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5 19:36:04
近年來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據各國食物過敏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第一位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雞蛋,第二位是牛奶蛋白。牛奶既是嬰幼兒期主要食物過敏原之一,又是主要蛋白質營養來源。因此,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處理相較于其他食物過敏更為複雜棘手,尤其是對于普通家長來說,不僅确診難,喂養更難!

很多家長在确診寶寶牛奶蛋白過敏之前,很難将寶寶出現的不适症狀聯想到“牛奶蛋白過敏”上面,

通過與寶媽的溝通發現,她家寶寶吃奶粉會出現“噴射狀吐奶”,再加上平時也是“一直有濕疹”,我們不得不給這位寶媽提個醒:“寶寶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調整飲食”。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位寶寶是否真的是牛奶蛋白過敏,但是寶寶既然出現了一系列疑似過敏症狀,那麼家長就得提高警惕,及時做出應對。

牛奶蛋白過敏是寶寶非常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據中國部分城市的研究顯示,0~3歲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患病率約為0.83%~3.5%。因此,對于家長來說,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學會認識牛奶蛋白過敏以及正确應對是非常有必要,以免寶寶遭罪而不知。

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

牛奶蛋白過敏(CMPA):牛奶蛋白引起的異常或過強的免疫反應,可由IgE介導、非IgE 介導或兩者混合介導。牛奶中最常見的緻敏蛋白是αS1-酪蛋白、β-乳球蛋白等常見蛋白質,其易誘發機體的不同部位産生不同的過敏性反應。

牛奶、酸奶、奶酪,以及以牛奶(羊奶存在交叉過敏風險)為原料的奶制品,包括以牛奶或羊奶為奶基原料開發的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都可能引起過敏。

為什麼寶寶易發生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腸道屏障發育不成熟,過敏原容易通過腸道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

遺傳因素也是過敏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寶寶發生過敏的幾率為60%~80%;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史,寶寶過敏幾率為20%~40%;沒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過敏幾率相對較小,約5%~15%左右。

此外,環境惡劣、生産方式選擇剖宮産、喂養方式選擇等可能增加寶寶食物過敏的發病風險。

牛奶蛋白過敏有什麼表現?

從發作時間上來看,牛奶蛋白過敏根據免疫機制的不同可分速發型和遲發型: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識别寶寶蛋白過敏信号)1

從臨床症狀來看,牛奶蛋白過敏症狀多樣化而且輕重不一,累積多個器官系統,最常見的是:消化系統、皮膚系統、呼吸系統,無特異性。根據臨床表現可将牛奶蛋白過敏分為輕-中度和重度:

輕-中度牛奶過敏

(具有1種或多種下述症狀)

①胃腸道:反複反流、嘔吐、腹瀉、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

②皮膚:濕疹樣表現、紅斑、風團、血管性水腫;

③呼吸系統: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

④一般情況:持續腸痙攣(≥3 h/d,≥3次/周,持續≥3周)。

重度牛奶過敏

(具有1種或多種下述症狀)

①胃腸道:由于拒食、腹瀉、嘔吐或反流造成生長障礙、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紅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腸病、内鏡或組織學證實的腸病或潰瘍性結腸炎;

②皮膚:嚴重滲出性濕疹樣表現伴有生長障礙、低蛋白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③呼吸系統:伴有呼吸困難的急性喉頭水腫或支氣管阻塞;

④嚴重過敏反應:症狀進展迅速、累及兩個以上器官系統,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出現如血壓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現,甚至過敏性休克。

懷疑寶寶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處理?

如果寶寶反複出現以上一個或多個症狀提示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可能時,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确定診斷。目前常用的檢測辦法有:

✦ 皮膚點刺試驗

該體内實驗容易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必須在具備急救設施的醫院内在專科醫生監督下操作。此外,皮膚點刺試驗可基本排除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但是對非gE介導和混合介導型的牛奶蛋白過敏不具備診斷價值。

✦ 血清牛奶特異性IgE抗體測定

是體外篩查實驗,如需确診牛奶蛋白過敏仍需口服牛奶激發實驗。

✦ 牛奶回避試驗、口服牛奶激發試驗

口服牛奶激發試驗前應進行牛奶回避實驗。飲食中回避牛奶及奶制品2-4周,若症狀改善或消失,考慮與牛奶蛋白過敏相關,需進行口服牛奶激發試驗确診。口服牛奶激發試驗從小劑量(0.5ml)開始遞增,若激發實驗誘發出症狀,即可确診牛奶過敏。若未能誘發症狀,家長也需要出院後繼續觀察寶寶表現至少72h,以免漏診遲發型牛奶蛋白過敏。

如果寶寶經過上面的流程确診為牛奶蛋白過敏,則需要盡早進行幹預及治療,治療包括飲食管理和藥物對症治療兩大方面: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如何飲食管理?

如果寶寶确診為牛奶蛋白過敏,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回避牛奶蛋白飲食,并及時采取科學飲食管理,以保證寶寶生長所需的能量和營養供給。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

建議繼續母乳喂養,但母親應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至少2周;部分過敏性結腸炎寶寶的目前需持續回避4周。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在飲食回避期間要注意補鈣。

若母親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後寶寶症狀明顯改善,母親可逐漸加入牛奶,如症狀未再出現,則可恢複正常飲食;若症狀再出現,則母親在哺乳期間均應進行飲食回避,并在斷母乳後給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注意,若寶寶嚴重牛奶蛋白過敏,母親飲食回避無效時,可考慮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替代。

奶粉喂養的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

确診牛奶蛋白過敏後,寶寶應立即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包括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了不影響寶寶的營養供給,此時需要根據寶寶過敏程度在醫生指導下食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1)氨基酸配方粉:

氨基酸配方粉不含肽段、完全由遊離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是牛奶過敏嬰兒的理想食物替代品。由于完全失去了蛋白質的緻敏性,氨基酸配方粉适用于中度或重度牛奶過敏的寶寶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識别寶寶蛋白過敏信号)2

目前市面上的氨基酸奶粉很少,上面這款是優博特醫專為乳蛋白過敏寶寶研制的優博氨基酸奶粉,蛋白質由單體氨基酸提供,不含食物蛋白,無過敏原性;不含乳糖,避免乳糖不耐受;添加中鍊甘油三酯MCT,占總脂肪含量35%。如果想要了解這款奶粉,可以進入奶粉智庫查看詳細信息哦~

(2)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粉:

深度水解配方粉是将牛奶蛋白通過酶水解工藝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遊離氨基酸的終産物,大大減少了過敏原獨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間構象和序列,從而顯著降低抗原性。因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口感較氨基酸配方奶粉好,且> 90%的患兒可耐受,故輕-中度牛奶蛋白過敏考慮首選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識别寶寶蛋白過敏信号)3

上圖這款是優博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粉,将大分子乳蛋白酶解為短肽(80%)和氨基酸(20%),顯著降低乳蛋白的過敏原性,并且添加了中鍊甘油三酯MCT,占總脂肪含量35%,單一營養來源可滿足 6 月齡以下乳蛋白過敏寶寶的營養需求,6 月齡以上的寶寶食用時應配合添加合理輔食。

(3)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

乳蛋白部分水解和乳蛋白深度水解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采用酶水解技術來将奶粉中的高緻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變成低緻敏性、易消化的小分子。對于那些存在高過敏風險(比如有家族遺傳史)、疑似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建議選擇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而如果是确診牛奶蛋白過敏以及牛奶蛋白過敏程度比較嚴重的寶寶,則通常是建議選擇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識别寶寶蛋白過敏信号)4

上圖這款産品是優博敏佳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将大分子乳蛋白酶解為小分子乳蛋白、肽段和氨基酸,降低了乳蛋白的緻敏性且更易消化,還添加氯化膽堿、左旋肉堿酒石酸鹽以及核苷酸,更适用于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幼或者容易消化不良,容易吐奶,喝完奶之後嘴巴周圍出現紅疹,持續時間較短,且并未檢測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特别提醒:考慮營養因素及交叉過敏反應的影響,不建議采用羊奶粉、豆奶粉等進行替代治療。

藥物對症治療

如果過敏症狀嚴重, 回避牛奶蛋白的同時,還需要到皮膚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喉科或消化科等科室進行進一步對症治療,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症狀選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藥物等來進行治療以改善症狀。

吃多久特配粉可以轉到普通奶粉?

如何轉奶?

确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食用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根據寶寶過敏程度進行複查,經過醫生确診再進行轉奶。

怎麼測試寶寶蛋白過敏(識别寶寶蛋白過敏信号)5

注意:一切都要以寶寶體質為先,不可完全照搬照抄上述過渡方式來轉,如果寶寶在轉奶過程出現了嚴重的不适現象,一定要停止轉奶,繼續食用之前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總 結

養娃不易,養過敏娃更是難上加難,希望家長們能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判斷寶寶身上的過敏症狀。如果懷疑寶寶存在牛奶蛋白過敏,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确定寶寶的過敏程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寶寶過敏程度選擇相應水解程度特配粉。如果寶寶是純母乳喂養出現牛奶蛋白過敏,則媽媽需要回避牛奶蛋白飲食,并仔細觀察飲食控制前後寶寶的症狀變化。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寶寶經過正确飲食管理與治療,且随着寶寶年齡的增長,腸道屏障會逐漸發育成熟,對乳蛋白耐受的程度會增高。約55%患兒,1歲以内可耐受牛奶蛋白,>75%在3歲以内,>90%在6歲以内可耐受牛奶蛋白。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有信心!堅持住!一起和寶寶打赢這場對抗“牛奶蛋白過敏”的持久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