能分離。至于崔颢是否有士行,對于黃鶴樓而言,并不重要了。

崔颢的詩,還帶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即詩仙李白登臨黃鶴樓,看到崔颢的詩後,滿腹詩興被澆滅,有點惱火又有點“無奈”。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

其實,李白的這次登樓,寫不出詩沒關系,因為李白在黃鶴樓上留下了很多詩作。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又如《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吹笛》。正因為李白在黃鶴樓留下諸多詩作,陸遊在《入蜀記》中感歎李白“奇句得于此者(指黃鶴樓)尤多”。

所以,談黃鶴樓,便有唐詩不朽、崔颢不朽、李白不朽的感覺。崔颢一首詩不朽,李白多首詩不朽。這個不朽,還帶有讓我們順着詩句追尋曆史本真的内容。比如,李白在詩句中描述的“落梅花”,人們多認為是《樂府詩集》中的《落梅花》,這個理解可能有誤。

1918年編修的《武昌縣志·卷二·山川》載有“梅花矶水激如梅花,在觀音閣下,又名觀音矶。”

在黃鶴樓寫梅花的,除了李白,還有明末政治家張居正。張居正是湖北荊州人,他曾在傍晚時在黃鶴樓下的梅花矶上觀水花,寫有《舟泊漢江望黃鶴樓》。

“賈客帆樯雲裡見,仙人樓閣鏡中懸。九秋槎影橫清漢,一笛梅花落遠天。”

筆者以為,李白和張居正之所以都寫了梅花,是因為他們都看到了“水激如梅花”的奇景。這奇景隻在每年夏曆五月桃汛來時,才會出現。

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的那一天,也應該是桃汛時節。“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估計是兩種情形,前者寫樓内,後者寫樓外;前者寫耳聽,後者寫眼看!即在樓内聽人吹玉笛,在樓外觀水激如梅花之景。所以,是自然景觀和時間的吻合,才讓武漢有了“江城”之名。

可惜的是,自然界很多奇妙的景觀,都随着時間和生态環境的變化消失了。給後人理解曆史與記述的故事,增加了很多難處。

但難處再多,也可以把曆史牽成一條線。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清初著名文人孔尚任登臨黃鶴樓,很感慨李白擱筆一事,提議将黃鶴樓附近一小亭命名為“擱筆亭”,并為之寫下了《題擱筆亭》詩。從此以後,擱筆亭成為文人墨客的唱酬之所。清同治年間,擱筆亭毀于兵燹。今天黃鶴樓景區内擱筆亭系1991年4月重建,亭内置有案幾,亭柱上有楹聯。

“樓未起時原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

本文原載《長江日報·讀 周刊》,作者董玉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